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遍布范围的日益扩大,相关部门及主管人员必须对相应的检修工作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从实际情况出发,严格依照输电线路检修的规范及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检修工作,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的实现,获取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220kV及50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
1 状态检修的优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目的性
定期维修通常都是大范围的检修,不管输电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均全面检查,这显然增加了检修工作的盲目性。状态检修则是有目的性的检修工作,其能够借助于状态检测发现的故障状况处理问题。如:状态检测可尽早检查到设备问题,让技术人员找出故障原因以针对性地处理故障。
1.2 节约性
传统检修方式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消耗较大,直接导致了企业检修成本增多。状态维修技术在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能发挥出“节约”作用,形成了科学的框架体系。比如:状态维修可确定输电线路故障的具体线路段,这就避免了全面搜查的时间消耗,缩短了检修周期。
1.3 预测性
传统检修技术都是在故障发生之后才对输电线路故障进行检测维修,多数都是事后故障处理。而状态维修则是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及时根据传输信号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功能。如:该技术可参照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信息预测设备故障。
1.4 可靠性
状态检修的可靠性表现在其参考依据的多样性,220 kV及500kV输电线路中可以结合多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行诊断检修,例如:在线监测设备的发热程度、参数指标、程序指令等。当收集到足够的信息资料后,还能结合检修、调试、试验等情况综合检修,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绝缘性能。
2 220kV 及 500kV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重要性
一方面,传统的电网输电线路检修就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的检修工作,这种检修方式是在输电设备少、科技水平低以及对供电效率要求不高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该方法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现代供电企业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是电网发展的需求,是实现对电网科学化、高效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输电线路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检修导致了电网故障率居高不下,而对运行异常状态的出现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控制,如得不到及时的检修会引起故障性质发生恶化,从而影响整个电网的输电安全性。对以往输电线路故障的分析,除少数天灾无法避免以外,大多数的故障只要检修措施到位,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导致了线路维护费用的不断提高,没有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上。自电力企业改制以来,为了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要将内部各类科技以及经济指标明细分配到个部门,走出输电线路高维护费用,低能效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线路检修模式,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线路检修维护方式,加大运行检修的科技含量,全面开展对线路设备的预测、积极以及变“线”检修为“点”检修的状态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不仅可以排除传统检修模式的盲目性,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检修效率。
3 220kV及50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
3.1 改变传统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
传统的输电线路通常是采取整条线路来进行状态检修的,假如需要提高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就应该打破这种分类,根据不同的状态来制定不同的检修方式。要根据输电线路按杆塔电气绝缘配置水平、杆塔地理位置及其承受的自然条件、污秽等级及设备等级等几大类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重新划分,将状态检修定位到单基杆塔,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其外部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对状态检修造成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要求线路检修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按期的巡视及管理,其次,要使用科技手段进行气候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监测,从而准确地掌握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数据,也就是线路的运行状态、功能状态以及事故前兆状态等。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经过电力部门技术审核从而制定出各项具体的状态检修方法及控制指标等,将传统的以单线路检修方式转变为定位、定点、定性的状态检修模式,将极大地提高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效率。
3.2 建立输电线路快速应急抢修措施
输电线路快速应急抢修主要由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工种人员组成,必须制定出各类的快速抢修方案,熟练使用各类抢修工具。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需要进行以下工作的准备:
3.2.1 建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备品备件库。
3.2.2 建立检修用大型工具库,实现检修机械化、快速化、电子化。
3.3 运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提高状态检修工作效率
在线监测系统中包括了对绝缘检测、线路绝缘子污性监测以及雷击的在线监测。
3.3.1 线路绝缘检测
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是整个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输电线路挂网运行的绝缘子包括了瓷性、玻璃以及符合绝缘子,要对不良的绝缘子以及质量低劣的绝缘子进行重点监测。尤其是目前复合型绝缘子的大量投入使用,更需要对复合绝缘子的内绝缘、芯棒以及憎水性的消失等关键因素进行绝缘监测。
3.3.2 线路绝缘子污性监测
目前,随着输电线路中的等值附盐密度自动检测系统、饱和监密的监测系统以及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自动检测系统不断建立与完善,对线路中绝缘子污性监测都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不论是采用盐密或者是饱和盐密值的监测来确定清洁或者是采用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预警系统来执行线路的清洁,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预防输电线路发生污闪事故。
3.3.3 线路雷击监测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部分省市地区都已经相继展开雷电观测的基础性工作,很多的省市都已经装设有雷电的定位装置,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使用盲区,有关部分要尽快的填补以及普及雷电定位装置的使用,从而形成全国统一的输电线路雷击监测系统。
3.3.4 运用输电线路离线巡回监测系统,提高状态检修工作效率。
该系统包括了线路接地装置监测、导线监测、金属具监测以及杆塔监测等内容。
3.3.4.1 线路接地装置监测。在输电线路中装设方便快捷的接地装置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实时巡回监测,极大增加线路接地安全性能。
3.3.4.2 线路导线监测。该检测主要是采用导线巡回测温装置来检测导线是否存在过流以及异常升温等故障,主要完成导线接头以及导线磨损断股的巡回测量工作。
3.3.4.3 线路金属具监测。主要包括对各类金属工具的磨损、剩余强度以及金属的锈蚀状态的监测工作等。
3.3.4.4 线路杆塔监测。该监测系统主要负责对线路杆塔的塔材锈蚀程度、杆塔螺栓松动状态、杆塔塔身位移、拉线盘位移以及拉线松紧强度的巡回监测工作。
结语
我国的传统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是一个以进行定期的预防性以及一定周期性进行检修的制度模式,具有较强的受制约性。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线路的检修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无法进行控制。而采用了输电线路实时状态检修不仅大大提高输电线路检修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计朝.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
[2]张宏志.项目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林子务.状态维修的特点[N].中国纺织报,2014.
论文作者:张瑞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线路论文; 状态论文; 绝缘子论文; 杆塔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