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地域生态的保护与再利用论文_邓冠如1,汪勐2

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地域生态的保护与再利用论文_邓冠如1,汪勐2

邓冠如1 汪勐2

1安徽华凯规划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2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对地域生态的保护。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开始不断被破坏。为了让地域生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兴起了利用风景园林规划方法来保护并发展地域的浪潮。因此,风景园林规划必须在维护地域生态的基础之上,以自然或人工的方式发展地域的园林景观。本文将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主体,提出保护地域生态的有效措施,并对园林景观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及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进行说明,为保护地域生态和谐发展园林景观增添力量。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生态;保护;再利用;

风景园林不仅需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还需要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能力。基于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满足人类对与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起到保护地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建筑园林的垃圾可将其转化为再利用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风景园林的生态环保性。

一、风景园林的生态化规划设计原则

(一)生态功能优先

地域生态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目的是为了给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和谐、自然、美丽的生态化园林,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的平衡发展。想要实现该目的便需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优先,在保持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机结合,形成绿色生态化的风景园林,促进地域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达到了地域生态的保护作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化风景园林建设本质需依靠自然生物,并非是城市化的钢筋泥土,生态化风景园林能够给城市居民营造绿色自然的健康生态环境,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国家生态化经济建设。因此,打造风景园林需要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融入生物特性及科学理论,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用自然美化城市,让风景园林在生物群落中得以平衡发展,达到地域生态保护的目的。

二、基于地域生态保护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一)使用生态物料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便是来源于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发展理念,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生态物料作为主要应用材料。例如在设计中增加生态循环,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改造的建设材料,其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建设资源的浪费,也打造出一种焕然一新风景。植物的选择与栽培同样也是生态物料的选择,使用与地域气候环境相匹配的树种,并对当地土壤及气候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制定符合地域的植物搭配与栽植养护方案,使得植物景观在形成绿色风景的同时,也维护着地域生态环境,更降低了后期管理的难度。

(二)优化风景园林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直接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重要工具。由于植物的应用在园林中的体现更为直观,因此其设计的优劣与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以地域为设计标准,选用多样化的适合地域生长的植物种类,通过季相与不同层次的搭配,让植被在不同场地与不同时期展现出丰富的视觉美感。植物的规划设计需善于营造空间,并能够与各类建筑及场地更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风景园林艺术到实用艺术,为使用人群创造更实用、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态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保护风景园林生态环境

一个地域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其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让风景园林更加生态化成为必需。现代人愈来愈重视环保,作为地球居民及环境设计者,更应在每一次设计过程中牢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园林景观能够以更加绿色和谐的方式参与到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去。为确保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完美融合,需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特征等,根据地域生活情况进行合理的生态化建设,以达到保护地域生态的目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大规模改建,遵循以上各项原则。为兴建园林而全面破坏的方式并非是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真正目的。

(四)强化生态功能的建设

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具有人工要素,也需要自然要素,才能让城市居民有机会欣赏具有生态美感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在进行绿地镶嵌过程中需要确保生态廊道的畅通,若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则要在园林景观内部建立生态廊道,为地区打造生态网络。绿地的设计需要重视其数量,重视绿地在生态建设中的功能作用,通过园林景观网络逐渐完善动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

(五)模仿自然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当以自然为核心,在设计过程中减少人工雕琢,让景观呈现出较为自然的形态,切勿让过多的人工痕迹遮挡环境的天然美感,破坏人们自然感知。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可采用模仿自然的方式,让场地中的元素更加自然化,真正达到景观与生态的合二为一。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资源的再利用

(一)风景园林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建筑垃圾,比如: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外墙的砖石和钢板、拆除建筑时所遗留的砖石等等,都可以应用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减少建筑垃圾对于环境的破坏,提升地域生态的保护。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前,可以根据场地内现状建筑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或者对建筑垃圾进行改造利用,尤其砖石类的垃圾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现在许多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都在将建筑垃圾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再次利用,比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及上海世博会在建设过程中都曾对建筑垃圾进行改造利用。再者,也可将建筑垃圾作为回填材料进行应用,对于有毒有害的建筑垃圾需要对其进行无毒化加工才能再次利用,若是无毒无害的建筑垃圾则可以直接将其代替砂石进行回填,达到加固地基的功能。同时建筑垃圾中的碎砖石和渣土,都能够作为风景园林绿化中促进植物生长的介质,也就是种植土。在使用建筑垃圾作为种植土时,需要加入腐殖质和有机物,能够达到培育微生物的目的,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污染物质,进行土壤的自我净化。但若采用建筑垃圾作为种植土,也需要选择植被生存能力较强的植物,比如杨柳、梧桐等。通过腐殖质和有机物的加持,加之植物的净化能力,能够让土壤适合更多的植物生存,从而实现以建筑垃圾再利用打造的生态循环系统。

(二)风景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

风景园林绿化废弃物中的碳素是制取沼气过程中的一种必要元素,因此可将其用于沼气的制造,从而使得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排出混合气体,将其作为生物燃料,能够加快地域生态化园林的建设,让更多的绿化废气资源以再利用的方式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尤其是经由沼气发酵的液体产物能够作为强化土壤的肥料,可将其作为土壤改良剂投入绿化建设。绿化废弃物还可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实现生物发电,随着垃圾可转换为电能的发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将会被大量的投入发电技术研发中,既能够减少城市垃圾,还能够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完成后遗留的绿化废弃物实现再利用,是保护地域生态的最佳方式。

结语

风景园林的地域保护与再利用必须要尊重人与自然,以人和自然为设计规划的本质,才能确保风景园林能够在地域的发展过程中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完善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加速城市生态文明的构建,逐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浩.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生态设计思想的培养[J].现代园艺,2019(17):160-162.

[2]陈平.浅论如何把生态理念植入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之中[J].湖北林业科技,2019,48(04):75-76.

[3]王敬儒,岳邦瑞,兰泽青.从自然科学技术原理向风景园林设计语言转译——河段尺度下的生态设计手法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08):111-115.

论文作者:邓冠如1,汪勐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地域生态的保护与再利用论文_邓冠如1,汪勐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