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危险点隐患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论文_梁鑫

变电运行中危险点隐患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论文_梁鑫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100)

摘要:通过良好的变电运维工作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变电运维内容较丰富,主要包括电力日常管理和设备操作维护两方面,运维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点,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只有全面规范操作流程,避免错误操作,才能维护设备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日常运行中,要全面对运维工作危险点进行防范,提前做好预测,及时做出处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供电。

关键词:变电运行;危险点隐患;解决方法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不仅复杂,且存在较多的危险点,并且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之间,因此,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整体的用电需求量,确保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就一定要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防控。

2变电运行中危险点隐患问题分析

第一,管理上不完善导致的危险点:在变电运行中,其工作环节有很多,这些工作环节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也互相影响的。如果对各个工作流程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就难以发现系统性的安全隐患,如操作员和检测员之间和任务交接,材料交换等,需要合理的安排交接内容和交接时间才能够很好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效率。第二,操作流程上的关键点:在变电运行中,如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进行变电运行操作中,工作人员要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尤其在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如果操作不当导致过电压,会损害到变压器的绝缘效果,造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另外,空载电压迅速增大也会损伤变压器的绝缘功能,对人员和设备安全都构成较高的威胁。可见,在对变压器的操作中,要养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对每个操作流程都要严格遵守,对每个操作细节都要认真、仔细,麻痹大意是制造变电运行管理中最容易产生危险的因素之一。第三,操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问题: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比较低下,对工作原理能不能正确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做出不恰当操作,或者是面对错误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纠正,不知道面对危险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操作人员没有在平时防患于未然,没有思考面对危险应该怎么做,没有总结过去发生过事故的经验,没有吸取到教训而做出预防,不免要重蹈覆辙;操作人员对操作设备不够熟练,对工具不够了解,就不能够好好利用工具来进行正确操作,实现工作目标,反而容易犯错,且不知如何纠正。

3变电运行中危险点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变电运行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导致的,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工作能力不强就会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由于人为失误为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从根本上限制工作人员的不当工作行为,使其可以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设备维护以及检测,进而提高员工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还能在员工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使每位员工都努力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意识。规章制度是员工工作的标准,企业应当保证规章制度的全面性、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身制度,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影响力。

3.2全面推进实施安全风险预控

变电运维需要保证安全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排除危险点,避免出现二次伤害,保证线路设备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具体作业项目和流程,全面建立有效的计划,通过动态更新,及时做好危险点控制,保证运维质量。一是全面做好危险点梳理并进行卡片管理。通过卡片制作,实现风险控制的流程化、标准化,使抽象的风险更加直观,变成能够可操作的技术步骤,要根据检测区域的任务,合理划分任务标准,利用具体作业项目建立起现场风险库,形成不同风险的不同控制措施,让所有的风险点进入到运维一体化数据库,形成项目标准化作业指导卡,通过风险分析、控制,建立标准化的危险点按理与控制;二是形成专题风险评估会制度。要对本区域重点问题、重点风险进行分析,对不同变电站具体设备的情况入库管理,以一项风险一张图片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图解分类,编制安全风险可视化管控手册。

3.3提高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

新形势下,变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不但可以及时的发现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危险点的产生,起到预防作用,所以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很重要。所以为了增强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变电设备日常的检查和维护,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的制度,由运维人员严格落实,定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并对设备进行清理,一年或者两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大修的过程中,不但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灰尘的清扫,还要进行故障排查,对大修过程进行全程的记录。另外,由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存在的危险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可以引进专业的监控设备进行监控,记录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快速的找到故障的准确位置。监控的过程中,不但对变电运行情况进行监视,还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进行监视,检查是否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危险点的产生,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把改造与大修后的变电站作为危险点防控的重点

对于变电工程的整体建设情况来看,几乎每年都会对部分陈旧的变电站进行大修与改造,同时变电站也需要进行频繁的倒闸操作,在这一过程就极易出现系统运行故障。为此,就要将改造与大修的变电站作为变电运行危险点防控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对变电运行管理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要确保大修与改造期间相关器具、设备充足,并针对危险点发生率较高的环节进行重点排查,细化施工程度,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并进一步明确接地线的数量与铺设地点,以此来减少接地设备故障,增强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3.5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具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工作能力。管理人员要对一些基础的变电运行知识进行了解,还要有相关的管理能力,在工作中要有负责的态度。要重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电力知识的储备和操作能力,相关的领导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一些专业方面的培训,训练出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培养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4结束语

变电运行管理中会有许多突发情况发生,为了解决这些危险点,确保变电运行正常,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变电运行展开研究,针对变电运行的特点和模式,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危险点,进而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平稳运行。在电网的运行中,变电运行担任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为电网的平稳运行多提供一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煜华.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84.

[2]王辉,闰兴龙,薛飞,王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77-178.

[3]蒲杨.新时期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J].通讯世界,2017,23:117-118.

论文作者:梁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中危险点隐患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论文_梁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