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分析

朱莎莎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 要: 在工作单位范围内为做好某个具体任务并获得劳动成果而执行的一个成功的应用程序,通常被人们用到工作中称之为过程。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1]将过程和教学融会贯通,使两者实现有机结合,这将是当下的高等职业教学中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产物。

关键词: 国际货代;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改革

一、课程开发步骤

(一)对企业进行调研后明确工作岗位

通过调研北京、天津、湖南等地的十余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这一类企业岗位特征以运行、销售、售后、会计为主线。另外,在这些岗位中,从操作岗和销售岗所占的地位、充当的角色来看,与其它相比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在需要大量适应性人才的实际情况下,它们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也更为严格,培养方式也在逐渐改善,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工作人员该担任哪一职位,要从新职员和毕业应届生两类人出发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在进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时,不但要对各类工作岗位和所属职责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货代业务操作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培育问题。

(二)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设置极具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际货运代理业属服务型,是运输辅助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2]其中,国际货运代理扮演着“中介人”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沟通发货人、收货人和承运人的重要桥梁和手段。接踵而至的运输方式的更迭变换,致使其工作方法也大不相同。考虑到运输方式有所不同这一现实因素,可将代理过程划分成海、陆、空代理及多式联运代理。除此之外,《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的一个必需条件是要依照工作岗位来确认、释析其代表性任务。它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阶段的基本活动任务,产生的结果会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并给出反馈,对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开展工作也会有利弊随之到来。通过与有关专业认知领域的专家获取典型性的工作任务。在对其适当分类和整理后,随即决定了四个代表性工作条令,即海陆空三联货代,以及多式联运代理,就此拉开了货代领域中执行和销售的两大舞台的帷幕。

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施工材料就是比较突出的。这就要求施工前以及施工中的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工作要做好,保障施工材料的有效应用。施工前的材料购置的环节,就要派遣专业的采购人员,结合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材料的规格以及数量和类型加以明确,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采购,做好货比三家,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将成本降到最低。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也是比较关键的,对此就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材料分类管理,按照材料的管理要求加以执行。材料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保障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才能进场使用。

(三)促成行动和学习转化成目标

学习的概念并不是指单纯的学习,而是应顺应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指南,以职业能力为根据,以次序串连所学习到的内容,并整合出以任务为中心指导的经验模式,对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人士及其面对多变性的职业问题时自身的心理适应素质,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综合考量。也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不断促使受教育者挖掘自我潜力,向着工作伴随教学的领域前行。在这一阶段,应做到课程任务烂熟于胸。据调查报告显示,货代操作人员应主动承担预订舱务、意外处置、实施保险等任务;售后工作人员理应打理好上报价格、维系顾客、实时跟踪、账款收取等细节部分。综上所述,最后确立了两大学习目标板块——货运代理运行和销售领域。

使用能力分担法,进而达到由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完美跨越。[3]将学习领域的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建构学习领域体制内的“小型”学习模块,即学习情境。行动指导是学习情境的重要基石,工作时的某个任务都可以成其单位,在教学过程培养目标中占据二级地位,其辅助功能是联合一级目标,发挥最大优势。

将“秦琼”译成“Door God”,译者并未采用为“秦琼”加注,为其提供相应的文化历史背景的译法,而是直接侵入它的核心,抓住其本质,将“秦琼”一词的本质意义译出。这样既简洁明了又保证译入语读者的阅读节奏。

二、工作过程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3、例证分析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作为老师可以选择用实例作为教学工具,打造一个更具形象化的学习环境,不断引导分小组讨论、分析并最后总结,得到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算得上是因果报应吗?站在九楼的阳台上,易非看着黑夜中,黑沉沉的永南河在向前奔涌。前面的高楼还在建,探照灯明亮得像一个月亮,雪花在路灯下飞舞,像追逐嬉戏的蝴蝶。

2、模拟情景法。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创造良好教学实地场景,便于学生理解、体会。

分组活动教学法、模拟情景法、例证分析法、任务带入法、分步教学等均被提及。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欲,培养大家主动创新,突出其灵活性和广泛性两大特点。

1.分组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实施,分享心得体会,加之同学之间互评、教师点评活动,培养集体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如何实施具体任务?在这里应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几个步骤。让学生享受学习,轻松掌握必要知识。对于学习领域“货代业务操作”这一环节,设置海运代理操作、空运代理操作、陆运代理操作、多式联运代理操作等四大情境。任何一种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为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以海运代理(出口业务)操作情境为例,其中有报价、接单审单、订舱、做箱、报检报关、审核提单、付费签单、费用结算、跟踪反馈信息等九项工作。

4、任务带入法。给学生布置一个分角色扮演的任务,其具体角色设定可参照航空有关业务人员配置,并进行评比、点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对任务的敏感度,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5、分步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习和工作任务,提升自身素质。

众人哈哈一笑,秦明月说:“志武分析的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切记一条,这也是你给自己画的框框,而真相往往在框外。”

总之,要从贯彻工作为本的课程开发理念开始,与实际相结合,实时调整《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高度利用校内实训室和电子资源阅览室,多名专业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最终为学生们呈现高度还原原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充分学习,高度凝练所学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再分派实习岗位,并保持联系,随时追踪和掌握实习生动态,积极接收教学反馈,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和输出高质量的国际货运营销应用型人才。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坚持和努力,不断完善和更新《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体系,使之适应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15(24):61-64.

[2]邵苇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6(3):130-131.

[3]欧盟 Asia-Link 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12.

标签:;  ;  ;  ;  ;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