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古诗词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闫爱民

注重古诗词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闫爱民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镇希望小学 273307 

古典诗词语虽短,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古诗词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地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由于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要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赏析诗的语言:

(1)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2)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美之所在。

3.古诗词教学不求甚解亦无妨。古诗词中的遣词造句,有很多是为了追求韵律美、形式美不得不为之的。例如通假、倒装等现象,这在现代白话中已基本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还有如古诗词中押韵、平仄等,除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需深入探究外,一般学生不求甚解亦无妨。

4.古诗词教学朦朦胧胧更是美。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闫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注重古诗词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闫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