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思考_英语论文

关于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思考_英语论文

关于合理配置与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资源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小学生学英语有其优越性,自教育部有关文件下达以后,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形势令人看到了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但同时也要冷静地看到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问题。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小学外语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尤其是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利用与自主开发上明显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即使在国内,东部与西部之间、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经济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配置与利用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不均匀的问题。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合理配置小学英语教学资源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策略。

二、小学英语教学资源配置和利用现状及问题

笔者对重庆市主城区、近郊区县及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学、学习资源配置的情况做了较全面的调查,结合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自主开发本土教学资源的情况,以及经济条件对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的制约,发现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浪费、闲置情况严重

对重庆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利用最多的教学资源只是教材。而对于其他教学资源,诸如音像资料、教学仪器、挂图教具、语言实验室、教室环境等,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学资源闲置的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教学资源没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

2.教师对教学资源认识不足

调查结果反映,相当大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过分重视教科书(教材和教参等),甚至将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重视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校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重视了教师教的资源,忽视了学生学的资源。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还会导致教学脱离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教师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能力较差

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不具备科学的课程资源观,缺乏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主体意识。他们对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作用认识欠缺,没能意识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对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开发的结构单一,实效性差。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利用和配置教学资源难度大,无暇顾及,主要是因为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发挥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要实现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由此总结出英语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整合的最佳模式。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转变教师角色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环境构建者等角色转移;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应加以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

(1)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2)教师自身就是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即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练习,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由以前的被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不仅要建构完整的组织体系、课外体系和环境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语教育引向纵深——打造优质的课程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构建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特征,开展有效的整合,进行学科知识点和多个知识点的衔接,组合教学,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目标,包含各学科学习内容,引入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的教学内容,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信息技术的适时、适度、适量呈现,遵循先学后讲的教学顺序,师生、生生合作交流,采用多元、发展综合性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形成有效整合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实现有效整合。

3.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是多维度、全时空的。要从温馨的教室环境,座位的空间形态,教师积极的语言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宜的语言环境,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着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自主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以及用什么方法去搜集、处理各类信息。

(1)充分使用电视网络。英语动画片形象、生动有趣,语言简单,儿童化,充满趣味,因而受到多数小学生的喜爱。在这种有趣轻松的环境下,他们的身心不会受到焦虑、自卑等情绪的干扰,学习才会有效果。

(2)大胆“英化”教室。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布置教学环境。现行的英语教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因此,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改变教室环境,让教室“活”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室挂图是孩子们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阵地。

(3)充分利用英语儿歌故事。唱儿歌、演小品,讲故事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当教师把儿歌、小品故事的情节讲给孩子们听时,他们就会对全新的韵律、音调及单词发音产生兴趣。

4.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向,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针对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按照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人们探究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并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学习了解事物。因此,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配置还是利用,都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

(3)生活性原则。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新内容,而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内容,了解新事物。

(4)交际性原则。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生活与学习中的儿童爱说、爱动,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天性,积极创设丰富、真实的情境,为其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并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从而让儿童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发并合理配置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是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并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以外,还要面对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配置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儿童本身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英语应该区别于中学英语教育和成人英语教育。小学英语教学应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之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和做事情的能力。合理、优良的资源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使之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标签:;  ;  

关于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