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是促进教师主体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科研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向科研要质量”已经成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学校主动发展的有价值的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科研已从极少数的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成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实践。这表明中小学开始把自身的发展与教育科研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走向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育行为。但是如何提高学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主体发展?这应当是在目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
学校科研管理,一般是指发挥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以完成科研任务的活动,具体内容包括:(1)决策与规划;(2)计划管理;(3 )人员管理;(4)经费与设备管理;(5)情报信息管理;(6)成果管理。
对学校这样一个基层单位来说,研究的课题一般指现实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学校研究的课题,因涉及的范围、内容、要求等不同,所以,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分为市、区一级的课题,学校一级的课题,教研组、年级组乃至个人研究的课题。为了保证各层次的课题有质量地进行,必须相应地组建学校的科研机构,教育科研的实践告诉我们,应当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可能性组建相应的学校科研机构。其一是校长室,由一名校长主管科研工作,并把科研纳入学校整规划之中,没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科研室、科研组或专职科研员,承担科研管理的职责;其二拓宽教导处教学管理的职能,力求做到“研、教”相结合,处理好常规的管理和教学科学研究的关系;其三教研组和年级组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挥组员或个体的作用加以研究。这样,各层次的教育科研在学校中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为学校发展服务。
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是目标和方向性管理,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育发展;学校科研管理应当重视选题和方案设计,必须把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作为研究课题,由此而产生“向科研要质量”的效应。
学校科研管理应注意人员的搭配、资料的准备,资金的投入,如果能从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就为学校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科研工作有序地发展。学校科研管理必须注重成果的内化和外显,应当组织各种方式的交流会或经验介绍,形成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真正提高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素养。
二、学校科研管理过程
要提高学校课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可以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其具体体现为学校科研管理的连续性管理,这是指学校科研管理必须具有连续性、螺旋式前进的有序过程。它体现了课题研究过程之间和课题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普通中学科研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科研管理是有序的,这种有序性体现在组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五大环节上,做到往复循环,不断推进。事实上,学校科研管理是一个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使学校内部诸因素相互协调、相适应,因而体现为学校科研管理的连续性和螺旋式前进的发展过程。我区北海中学在研究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课题历程中,大致形成了如下科研管理的流程:

三、学校有效科研管理的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为什么这样一支庞大的教育工作队伍,现在这样专心孜孜地在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来说,都具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了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了一门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这对于中小学来说,其启示意义是应当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融为一体,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在实践中选择有意义的科研课题,选择操作性、实践性、可行性强的研究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思考,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探索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学变为一门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然而,要完成这项艰巨而又新颖的工作,必须十分讲究学科科研的管理方法,北海中学的科研经验表明:应从学校创设激发教师内在需求做起,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具体方法有:
1、绩效激励。指当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时,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利用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教师的行为动机,比如学校论文集编撰,科研成果的评比,教育先进经验的交流和推广等。
2、目标激励。 学校科研管理者有责任帮助教师设立明确可行的科研目标,并在研究中指导教师不断逼近科研目标,使教师对科研工作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3、氛围激励。学校在注重科研管理中, 应当营造良好科研氛围,鼓励教师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教师在这样氛围中就会敢于尝试,勇于改革,善于创新。
4、认知激励。教育科研的内在动力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身。 如果学校科研管理能开发和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水平,了解科研工作的实际必要性和教育发展的时代性,那么教师必然在第一线教育工作中能够发现教育问题并用科研的方式,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学校组织科研普及讲座、课题研计、教师的教育理论自修等都是认知激励的较好途径。
5、自我激励。教师的自我激励是科研水平发展的主要动因, 也是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动力源泉。学校如能爱护、开发、运用教师的这类宝贵资源,这些教师很可能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学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这些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学校科研管理如能采取激励的方法,包括由激励所引起的教师努力与绩效;搞好奖酬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地考虑到科研行为的结果对下一次科研行为的反馈作用,那么科研工作是能够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的。
学校有效的科研管理是面向现代化的标志。在中国教育大发展的时期,“科研兴教”具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意义,任何一所学校只有摒弃“教育科研是可有可无的”、“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等等错误观念,防止把科研工作作为表面文章或锦上添花的做法,真正实行以学校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运作方式。这样,学校才有可能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摆脱出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的教育模式,并以“一流教育”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