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及改进论文_杨利民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及改进论文_杨利民

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摘要: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在发展中,涉及了较多的热电厂。热电厂在生产作业中,产生了大量的热源,此类热源多应用于市政供暖等工程中。但在实际落实作业中,由于工艺问题以及人员操作问题,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出现热能损耗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当前关于如何降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能耗,提升热能的应用率,成为当前电力企业以及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问题。针对此类现状,文章简要分析当前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及改进,以盼能为我国此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改进措施

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以电能收费以及电力技术咨询服务,为主要收益项目。此外,供热供暖费用收取,也为收益点之一。供热系统在运行中,通过热电厂锅炉产生的热量进行传输应用。以此提升热源的应用效率,并且增加企业的实际收益。在此过程中,关于如何保障供热系统的节能性,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此现状下,笔者针对当前我国热电联产工业系统节能改造,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

1.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热电厂在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热源能源。此类热源能源当前在应用中,主要进行市政供暖,以及商业区域的供暖应用。当前在实际发展中热电联产供热系统,通过锅炉设备机组进行热源供应。供应过程中,通过搭接供热管道系统,以及设立中转站的方式,达到供暖供热的目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建立,对于电力企业的实际收益,以及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运行现状

我国地域面积辽阔,涉及的气候类型差异也较大。当前在实际发展中,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在搭建中,主要的区域为北方区域以及西部区域。由于冬季温度较低,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质量。电力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了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由于供热系统的设立,为公共应用工程。因此其实际发展中,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的发展促进意义重大。

3.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运行,为当前电力企业以及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问题。当前在实际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政策支持问题、资金投入问题、技术实施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对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落实,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对于电力企业的实际收益,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此类现状,笔者简要分析当前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支持问题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主体单位热电厂企业。但因为其工程性质原因,此类工程项目在进行改造升级时,必须通过行政审核审批。在此现状下,对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节能改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为:行政审核周期较长。此外工程改造,需要较长的时间。最终造成工期延误,影响了改造工程的实施。

3.2资金投入问题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改造,涉及了较大的资金投入量。此类现状下,对于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资金负担。此外,由于供热企业在运行作业中,受能源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因此供热企业的收益现状,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为:能源价格变动,企业能源应用价格方面较为被动。并且由于供热工程为公共工程,涉及应用人员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政府管控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无法进行价格调整,最终造成企业在供热系统改造中,还存在资金支出困难等现状,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3.3技术实施问题

当前我国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改进中,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平稳。但在具体施工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的现状为:施工中,施工技术较弱,节能改进效果较差。但改进成本较高,改进周期较长。此类现状下,造成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在改造中,存在较大的经济性问题。并且由于改进效果问题,最终的工程改进还应从整体的工程范围,涉及应用户量的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节能改进技术,我国当前还面临较大的提升空间。

4.针对当前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

目前我国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在发展中,细节分析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工艺问题、技术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等。此类问题的出现,对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的落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类现状,笔者分析当前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以下的改善措施。例如:加强冷凝水回收利用、回收锅炉设备排烟热量、合理控制供热频率、加强传输线路保温施工。针对此类改善措施,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4.1加强冷凝水回收利用

我国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在运行中,热源供应介质主要为水。通过加热水源,进行管道传输散热,发挥供暖的效果。此类现状下,设备管道在传输中出现了大量的冷凝水现象。此类冷凝水当前在发展中,较大部分未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针对此类现状,为了有效的发挥供热系统节能效果。工程设计人员,可通过设计回收冷凝水系统。进行冷凝水的回收,以此加强其余加热水源的循环应用。以此降低电力企业的水源购置费用,达到提升企业实际收益的目的。

4.2回收锅炉设备排烟热量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其在运行中,主要的热源供应点为:锅炉设备。通过加热锅炉设备,产生热源以及蒸汽,达到生产电能提供热源的目的。此类现状下,由于能源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一定的排烟现象。此类烟雾中携带了大量的热能,为有效的落实节能减排效果。设备设计人员,应注重设计锅炉设备的排烟系统。通过回收排烟热量,加强热量的循环利用。以此增强热源的应用效率,提升企业的投资效果,保障最终的供热节能性。

4.3合理控制供热频率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在运行中,通常采用持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热。此类现状下,热源应用下存在较多的损耗现状,主要表现在:水源损耗、热量损耗以及燃料损耗方面。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并且落实节能运行的效果,设备操作人员,应合理的控制供热的频率。具体控制中,主要的参照点为各区域的平均供热温度。数据收集方面,则应针对供热管道以及供热设备,安装智能化温控设备。以此为热源的合理供应,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支持。

4.4加强传输线路保温施工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其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两类改进方向。一类为:系统设计改进;另一类则为:降低能耗改进。其中降低能耗改进方面,除去设备内部的热源强化应用外。管道热源传输中,涉及的保温施工也为主要的环节。具体施工中,为了有效的提升热源应用率,降低设备能耗现状。工程人员应从设备管线的保温施工方面进行。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类保温措施为,通过矿棉等覆层材料,进行传输管道的包覆。以此降低温度的对外扩散,达到落实节能运行的目的。

结束语

企业发展中收益为主要的经营目的,电力企业同样具备此类属性。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作为电力企业发展中,主要的盈利点之一。关于此类系统的节能改进,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未来在实际发展中,为切实有效的增强供热系统的节能效果,并且增强用户的供暖体验。电力企业热电供热系统节能改进,应从水源回收、热量回收、控制供热频率,以及加强传输线路保温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晖,周志刚,赵加宁等.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能率的热电联产区域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确定[J].暖通空调,2014,(3):29-33,9.

[2]侯咏梅,朱兆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运行分析与节能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1898-1898.

[3]买买提•托合提,陈勇,朱磊等.多热源供热系统中电调阀和分布式变频的混合应用[J].节能与环保,2017,(1):72-74.

论文作者:杨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及改进论文_杨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