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刘兴南

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刘兴南

摘要:本文从重视安全、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职工意识和营造安全氛围、加强考核、主动管理、注重安全专业人员管理、事前控制为主八个方面,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要创新监管手段,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能真正得到控制。://www.xzbu.com/2/view-3397128.htm

关键词:建筑安全措施;管理

前言

在建设和谐社会、突显人文关怀的今天,安全生产管理是我们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决非易事,如何提高企业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 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 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各项法规、规章、规定、制度、措施等等如不落实都等于零。然而安全工作在某些单位却是“说起来必要,忙起来不要”,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领导未能狠抓落实。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抓好安全法规的落实取决于领导的决心。可以是一级抓一级,也可以是一竿子插到底的落实。方法各异,目的一个,从领导开始,就应毫不走样地去贯彻、落实。

3 提高职工素质

现代化生产往往是群体作业,按工种和工序编制班组。班组的安全管理优劣体现在工序实践中,决定于每个职工本身。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这是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他的素质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强,就不会发生问题。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新时期,安全防护设施也在发展.职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职工也存在着不断丰富知识,适应新的技术发展的需要。新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出现也给操作工人提出了安全操作问题。

4 强化职工意识 营造安全氛围

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能否做好,首先要看全体职工有没有较强的意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安全意识与事故的发生是成反比的。安全意识强事故发生就少,否则,就多。这也就是说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抓基层打基础,抓纪律反违章,抓现场除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百年大计,是减少伤亡的根本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认识涉及企业的三个层次。一个企业要形成安全工作长治久安,有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要提高,即领导层、管理层、劳务层。三个层次的安全认识要能同步提高,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管理,都要有正确、深刻的认识,不单是认识事故的危害性,还要认识安全的必要性。领导要认清自身责任,管理层要认识管理的重要性,操作员工要认识安全给个人及全家所带来的益处,以及认识执行法纪、法规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要通过教育,其中包括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举办各类培训班、安全展览教育、事故现场会、政策法规学习等。要因人而教,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人施以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教育。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是实现企业生产安全的前提。认识提高了,政策法规就可以落实,安全制度就能执行。

所以。企业领导人对安全工作应该高屋建瓴地站在宏观理论高度来决策,如是,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从历年来的实践经验看,抓安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悄悄,一种是轰烈烈。轰烈烈的是动员全体职工群众来参与。从安全生产周到安全生产月到“百日无事故竞赛”的全面展开,这几个时段均是事故发生高峰期。针对这几个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 安全事故高发期,有必要展开声势浩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这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对各单位重视安全、抓好安全,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 加强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关心、爱护职工,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事先考核如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意识。个人的安全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样可以由他律变为自律,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事后考核如召开事故分析会,违反哪一条就要严肃处理,毫不含糊。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引起职工的高度重视。要引以为戒,从中汲取教训,把个别事故变为搞好安全生产的宝贵财富。

6 主动管理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同样,安全也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对于安全的管理也存在着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问题。两种管理在安全上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主动管理就是严格管理,就是真抓实干,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环节,堵塞了事故的源头,也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被动管理就是应付管理,做给上级领导看的。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蜻蜓点水,没有触及到实质问题,结果是自食苦果。

7 注重安全专业人员的管理

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的监督者,无论是兼职安全员还是专职安全员其责任都很重大。这个岗位与职工安全密切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及安全管理的经验、责任心,是落实、执行国家安全法规、企业安全制度、各工种工序行为规范的最具体的管理和监督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安全生产方面的行家里手,亦是执行法规、法纪的模范。企业选派基层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从专业素质考核、认定。更重要的还要从企业发展的政治高度来考察确认。安全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很重要,因为在安全人员实施管理中涉及到专业法律、法规的内容很多,其中大量的工作是与操作员工、施工生产指挥人员打交道,有关领导应授予安全员有维护安全法律、法规的裁决权、制约权。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监督者和生产指挥人员的参谋和助手,需要从安全管理机制上予以调整,确保企业生产运作长治久安,持续发展。

8 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组织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9 结语

保证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是所有建筑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创新监管手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遏制建筑施工事故发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能真正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刘兴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刘兴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