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成为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_培养理论论文

掌握科学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成为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_培养理论论文

掌握科学理论 加强党性锻炼 做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性论文,新时期论文,领导干部论文,合格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指南。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体系,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建设实践的自觉性,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党性观念,更好地为我省的改革、发展、稳定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一、培养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是完成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当今的世界,当今的中国,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世界的历史性变动,还是中国的伟大变革,都将是复杂深刻的长期过程。国际上,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首先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对于我们来说,这将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竞争和较量。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在世界范围的历史性大变动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未来世界的新格局中取得更加主动的地位,关键是要看我们党能否带领全国人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构筑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几年共同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党能否完成肩负的新的历史任务,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本世纪末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进而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党,首先在于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政治水平、治党治国能力如何,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和现代化的成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出发,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培养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这对于各级党委进一步做好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更加主动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我们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新时期的合格领导者不仅要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要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为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党中央新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党一贯强调按照德才兼备的条件选拔任用干部,并在不同时期根据党的政治路线的要求,赋予了“德才兼备”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六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高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提出,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尤其是政治水平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他们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他们应该具有开阔的眼界,熟悉国情,了解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创新,开拓前进;他们应该具有宽阔的胸襟,讲党性,顾大局,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他们应该具有优良的作风,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谦虚谨慎,联系群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选拔培养干部工作的一贯思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的组织路线,体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各级党委要把这些要求作为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和培养选拔跨世纪领导干部的重要指导原则。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此为努力方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新时期合格的领导者。

二、围绕河南的振兴发展,把培养跨世纪德才兼备领导干部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党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这个目标是:“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各级党委认真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积极培养和大胆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顺利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一大批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知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省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一是一些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不少领导成员的知识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偏少,不利于顺利进行新老干部的交替与合作;三是少数干部政治素质较低,党性原则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敬业精神较差。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否则,将贻误党的事业,影响河南的改革、发展、稳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省五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加快发展,明确提出了“一高一低”的战略目标,并先后提出和实施了开放带动战略、科技兴豫战略和以小康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总体部署,同时坚持两手抓,加强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从而调动了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河南的振兴和发展,任务繁重,困难不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切实在加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深化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在保持稳定上做出新成绩,实现“两个文明”共同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健康发展。目前,省委正在围绕省六次党代会的召开,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制定“九五”发展规划,勾画振兴河南的蓝图,我们对未来河南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了实现河南的振兴和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坚决而有效地执行党的路线的干部队伍。为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抓好三件事:第一,围绕实施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第二,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提高县以上领导干部的素质;第三,抓紧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

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

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中坚,是实施党的领导的骨干力量。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清醒的、有作为的、合格的领导者。基本要求是:要提高理论素养,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一)关于理论学习

按照中央要求,每一个领导者都要刻苦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当前,特别要下功夫学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我们党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是我们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刻苦地学习《邓小平文选》,系统地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学习,才能加深理解,把握精神实质。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我们要把纲要作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认真研读邓小平同志原著,真正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二)关于增强党性

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具有的本质特征,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程度,不仅决定自身党性觉悟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锻炼,当前,尤其要注意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干部素质中特别是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作风方面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构成了共产党员特殊素质的基础,是共产党员党性的“灵魂”。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其感人事迹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牢固地树立并忠诚地实践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十分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精心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警惕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地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利益奋斗不息、战斗不止。

第二,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盲目乐观,贪图享乐,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毫无理由追求高消费、高享受,那种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行为都是和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格格不入的,是违背民心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严要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本色。

第三,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领导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第四,要树立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扬省委倡导的“三防四实”的思想作风,真抓实干,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坚决摒弃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不良倾向;要注意从不必要的应酬活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研究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大力弘扬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革命斗志,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努力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三)关于实践锻炼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领导干部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磨练意志品质、淘冶道德情操、提高领导水平的最好课堂。那些在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注意在实践中锻炼,是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促使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注意实践锻炼,就是自觉到基层去,到环境比较复杂、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到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去,丰富知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走向成熟。勇于到艰苦地方去工作的干部,才是有气魄、有作为的干部。干部到基层锻炼要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克服“镀金”思想,真正扎下根来,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要为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提供条件,舍得把那些年纪较轻,发展潜力大,但缺乏全面领导经验的干部放下去经受考验,锻炼提高。

注重实践锻炼,就是要在本职岗位上,在具体工作中,善于把中央精神与本地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善于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总结基层在实践中的创造,并加以完善、提高;善于发现和处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善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由点到面,找出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办法。从而,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复杂问题的能力。

标签:;  ;  ;  ;  

掌握科学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成为新时期合格领导干部_培养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