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仿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论文_庄阿通,伍保馈

浅谈仿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论文_庄阿通,伍保馈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仿古建筑设计也在建筑设计行业悄然升温。但是由于对传统古建筑的研究不足,也出现了一批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的“伪仿古”建筑。这些建筑不但不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传承发扬的作用,反而由于“拙、劣、丑”的形象而产生不良影响。仿古建筑设计具有难度和复杂程度,古建筑知识和技法需要渐进的积累,跳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就不能深入体会古建筑的意蕴,仿古设计只会是无本之源。本文对仿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仿古建筑设计;问题

在我国建筑史中将清代以前的建筑称为古建筑,古建筑以其宏伟的气势,合理完善的结构,华丽的装修为世人所瞩目。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战争、地震等一系列人为或自然灾害的因素影响下,使我国古建筑保留甚少,而仿古建筑作为古建筑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的产物,不仅继承了古建筑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的特点,而且还增强了结构抗灾害能力和耐久性、并使其结构类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仿古建筑的内涵

中国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城市建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变化多样,世界性文化交流的冲击,促使建筑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建筑形式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发挥建筑师的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体现历史特征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对二元化的选择,在历史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驱动下,仿古建筑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建筑发展的必然阶段。仿古建筑自问世以来,获得过国家多项嘉奖,也得到了业内外的较多好评。

2古代建筑的特点

2.1主要材料

古代建筑多数都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主材料,所以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是由台基、园梁、山墙、廊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结构上软性连接,富有韧性。古代建筑墙体是不承重的,可以敞开也可以是幕墙,到处是隔而不断的流动空间。

2.2平面特征

我国古代建筑一般都是以打木桩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桩的范围是以这个建筑物的有多大,然后再设计怎么安放,建筑物的大小是以间的大小和间数的多少来定的。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

2.3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2.4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

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建筑师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3仿古建筑设计研究

3.1规划带动的整体型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把握整体性是第一重要的。包括功能整体和环境整体两方面。功能整体就是要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和主题。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次要功能,这样才能主次分明、特色突出。环境整体主要考虑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时空连续性、整体与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和变化有致问题。整体性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保证和基础。城市特色的形成,需要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品质的互动协调,需要特色景观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质分布。也就是说要“破千城一面,立千篇一律”,通过对全市范围内的城市景观环境要素的整体研究确立特色纲领,树立全局观念,提炼具有特色的控制要素,在整体范围内统一协调、合理分布,整体凸显城市特色。在大雁塔风景区里,就是要把相似的、具有传统文化脉络的、体现轴线文化内含及主题的建筑、景观要素的合理布置,通过表面的“千篇一律”彰显轴线的整体特色。

3.2单体设计

汉阕的造型古朴刚劲,别名凤阕,能够很好地突出该景点纪念。凤凰落架”的古老传说。将单体的阗分体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组台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单体的阔比例及大的构件仿古特点明显,且利于现代结构施工。设计中通过对古代汉阋造型有选择取舍,强调大形体的同时忽略某些结构细部,尽量通过小型装饰构件体现古朴的昧道。单闫分上下两层檐,中间是空口回音腔体,内置风铃致枚,每当山风吹过铃声清脆引人寻觅。戗脊、覆瓦条等构件粗拙刚劲.线条挺拔。双层阕顶面覆墨绿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铺青灰陶土砖。阕体正面中间置古式青铜浮雕。总体组合色调以青灰的阕墙、青灰的铺装地面、墙上铜制金属花箍、古松柏、红绿的花草构成既庄重又活泼的纪念场所。单体组合方面通过阕体的高低、前后错落,材质的转换,横向竖向线条的对比,墙体古式花盆的点缀形成单体的统一,丰富的多角度观感组合立面。

3.3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而在这些形式当中又以歇山顶的应用在苏式建筑中最为广泛。“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顶屋顶在两侧山墙处,不再像硬山式和悬山式那样,山墙是由正脊处向下垂直一线。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部的正脊和两条垂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称为“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讲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在古建筑中屋面结构多为木、瓦等轻质材料,两条垂脊相对荷载较小。而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屋面自重较大设计时应在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处设梁建立可靠支撑从而明确山花部位屋面的传力途径。这和古建木作中的“桃尖顺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由于现代工艺取消了椽,“飞椽”这一形式只能通过混凝土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来实现。

结束语:

作为现代建筑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仿古建筑沿用了传统古建筑的样式,采用现代先进的设计、施工、材料技术,使得仿古建筑既能展现传统古建筑的宏伟气势,尽管其建造难度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传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相信仿古建筑在建筑领域中获势必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剑平《关于仿古建筑形式的思考》学术论坛2014.07

[2]程宜康.仿古建筑的探索及思考[J].筑韵,2015,9.

[3]管平.仿古建筑漫谈[J].建筑世界,2014,10.

论文作者:庄阿通,伍保馈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仿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论文_庄阿通,伍保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