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信用的特征与作用初探_宏观经济论文

我国金融信用的特征与作用初探_宏观经济论文

我国财政信用的特征与作用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财政论文,作用论文,信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信用是以政府为债务或债权人,通过约期归还本息为条件,让渡资金支配权和使用权,对社会资金进行的再分配。它是一种国家信用,是国家财政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运用信用形式进行的分配活动。同时,财政信用又是信用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财政关系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信用领域延伸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分析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信用的特征与作用。

一、财政信用的形式与特征

(一)我国财政信用的3种形式。

1、债务型财政信用。

债务型财政信用是政府只做债务人的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在我国主要是国债信用(本文只研究内债)。国债信用是有偿的资金来源与无偿的资金使用的结合,主要作用在于争取到一个提前使用财政资金的机会。

2、债权型财政信用。

债权型财政信用是政府只做债权人的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我国主要是财政周转金信用。财政周转金信用是无偿的资金来源与有偿的资金使用的结合,如基本建设中的“拨改贷”和支农中的支农周转金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财政周转金信用包括地方财政部门设立的专项周转金和在财政专户储存的预算外间歇资金,其发放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属不以盈利为目标的财政性分配范围。财政周转金信用在运用上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各项财政支出都可以改为贷款。

3、债务债权型财政信用。

债务债权型财政信用,是政府既做债务人又做债权人的一种财政信用形式。也就是政府按照信用原则把钱借进来,同时又按信用原则把钱贷出去。借入时,政府是债务人;贷出时,政府是债权人。

(二)财政信用在现行财政体系中的地位。

财政信用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活动,是财政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分配。我国社会主义财政信用与其它信用比较,其根本特征是公共性、政策性,即充分体现并全面反映贯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重大的战略方针。它的资金投向往往是其它信用资金所难以顾及的周期长、风险大、直接经济效益差,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又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地位的项目。财政信用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资金运用的非盈利性,使它在执行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国有较强的综合国力,但是也有许多劣势,如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科技人才缺乏,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国际竞争能力弱;市场发育不健全等。这些宏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财政仍然必须更多地承担生产性建设职能,这就需要筹集更多的政策性投资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轨时期,各种资金需求十分旺盛,社会经济结构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性相当强。为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使财政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又可避免回到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中去,具有筹融资功能又可提高投资效益的财政信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再者,除竞争性盈利行业的资金主要由商业银行解决外,调节日益扩大的地区经济差别、贫困地区的扶贫、财源培植等属财政分配职能范围,单凭财政预算无偿分配是难以满足的,需要财政信用的配合。因此,财政信用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它能促进供给型财政转变为建设型财政,变管理型财政为经营型财政。财政随着财政信用的拓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上的需要。

(三)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财政信用与商业银行信用都是信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点是两者都是以信用方式,实行有条件的让渡资金支配权,而不改变它的所有权。但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不可能互相替代。

1、国债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国债信用最初是为弥补财政赤字,减少货币发行而采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经济职能的扩大,国债信用成为调节投资需求,弥补社会投资缺口,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杠杆。国债已由最初的消费性赤字国债转变为建设性赤字国债,也是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托,主要对货币的流向和结构进行调节,对货币总量影响不大。银行信用是以直接向社会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信用手段,起中介作用,调剂社会资金流通中的多余和不足,目的在于平衡全社会资金的供求,是调剂社会资金的总枢纽,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国债信用比银行信用具有更高的信誉。

2、财政周转金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财政周转金信用的资金来源于国家集中的各种纯收入,然后通过周转金的形式安排生产,进行有偿使用;而银行信用来源于企业、单位和个人暂时闲置的资金。财政周转金信用资金的使用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主要用于综合性财源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借款项目,以及地方工业发展中小型技术改造和解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临时性资金需要,而不介入竞争性和盈利性项目。银行信用是企业化经营,执行效益原则,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追求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资金增值。

3、债务债权型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债务债权型财政信用客观上存在着财政与信用双重属性,即一方面要履行财政支援农业、支援重点建设、支持基础产业、高科技发展的职能;另一方面要以债务债权人的身份有偿筹集和有偿投放信用资金,按时还本付息。银行信用则只履行“信贷”单一属性的职能,而单纯以盈利为信用营运的目的。

通过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剖析,可以看出,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在营运的目标、资金使用以及业务活动范围等都有较为明确的界限,只要在实际操作具体运行中,双方都能够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不仅不会发生利害冲突,而且能起到资金互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信用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财政信用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宏观调控手段

西方财政理论界将资源配置理论引入财政学中,提出了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和目标,使之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最初提出的财政资源配置理论,是指财政决定资源如何在公共经济部门(即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进行优化配置的问题。后来在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出现,财政资源配置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凯恩斯主义者从宏观经济总量的运动出发,认为发生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原因,在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资源闲置,就业锐减,生产萎缩。他们认为,单纯依靠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已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靠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采取降低税负,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才能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使大量闲置的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样一来,凯恩斯主义者就赋予国家财政以刺激和促进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运用的功能。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财政运用财政政策,通过投资、贴息、补贴、财政信用、税收优惠等形式,引导资源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所要求的方向相适应等活动。这就形成了财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综上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就具有3 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政府对公共经济部门的资源配置;二是通过政府干预,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动员社会的闲置资源;三是通过财政政策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财政信用的资源配置效应,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体现。

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调控机制,它可以为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准确的信号,能比较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使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及时得到衔接;并通过经济的、强大的竞争压力,使资源配置到最优环节组合上,但是,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和偏差,往往难于达到整体优化配置目的,还必须辅之以财政的调控,代表政府的宏观意图进行补充配置,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市场配置和财政配置,反映了计划和市场的内在关联,体现了基础性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把它们结合和运用得当,是市场经济发展少出或不出偏差的关键性因素。

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的调节。首先,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市场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效率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对资源最优配置的评价是受社会集团的偏好、社会目标的取向制约的,市场调节不能保证资源配置与这些偏好、取向一致。有时就会造成对社会公正的严重损害,激化社会矛盾。其次,市场较难承担公共职能。如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以微观利益主体为运行核心的市场经济,很难有条件承担。再次,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表现为微观经济的有序和宏观经济的无序。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则表现为经济周期性波动。市场调节往往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巨大损失,尤其是面临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时,市场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平稳完成这种调整。

针对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消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运用财政信用手段,弥补和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首先,政府根据既定的目标,运用财政信用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使经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依据政府的意图,解决社会目标。其次,政府借助财政信用力量,承担微观经济主体不能承担的公共职能,使社会公共事业得以健康、稳步发展,满足人民各种公共需要。最后,为了克服或减少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带来的不良效果,减缓经济波动的幅度,政府通过财政信用,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利用市场强化投资责任,使投资产生内在约束机制,加强投资监测与控制,根据产业政策调节投资结构,防止投资方向错误而导致的不平衡扩张等。

建立财政信用投资体系,多种渠道筹集融通资金,及时转换财政投资的投向重心,一方面能够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力度,扭转财政调控乏力与调控不到位的不合理状况,振兴财政,摆脱财政困境;另一方面能够借助于财政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伸缩力,真正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又使既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开发,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

在社会资源稀缺、而利益主体多元的前提下,市场机制一般能够使社会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环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因此,财政对资源的配置要以不损害市场机制和秩序为原则。财政如果超越界限,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如一般工业品的生产经营,市场机制能够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优胜劣汰,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财政如果只对国有企业扶持或压制,则会扭曲市场信号,产生不平等竞争,导致稀缺资源浪费。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既可以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也可以由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项目,这类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有些地方的高速公路和大桥原来由政府配置,以后改为向过路人收费就转化为市场配置;如教育事业,企业和私人也可以办学。在文化、教育、新闻、广播、电视、体育、卫生等领域,也存在着大量的“两栖”项目。过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国家财政分配中,包括了很大一部分本来应当而且能够通过市场配置解决的供给性、福利性的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应该通过财政分配解决的社会共同需要,没有得到合理的保证。笔者认为,财政配置资源也好,市场配置资源也好,目的都必须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高效率,也就是说当政府配置资源的投入低于市场配置,产出大于市场配置时,由财政配置资源是有利的,在其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由财政配置资源;反之,则应由市场配置。所以,经济效益是衡量资源配置优劣的一个基本指标。财政信用是财政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配置资源的优劣应由财政的经济效益来衡量。

经济效益有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两个层次。财政的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形式。宏观经济效益是从全社会来看的经济效益,不是单纯的经济或社会概念,而是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用的合成概念,是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用的统一。其中,包括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用的关系,具有比较广泛的涵义。经济收益可以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表示:社会效用比较抽象,难以量度,但这是客观存在的。如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不仅是财政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劳动热情,激发创造力,增加经济效益;相反,动荡不安的社会会导致生产下降,经济衰退。所以,衡量财政信用配置资源的优劣应是宏观经济效益,财政信用配置资源的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财政信用资金使用要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引入信贷资金的管理机制,形成“投放——使用——回收——再投放”的格局,做到高效周转,滚动增值。同时,财政信用资金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又具有特殊性。所以财政信用的规范管理,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政策导向原则,即投放要体现政府行为,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二是坚持效益原则,即强化项目评估论证,严格资金投放程序,跟踪问效,检查资金使用效果等,确保扶持项目的效益,并把项目效益与财政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信用财源,实现财政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建立良好的财政信用资金运行机制,理顺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和办法,克服管理上的随意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金融信用的特征与作用初探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