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

论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

一、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祁志伟[1](2022)在《行动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实践面向》文中研究指明行动研究是一种既要采取行动,又要创造有关行动知识或理论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迭代性与持续性,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对象,而成为新的研究主体,各环节的研究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社会情境(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探讨和调试。行动研究的一般性程序由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四大环节组成,具有问题导向、实践者双重身份与螺旋结构的基本特征。随着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日趋复杂,传统化的研究方法边界亟待进一步拓展,鉴于此,尝试将成熟的行动研究应用于新的领域,并在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研究方法转型与创新层面提供实践面向。

张静静,陈世香[2](2022)在《政治、行政与政策:公共管理理论想象力与实践前进力的统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管理学历经一百三十多年,是一部从政治与行政二分走向政治、行政与政策三分的历史。其间,公共管理学不断克服实践与理论的困境,彰显了理论想象力与实践前进力的五次张力。第一次是公共管理古典范式时期,建立政治与行政二分格局;第二次是行政组织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原则化应用时期,巩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格局;第三次是西蒙和沃尔多争论时期,为政治、行政与政策的三分主题埋下伏笔;第四次是政策科学时期,建立了政治、行政与政策三分格局;第五次是新公共管理时期,进一步夯实了政治、行政与政策三分格局。进入后公共管理时期,三分格局逐渐稳固。面对现实世界需要和政府改革任务,公共管理学实现了理论想象力与实践前进力的有机统一,正成长为国家治理显学。

郭晟豪,萧鸣政[3](2022)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管理研究中建构和采用适合的测量指标影响着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实践价值,对测量指标的类型与适用范围进行梳理有助于公共管理量化研究的科学化。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的误用问题,对潜变量的反映型指标和形成型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和辨析,并对公共管理领域中指标类型误用的表现和后果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指标的判别原则以及相应的统计策略,提出公共管理研究中指标类型选择、指标统计检验、模型使用以及模型判别的操作建议并提供应用案例,以解决公共管理研究中的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公共管理量化研究可以更加规范、准确。

郭伶俐,吴晓涛[4](2021)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机制初探》文中认为在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讲好中国公共管理故事,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也是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目标。当然,实现该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系统机制,包括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并且各种机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

李水金[5](2021)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遵循西方的传统,但在后疫情时代公共管理暴露出的逆全球化危机、价值危机、身份危机、能力危机及技术危机使得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需要被重新认识。中国公共管理在面对疫情时展现出了价值优势、制度优势、能力优势、文化优势以及治理优势,这表明中国公共管理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之路。具体而言,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时,都需要将其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要在历史传承中寻求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撑和文化基因,要从中国革命与改革的真实图景中构建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图景,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积极构建全球治理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要在比较优势中寻求重建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并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推进公共管理的超越式发展。

徐国冲,吴昌,唐谢丽,潘玲珑[6](2021)在《公共管理项目研究的结构化特征——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2000—2018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309个公共管理学项目数据的分析,概括了近年来公共管理学项目研究的现状和特征。研究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基金资助的主要项目类别;研究问题较为综合以及学科边界渐趋模糊;依托单位则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型"分布,清华大学等高校是研究的骨干机构,其背后具有学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支撑;项目负责人较为分散且青年研究群体的地位得到提升。公共政策、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政府改革等是热点研究主题。各个主题内容丰富,相互交织,共同推动公共管理研究的深化。

徐国冲[7](2021)在《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正在走向科学化——基于3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析》文中提出为探究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化程度,选取了3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公共管理学项目作为研究样本,从科学共同体、学科"大问题"、研究方法等维度开展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向科学化迈进,科学共同体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学科"大问题"逐渐形成共识,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实证研究成为了主流。但公共管理研究仍存在学科界限模糊、学科共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加强科学共同体建设、促进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推动公共管理学的科学化发展。公共管理研究在强调方法的科学主义同时,研究内容要回归社会科学,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等议题,也要警惕科学化成为一种垄断性的学科话语体系。

李砚忠,张程智[8](2021)在《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育人的新方向新模式,亟待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展开。案例教学贯穿于《公共管理学》课程之中,通过与案例教学的方法相互结合,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课程中,探讨了为什么要将案例教学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以及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实现与思想价值领域的统一,希望对其他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起到借鉴作用。

张书维,郭晟豪[9](2021)在《行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公共组织行为问题:最新代表性研究及探讨》文中提出公共组织行为是行为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行为研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延拓"。本文选取近期在国际公共管理研究顶级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和Public Management Review上发表的4篇学术论文分别加以介绍。4篇论文聚焦公共部门的变革支持、战略规划及工作满意度,使用"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充分展示了行为公共管理学把来自心理学乃至行为科学的相关认识整合进公共管理学中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4篇论文进行评介: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与结果、研究贡献与局限。最后对行为公共管理学的公共组织行为研究进行小结和展望。

吴杨[10](2021)在《扎根田野: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需要不断通过实践的探索,更新并丰富其内涵,进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成就斐然,却也面临着本土化困难、身份认同危机、理论脱离实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田野工作,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因其强调"现场感"和"真实感",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田野工作研究方法鼓励研究者走进"田野",关心研究对象的真实生活,关注我们身处的环境。田野连着庙堂,公共管理学研究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因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须引入田野工作研究方法,让研究立足实践、扎根广袤无垠的土地。

二、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行动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实践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二、行动研究概念及理解误区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二)对行动研究的理解误区
三、行动研究的一般性程序与基本特征
    (一)一般性程序
        1. 计划(Plan)
        2. 行动(Act)
        3. 观察(Observe)
        4. 反思(Reflect)
    (二)基本特征
        1. 问题导向特征
        2. 双重身份特征
        3. 螺旋式结构特征
四、行动研究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实践面向
    (一)行动研究用于解决公共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 公共管理者(实践者)的角色将会显得愈加重要
        2. 行动研究可用于解决公共管理微观层面的现实问题
    (二)行动研究用于推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转型与创新

(2)政治、行政与政策:公共管理理论想象力与实践前进力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发源中的成长:从提出到确立再到应用的古典范式
三、发展中的转折:西蒙与沃尔多辩论及学科身份危机
四、政策科学范式:技术与价值的融合以超越政治—行政二分
五、新公共管理运动夯实政治、行政与政策三分格局
六、结语与思考

(3)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公共管理领域反映型和形成型指标选择的异同分析
    (一)反映型指标与形成型指标
    (二)潜变量的指标类型辨析
    (三)公共管理领域潜变量测量指标适用类型
三、公共管理研究中反映型与形成型指标的误用
    (一)指标类型误用产生的错误
    (二)公共管理领域变量指标误用的表现
    (三)公共管理研究中指标误用及后果举例
四、改进当前误用问题的建议
    (一)明确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特点
    (二)指标类型的选择与设计
    (三)指标统计检验
    (四)潜变量模型使用与判别
五、应用案例与进一步探索
    (一)公共管理领域潜变量测量应用案例
    (二)公共管理领域变量指标的进一步探索

(4)《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运行机制
    第一,建立思政课程与《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协同机制。
    第二,在《公共管理学》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
    第三,在《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
    第四,提升《公共管理学》教师育德能力,落实授课教师主体责任。
三、《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
    第一,要加强《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评价。
    第二,拓展《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
    第三,建立《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团队的激励机制。
四、《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

(5)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西方主导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陷入危机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面临的逆全球化危机
    (二)公共管理面临的价值危机
    (三)公共管理面临的身份危机
    (四)公共管理面临的治理能力危机
    (五)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技术革命危机
二、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优势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制度优势
    (三)中国公共管理的能力优势
    (四)中国公共管理的文化优势
    (五)中国公共管理的治理优势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学科重建与体系再造
    (一)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时需要将其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
    (二)要在历史传承中寻求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撑和文化基因
    (三)要从中国革命与改革的真实图景中构建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图景
    (四)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积极构建全球治理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
    (五)要在比较优势中寻求重建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
    (六)要在后发优势中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的治理转型
    (七)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推进公共管理的超越式发展

(6)公共管理项目研究的结构化特征——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2 公共管理研究的总体特征
    2.1 年度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逐年增加
    2.2 研究项目类别趋于协调发展
    2.3 学科分布有待细化
    2.4 依托单位呈现出“金字塔结构”
    2.5 项目负责人较为分散且有侧重
3 公共管理未来的研究主题与特点
    3.1 公共政策研究:凸显中国特色
    3.2 政府绩效管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进
    3.3 公共服务管理:从供给效率转向供给质量
    3.4 政府改革与治理: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并重
4 结论

(7)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正在走向科学化——基于3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样本和评估维度
    (一)研究样本
    (二)评估维度
        1. 科学共同体
        2. 学科“大问题”
        3. 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一)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共同体逐步形成
        1. 项目负责人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所属机构
        2. 项目负责人的立项数量
        3. 项目负责人的职称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学科“大问题”有所共识
    (三)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走向实证化
四、结论与讨论

(8)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案例教学法的缘起
二、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中应用的必要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中应用的可行性
四、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中应用的挑战性
    (一)案例选择方面面临的挑战
    (二)案例教学方面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中应用的优化路径
    (一)在“课程思政”主体方面,发挥协力
    (二)在 “课程思政” 客体方面,激发活力
    (三)在“课程思政”环境方面,产生动力

(9)行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公共组织行为问题:最新代表性研究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计划行为理论与公共部门从业者的变革支持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与发现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三)研究贡献与局限
        1. 研究贡献
        2. 研究局限
三、计划行为理论与政治家的战略规划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与发现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三)研究贡献与局限
        1. 研究贡献
        2. 研究局限
四、自我决定理论用于公共部门:探索心理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因果关系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与发现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三)研究贡献与局限
        1. 研究贡献
        2. 研究局限
五、自我决定理论用于组织可持续性:培养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满意度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与发现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三)研究贡献与局限
        1. 研究贡献
        2. 研究局限
六、结语与展望

(10)扎根田野: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田野工作的内涵概述
    (一)田野工作的概念
    (二)田野工作的意义
    (三)田野工作的方法
    (四)田野工作中的三对关系
        1. 田野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 田野工作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3. 田野工作中的情感与现实的关系
    (五)田野点的选择
        1. 田野与家乡
        2. 多点田野
三、我国公共管理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研究“本土化困难”
    (二)公共管理学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三)公共管理学部分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公共管理学研究缺少人文情怀
四、田野工作在公共管理学中的作用
    (一)立足实践,发掘本土问题
    (二)见微知着,强化身份认同
    (三)创新理论,拓宽发展空间
    (四)发现真实,拉近彼此距离
五、田野工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政策过程坚持田野工作,实现民主决策
    (二)深入田野倾听民众诉求,保障社会公正
六、结语

四、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行动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实践面向[J]. 祁志伟. 宁夏社会科学, 2022(01)
  • [2]政治、行政与政策:公共管理理论想象力与实践前进力的统一[J]. 张静静,陈世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 郭晟豪,萧鸣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4]《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机制初探[J]. 郭伶俐,吴晓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21)
  • [5]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J]. 李水金.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6]公共管理项目研究的结构化特征——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考察[J]. 徐国冲,吴昌,唐谢丽,潘玲珑. 中国科学基金, 2021(05)
  • [7]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正在走向科学化——基于3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析[J]. 徐国冲. 求实, 2021(06)
  • [8]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J]. 李砚忠,张程智.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05)
  • [9]行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公共组织行为问题:最新代表性研究及探讨[J]. 张书维,郭晟豪. 公共管理评论, 2021(03)
  • [10]扎根田野: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研究[J]. 吴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0)

标签:;  ;  ;  ;  ;  

论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