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把握诗意之眼,贯穿整个故事--清平乐村民居教学赏析_清平乐论文

巧抓诗眼,妙贯全篇——《清平乐 村居》教学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篇论文,村居论文,清平乐论文,诗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平乐 村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村居画卷,感悟词人情怀,常见的教法是在学生了解词的大意之后,抓住“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醉”字品读全词,由“酒醉”到“陶醉”(陶醉于景、陶醉于事、陶醉于情);从词中人之“醉”再到词人之“醉”,层层推进,析精悟髓。但杭州的费蔚老师和南京的崔兴君老师却独辟蹊径,抓住词中的“媚”和“喜”字,品词析句,妙贯全篇,上出了此课的新境界,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案例一】浙江省特级教师费蔚老师《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断

1.从字源出发,感知“媚”的意思

师:翁媪是一家人吗?为什么?

生:是一家人。从“相媚好”可以看出来。

师:“媚”是什么意思?看偏旁想想。

师:(出示“媚”的象形写法“”)这是“媚”的最早写法,看上去像什么?

生:从上到下看像一个人的眉毛、眼睛、腰身。

生:就像一个女人。

师:对,从字形上看就是一个身材苗条、姿态柔美的年轻女子。所以它的本义有美好、可爱的意思。词中指恩爱、亲热。

2.紧扣“媚”字,感悟村居的美好

师: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白发苍苍,为什么还用“媚”字?

生:他们人老心不老,把自己当成了年轻人。

生:他们就像年轻人一样亲亲热热的。

师:用朗读来表现表现。

(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再来美美地写一写这个“媚”字。(指名一生板书)

师:自己再读读。他们之间除了感情好,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

生:他们的儿女让他们“相媚好”。大儿锄豆,中儿编鸡笼,小儿剥莲蓬。

师:如果说大儿子、二儿子勤劳懂事令老人家“相媚好”,那么小儿子的什么令一对老人“相媚好”?

生:“溪头卧剥莲蓬”。

师: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

生:卧剥。

师:透过一个“卧”字,想一想小儿子剥莲蓬时还会怎样?

生:还可能摇着小腿,嘴里哼着歌。

生:还可能在地上打个滚。

师:如果我是他的妈妈,请同学们想想,我会怎么叫小儿子?

生:小顽皮、小调皮、淘气包……

师:是啊,文中用了什么来称呼他?(无赖)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

生:乡村的空气清新,景色美丽。

师:具体说说乡村的美景。

(生描述)

师:刚才是我们看到的、想象到的,现在让我们去听听,你会有更深的印象。(播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

生:溪水潺潺的声音,鸡叫的声音。

生:风吹树叶的声音。

师:有没有听到说话声?

生:听到两个老人用吴音聊天。

师:这一翁一媪在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个演老爷爷,一个演老奶奶,相互唠唠家常。

(自由练习后请两对学生表演夫妻俩“相媚好”)

师:多么亲热的一对老夫妻,多么幸福的一家人!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这美好和谐的村居生活。

(配上音乐,生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词)

3.借助“媚”字,感受词人的情怀

师:这首词留给我们的是幸福,是美好,是“相媚好”。那当时作者所处的南宋王朝是怎样的局面呢?(出示资料)南宋蜗居在江南一带,北面金国虎视眈眈……辛弃疾怎么会写出这样“相媚好”的词来呢?

生:作者喜欢农村幸福安宁的生活。

生:作者希望南宋朝廷早日收复失地,老百姓早日过上这平静和谐的生活。

生:他是希望大家都能过上这种“相媚好”的生活。

【赏析】费老师以“媚”为切入点,沿波溯源,探究旨趣。首先,借助课件演示“媚”的象形字,从字形角度强化学生对“媚”的感受。然后抓住“媚”字反复扣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感受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当学生表演完老夫妻俩“相媚好”的对话,已沉醉在如世外桃源般美好的村居中时,费老师突然话锋一转,把学生拉回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南宋王朝。如果说之前借助“媚”字感受一家人的幸福是入境,那回到现实则是出境,一入一出之间,学生读懂了词人的情怀。

【案例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崔兴君老师《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一遍遍的读中,你有没有读出作者看到这幅画后的心情呢?它就在词里面,请静静地用心读一读,找出表示词人心情的那个词。

生:“喜”。

师:“喜”,这是词人的情感流露。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这么喜欢,这么欣喜?让我们走入词里,细细品味这个“喜”。(生默读思考)

生:辛弃疾最喜欢小儿子,不是“最喜小儿无赖”吗?

师:这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小儿子顽皮?

生:“卧”。

师:看看图,你能想象他当时顽皮的动作、神态吗?

生:他趴在地上,两只脚还跷着,踢踢打打的。

生:我想他一定还哼着小曲,两只脚和着曲子打着节奏。

师: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此时的状态?

生:快乐。

生:自由自在。

师:想怎么剥就怎么剥,真是自由自在呀!看着这个小“无赖”,辛弃疾禁不住会想什么?

生:要是我能回到这样的童年该有多好呀!

师:是呀!可是你们知道辛弃疾的童年是怎样的吗?他出生时家乡就已经沦陷,他是被祖父抚养长大的。那里的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孩子们更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辛弃疾除了想自己有这样自由自在的童年,还会想——

生:还会想要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童年有多好呀!

师:作者向往天下所有人都能这么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么自在地生活才是作者最“喜”的。谁来读读?

师:除了最“喜”的,还有没有喜欢的?

生:我觉得大儿子和二儿子他也很喜欢。

师:喜欢他们什么呢?

生:喜欢大儿子在豆田锄草,二儿子编织鸡笼。

生:喜欢两个儿子的勤劳孝顺。

师:看着勤劳孝顺的大儿二儿和顽皮可爱的小儿,怎能不令人欢喜呢?谁来读读词的下阕,读出喜欢?

生:我还从“醉里吴音相媚好”感受到老夫妻恩爱的样子是作者所喜欢的。他们甜甜蜜蜜的,说着亲热的话,还喝点小酒,多让人羡慕呀!

师:是呀,这老两口,有房,有田,还有勤劳孝顺的大儿二儿和顽皮的小儿,他们在亲热地聊些什么?走入词中,你就是老婆婆(指着全班女生),你就是老公公(指着全班男生),把你和老伴的对话写下来。

(学生模拟老夫妻俩亲热地聊天,练笔)

师:还有什么是让作者喜欢的?

生:我觉得这里迷人的风景也是令作者喜欢的。

师:什么风景?你能把词人看到的描述给我们吗?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那青青的小草,绿油油的,很是好看。

师:(质疑)绿油油的小草,随处可见,有什么稀奇呢?

生:因为在城市里看不到,只有这个小山村有。

师:(若有所悟)只有这个小山村有,那此刻他的家乡,此刻的外界能见到什么?

(学生静默了一阵,纷纷举手)

生:看见金兵在四处杀害老百姓。

……

师:这里已是满目疮痍,耳畔只能听见什么?

生:听到人们哭喊的求救声。

生:听到刀剑的声音。

师:到处是人喊马嘶,到处是哭爹喊娘的痛哭声。所以,小草虽然普通,但只有在这个小山村才有。再读读词,还有什么是在沦陷区看不到的?

生:还有茅屋,再怎么也是个家。

生:还有一家人能团圆在一起。

师:所以小草虽然普通,茅屋虽然破旧,但却给人感觉——

生:宁静。

生:和谐。

生:温馨。

师:这才是令作者深深喜爱的呀!谁来通过朗读把这宁静的风景展现在我们每个人眼前?(指名读)

【赏析】崔老师紧扣“喜”字,以“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这么喜欢,这么欣喜”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学生们在“喜”的串联下展开了全篇的品读。一喜优美宁静的乡村风景;二喜老夫妇和美的生活;三喜大儿二儿的勤劳;四喜小儿顽皮的样子。特别是品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以“小草再绿有什么稀奇”和“此刻词人的家乡,此刻的外界能见到什么”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对文本的赏读推至一个高度。联系到“刀剑相向”“家破人亡”“国土沦丧”的大背景,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村居的温暖、和谐以及作者内心的向往、追求。

反思

1.古人作诗,受字数、句数限制,特别讲究遣词造句,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诗眼”就是指一首诗、一首词中最为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由于它通常是全篇的主旨所系,因此,通过对诗眼的辨析来鉴赏古诗词,不失为一条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正所谓诗眼既得,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以上两个教学片断都采用了抓住诗眼,体会诗情、进入诗境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诗眼就是打开诗词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

2.怎样才能提炼出诗眼,找到“钥匙”呢?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中心。如《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喜”二字就属此类诗(词)眼。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或使诗意更精确,使诗句翻出新意。这是局部的诗眼。如“媚”就属于此类诗(词)眼。诗眼有一句之眼,数句之眼,全篇之眼。不可看到一字就认为是全诗的唯一诗眼。像《泊船瓜洲》中的“绿”和“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和“倍”;《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和“喜”等等,都是诗(词)眼,教者应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进行选择。

3.找到了诗眼,需要顺着诗眼找出清晰的“文路”,理出作者的情感之路,设计富有张力的鉴赏话题,引导学生细品诗词。以上片断中,费老师围绕“媚”字设计了“是哪些原因让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相媚好”;崔老师则扣住“喜”字设计了“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这么喜欢,这么欣喜”。虽然设计思路不同,采取的策略各异,但透过教学过程,我们看到品味的重点是相似的,对词句中的精髓,如“小儿卧剥莲蓬”“醉里吴音相媚好”等都进行了重点品读;目标指向也是相同的,都立足于品味词的灵魂,即村居生活的和谐、温馨。由此可见,无论抓住什么诗眼,鉴赏话题设计都应围绕诗词的灵魂和精髓展开,这样才能真正铺就一条通往诗境的路,使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入情入境、滋养心灵。

标签:;  ;  ;  

巧妙把握诗意之眼,贯穿整个故事--清平乐村民居教学赏析_清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