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论文_王明辉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论文_王明辉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突显出来,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应该认真把握好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促使绿化收益最大化。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不断施行各种有效保障措施,衔接好每一道施工工序,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到达要求。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其能够营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园林作品。园林绿化施工虽然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市政工程,但是其与民众的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仅要从工程设计方案入手,加强工程质量的维护,还必须从工程施工信息整合的角度上,提高工程技术含量,从而确保园林绿化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1 园林绿化施工的现状

园林绿化不仅对环境具有美化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由于人们开始重视起环境质量,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园林绿化受到的限制因素比较多,每一项园林工程的地形、土壤、道路、气候等施工条件都是有差异的,设计、施工人员的水平思维也各异,并且每一个项目甚至每一个分项也是不相同的。园林工程都是一些比较繁琐的项目,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没有具备良好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尤其是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的管理制度水平比较落后,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管,而且部分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还有待提高,职业素养也比较低,无法应对较为复杂的园林绿化施工工艺和较大的施工范围。所以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对施工质量的问题进行监管与控制,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来确保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2.1 回填土壤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能够为植被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要想植被顺利成活,需要在挖开土壤时注意各种事项。首先,园林绿化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干燥地表处来挖开表面土壤,当土壤团粒结构破损时,就需要运用铲车来挖取表土。同时,表面土壤的深浅程度应严格按照园林景观的图纸,确保坡度处在合适范围之内,同时需要提前清除各种杂物。此外,最好将灌木林和乔木林植被种植在地表较高处,这样林业排水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及时清理栽植区域上的石块、杂草及有害物质,否则会对后期的养护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对园林景观的美感造成不利影响。

2.2 定线放线的施工

在对园林绿化进行施工时,定点放线尤为关键。为确保其施工质量,在定点放线以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研究,明确各项设计的意图。定点放线时要依据固定建筑物,要确保标记足够清晰、位置足够准确。对绿篱、色带和色块放线操作时,可采取方格网络的方法来定点,并尽量使标记明显。在标记做好之后,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标线,防止标线逐步淡化。随后要对该项工作再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操作。在对大树放线时,必须留意其形体是否和其所处位置相符合,采取规则式的方案进行种植时,必须确保栽植穴实现整齐地排列,要用白灰对栽植中心进行标记。此外,定点行道树时,要从道路的中线出发,对各株植物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设计,并利用木桩进行标记,对树木规格和种类等进行详细记录。此外,对绿化进行施工时,需要强化施工的监理力度,对不规范的施工进行及时纠正,并结合实际适时地对方案进行调整。

2.3 植物栽植

2.3.1 挖穴

定点放线完成后,便应实施种植挖穴工作,其过程应依据于测放中点向四周开挖,开挖大小与深度需结合苗木规格及土球大小而定,通常情况下,所挖树穴直径应大于苗木土球200~500mm,深度应大于苗木土球高度100~300mm,以此确保苗木根系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 修剪

实施苗木修剪主要以提升其成活率为目的,其过程因苗木品种不同而使修剪方法存在差异:第一,常绿阔叶树木的修剪应将其密枝、病枝及伤枝去除干净,与此同时将短枝叶片剪去。而在修剪落叶乔木时,需以大于1/2的比例将树冠剪去;第二,对于绿篱灌木而言,修剪时需将其病枝与伤枝剪去;而对花灌木而言,修剪过程中不仅需将伤枝与病枝剪去,同时还需去除全部短枝。

2.3.3 栽植

苗木栽植任务的实施,其主要依据为种植平面图,栽植过程切勿搞乱顺序,如在栽植乔灌木后再种植草皮与地皮,或是遵循“先里后外”的原则。对于小型乔木的栽植,可先由一人将树干扶植,另一人进行坑底填土,但需注意填土要控制适量不能过多;苗木放入树穴前,需用手指将其稍微上提,同时保持根茎交接处平行于地面,以便苗木树根能够尽量舒展,并且确保其与土壤更好地结合;最后将开始所填少量土踩踏严实并继续填土,直至其略高于地面为止。

3 保障措施

3.1 对绿化施工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绿化工程需要对其施工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将该体系落实至施工当中。施工单位需要提升自身绿化意识,对传统施工观念进行转变,不断规范施工的具体流程。施工前必须科学地制定施工计划,强化施工监管的力度,从而提升绿化施工的水平和质量。此外,施工单位还应组建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密监管。

3.2 全面审核园林绿化材料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之间可能形成的差异,是导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存在变化的重要因素,苗木质量、土方质量等关键性元素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势必会直接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这些材料之间还必须进行兼容性的小范围基础测试,才能够大面积地推广与应用。例如,河南省某地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大面积的法桐在移栽3个月内就出现枯死现象,主要就是由于苗木不适应当地小范围内的土壤环境所致。尽管有些绿化材料相对来说是定量因素,施工人员不好掌控其基本特性,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借助变量因素调整定量因素,把对园林绿化材料的影响降到最低。

3.3 加强机械设备的应用,提高养护工作效率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各种绿化养护的机械设备也不断得以研发和应用,降低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劳动强度,使操作人员简单地就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绿化植物的洒水、修建等工作,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例如,在很多园林中,都出现了自动喷水系统,能够定时对周围三百六十度喷洒水分、农药等,使浇水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并且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再比如,很多养护人员都使用绿篱修剪机,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操作,快速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修剪,使其能够达到想要的形状,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美感。

3.4 促使园林绿化工程的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在树木栽植过程中,不能挑选专业素质差的员工来组建团队,需要吸纳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人员,注重施工队伍的培训,确保整个团队的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在具体施工前,应当成立管理部门,组织好员工负责资料、材料、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合理分析施工处的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内容来开展工作,深入了解木苗的规格以及生长特性,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栽植工作。

结束语

总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园林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优化,从而保证提升园林施工工程质量,进一步加强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佳妮.浅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2]彭雪琴.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保障对策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6).

[3]王欣.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18(16).

论文作者:王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论文_王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