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彭亚宗

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彭亚宗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水利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常抓不懈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水利工程质量的要素,提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国家声誉和民族形象。特别是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切实保障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一、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理市场不规范

监理队伍少,监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力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3、不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建设中多次转分包易致管理费用和资金的流失,容易让人利用此漏洞来谋取私利,影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岗位易发生变动,出现多级兼职,无法对管理项目做到全面的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对材料和产品检验较松,“三检制”成为空话,无法真实反应工程项目技术性资料,工程技术隐患随处可见;受利益的驱动,现如今不合理、不规范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让一些施工企业采用委托式的“不光明”检验手段应付竞争,弄虚作假的样品抽检现象较为严重,真正有效地检验手段得不到应用。

4、质量意识较薄弱

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较淡薄,只强调施工进度,没有考虑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意识淡薄问题主要体现在,质量与进度发生冲突时,经常以进度为主,质量与费用发生冲突时,常以降低费用为主,这些均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5、经费紧张

施工费用紧张是水利施工过程中时常遇到的困难,由于费用的紧张,常导致使用的设备质量不过关,材料不合格及影响施工质量,加之工作条件也相对艰苦。

6、施工中质量管理问题

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在施工中盲目抢工期、材料以次充好、工序不按标准处理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暴露出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规范、不完善的施工设计体系。一些企业不认真的执行技术规范,导致前期施工勘查准备不充分,设计因素考虑不全面、不深入,施工设计图纸简略粗糙,随意性大。还有施工现场服务不完善,难以满足工程需要,这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要加强工程质量意识

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关健与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本着对人民、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并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及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与检查。要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与内容。要按照水利规范与技术的要求,若出现质量问题,就要严格追究责任,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与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及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4、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设单位一方说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有的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认为是根本不需要监理,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迫于建设程序制度的约束;有的把监理仅仅当作是检查质量的工具使用,被认为是“高级质检员”。即使被授予了“三控制”的权力,建设单位也认为“剥夺”了自己的权利,而承包商又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的利益代表,不把监理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5、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进场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三、结语

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安全、质量和效益。就水利工程管理而言,重点是安全和效益。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达标建设。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是每个水利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采取措施提升职工在质量控制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汉中.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

[2]郑修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J].科技传播,2010.

[3]田惠珍,潘晓燕,云江普,等.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内蒙古水利,2011(2):32-35.

[4]邢锐,宋丽.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1(18).

论文作者:彭亚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彭亚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