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与流程探讨论文_王伟栋

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与流程探讨论文_王伟栋

身份证号码:4127241988072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而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使用到钢筋混凝土施工、受弯构件以及道路桥梁的加固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与流程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流程

1导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对各项标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抗震级别、建筑性能等等。而通过将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不仅能够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因此,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现阶段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应当对其具体应用加强研究,才能保证其维护建筑基础的作用得以发挥,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

2预应力技术的主要优势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大部分建筑及大型建筑物中,一般都会将其地下室作为车库,该类技术能够使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地下室埋深得到有效的减少,将顶板和底板做成预应力平板,建筑内局部下挖,可以使发电机房以及配电房能够达到相应的设备高度要求。这样一来,可以使层高得到降低,从而使水压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并且还能够减少基坑的开挖深度以及相关的底板支模工序,从而使成本得到绝对的降低;通过利用预应力技术能够使结构使用功能得到改善,例如可以依据经营商品的组成、业主自身的喜好以及现实情况的需要来对建筑物进行分隔;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建筑本身层高以及楼层净空高度的合理增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预应力结构的建筑物通常有较强的抗裂性,在该结构中所采用的预应力筋能够产生相应的力从而大大提高平板的刚度及抗裂性,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其挠度。

3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流程

3.1焊接固定架

在建筑施工中,固定架主要起到对预应力筋的支撑作用。将预应力筋焊接在固定架上一定要保证焊接位置符合规范标准,通常来讲标高控制点都需要进行焊接处理,固定架至控制点的标高位间隔1米。在将预应力筋焊接在固定架的实施中,放线人员要对焊接操作进行全程监督,一旦出现位移或是错开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对焊接点进行修复。

3.2安装垫板与波纹管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预应力梁与非预应力梁之间的连接位置,应安装能发挥作用的端头垫板,并保证安装的端头垫板位置保持一定的向上形态,但是非预应力梁的安装应在端头垫板下方约350mm处。底模安装完后,应将梁钢筋进行固定。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垫板与螺旋筋的作用,必须采取插入施工的方式,降低安装难度。在对波纹进行安装时,应做好沁水孔安装工作,工作人员必须重点关注喇叭管与波纹管融合的地方出现的密封问题,还应在喇叭口的接合区域放置海绵,用铁丝固定后用胶带密封,从而防止漏浆。同时,还应在柱节处做好波纹管的预埋工作,在波纹管的顶端接入钢筋,从而达到支撑以上非预应力钢筋,避免这个区域中的波纹管受到破坏,特别是在波纹管接头处,应格外注意。

3.3穿束预应力筋

将波纹管设置好之后,便需要进行预应力筋的穿束工作,其中波纹管需要紧固在架子上,保证预应力筋穿束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在预应力筋的穿束端部要进行保护性包裹,不仅能够保护好波纹管,也能提高穿束工作效率。在预应力筋的穿束过程中,倘若波纹管受损,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该问题,避免对预应力筋的穿束工作形成负面影响,也要保证预应力筋张拉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筋不得强行从波纹管中穿过,需要缓慢匀速穿行,不得对波纹管内部结构形成损伤。

3.4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预应力技术应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假如不能实现高效的控制,就可能影响到预应力筋的实际功能。要强调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进行,对预应力筋的数量、型号及位置进行检查,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每一项施工技术都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的同时要做好振捣工作,避免因为振捣损伤波纹管完整性的情况。在浇筑的关键性位置,可以选择小型的振捣棒,从而避免张拉事故的出现。另外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留出一定量的混凝土来制作试件。对于试件的强度进行检测,为张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3.5预应力筋拉和锚固

张拉施工前,要把预应力筋贯穿到孔道中。通常情况下,可以把碳素钢丝作为预应力筋,编束完成后,进行穿孔。张拉过程中需要用到高压油泵和千斤顶,使用前,应对相关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预应力钢筋拉伸长度可以采用胡可定律进行计算,并在张拉过程中有效控制预应力钢筋的拉伸长度。

3.6做好预应力筋端部处理

通常情况下,预应力筋的端部锚固区主要设立在边柱节点地方,或柱上纵筋、边梁上的钢筋、柱内箍筋等处。因此,很多预应力筋与波纹管以及顶部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选取配套的高压油泵及千斤顶进行施工时,首先应保证预应力钢筋的类型与之匹配,并应将千斤顶进行全面的校验。进行边柱预应力筋张拉断锚布置时,如果将主筋弯曲,可以提高端头垫板排列的有序性。如果工程的预应力在顶端,边柱纵筋要在垫板位置上完成截断,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4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

4.1加固工序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让工程质量能够达标,经常会采用加固的工序,从而达到提升建筑承载力的作用。在进行建筑加固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构件的改造来实现加固的任务。加固工序之中,必然会用到预应力技术。对于建筑的承载力进行分担,让构件的预应力适当下降。这样不仅提升了构件的承载力,同时也达到了加固的目标。

4.2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中的应用

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属于建筑工程中的常用结构,在保证建筑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按照受力不同对混凝土多跨连续梁进行划分,可分为正弯矩与负弯矩两个部分,前者分布在连续梁的跨中,而后者则位于支座部位。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的具体施工当中,会因为性能等因素的局限,导致连续梁的抗剪力、抗弯力难以达到建筑工程的要求,而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便能弥补其中不足,一般会选用粘贴碳纤维进行加固,从而有效强化多跨连续梁跨中正弯矩的抗弯承载能力。

4.3受弯结构中的应用

如果在建筑中有大量的受弯结构,就可能导致建筑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技术要求。这不仅会降低建筑的安全性能,还会阻碍工程的质量和进程。恰当运用预应力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受弯结构的承载力。大多数建筑过程中受弯结构都是由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本身就具有高强度、施工方便的特点。受弯结构在受到压力和破坏的时候,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从而避免受弯结构出现损伤。碳纤维材料的使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碳纤维材料能够提高受弯构件的稳定性,达到加固的目的。

5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目前最主流的城市建筑,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相关的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学习以及掌握能力,从而使建筑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作为当前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建筑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更应该不断拓宽技术学习的渠道,积极引进相应的技术,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绝对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红兵.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 (49):60-61.

[2]张全兵.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山西建筑,2016, 42(35):96-98.

[3]吕洪.关于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16):91+94.

[4]李娜.浅析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14):71.

论文作者:王伟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与流程探讨论文_王伟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