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控制论文_殷冯强

殷冯强 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408 摘要: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医院院感科的专职人员及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自 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进行了历时半年的目标性监测,效果良好。我们认为,为有效控制 ICU 的院感,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手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加强患者管道的管理与控制,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析;控制

近年来通过回顾性调查统计发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远远高于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院感科的专职人员及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对重症监护病

房患者自 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进行了历时半年的目标性监测,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资料统计,共计监测233例,男159例,女74例,年龄均> 60 岁。

1.2 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通 [2009]10 号通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有关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内容,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及重症监护病房的质控员对重症监

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资料收集、登记、整理、统计而进行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1.3 诊断标准

参考 200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结 果

院感与年龄的关系: 年老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病如慢支炎、高血压、冠心病等,降低了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抵抗力,为院感的易发因素,院感与年龄呈正相关,见表 1。侵入性操作与院感的关系: 104 例院感患者主要为下呼吸道路及泌尿道感染,感染率分别 为 59. 62% 和 19. 23%,见院感与基础疾病的关系: 有心脑血管疾患、损伤性疾病等基础疾病是院感的易感者,见表1。

3 讨 论

ICU 是个“三集中”的护理单元,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集中了掌握先进技术的医护人员,集中了危重患者,ICU 特点在感染控制标准上要高于普通的护理单元,主要从屏障及个人防御、环境控制、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做好管道的管理等几方面进行: ①要规范医务人员洗手,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意识,做好院内环境的控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监测。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控制,确保呼吸机用品及装置不被污染。②要严格控制与导管相关血流的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也是重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广大医护人员在各种治病和护理中要提升感染意识,加强规范性操作。③尿道管理与控制: 留置尿管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行膀胱冲洗时,注意无菌原则,病情允许时尽早排除导管。④中心静脉置管的管理与控制: 对于置管部位的选择,建议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最好选用锁骨下静脉,这是由于股静脉靠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较多,并且易受会阴分泌物、大小便的污染,颈内静脉插管部位靠近口咽部,固定比较困难,易被呕吐物、口鼻分泌物、汗液等污染,而且颈部活动度大,材料易移位或脱落,使穿刺部位的无菌环境易遭到破坏而导致感染。⑤消毒液的选择与皮肤护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碘伏消毒液的广泛使用,临床上用 0. 5% 碘伏溶液作为导管周围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早期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是可使感染减少到最小范围。

综上所述,为有效控制 ICU 的院感,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手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加强患者管道的管理与控制,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张雅青.重症监护病房产ESBLs和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2):153-154.

[2]杨青,魏泽庆,俞云松等.重症监护病房产VIM-2型金属酶绿脓假单胞菌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678-682.

[3]李桥,俞梦孙.重症监护病人心电导联信号质量评估[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9):868-872,890.

论文作者:殷冯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略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控制论文_殷冯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