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身份证号码:1202241988****3224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不断提升,而混凝土技术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质量,只有充分解决混凝土技术问题,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工程建筑中,建筑材料属于工程建筑中的基本条件,每一次材料革新都将促使工程迈上一个新的阶梯。目前,钢筋混凝土在工程中已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对其结构进行更新和优化,与新型施工技术相结合,从而为工程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1混凝土结构的含义和特征
1.1混凝土结构的含义
混凝土是用水泥、石灰、砂石、水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是指将混凝土作为整体结构的主要成分,将其他种类的建筑材料配合使用而调制的建筑施工结构。混凝土结构包括很多种类,比如钢筋砼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预加压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是有多种原材料调制而成,因而它是一种混合型的人工施工材料,受到其自身成分和载重能力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容易出现一些损耗,比如碎裂、磨损等。
1.2混凝土结构的特征
混凝土结构在当今的施工建设中使用比较广泛,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由于其自身形态和性质,它具有较高的被移动能力,可以进行长途运输;二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可以承载常规环境下自然因素的损坏;三是其可塑性较高,未凝结的混凝土自身呈现泥状形态,可以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被制成相应的模型;四是混凝土结构中可以添加钢筋等高强度材料以增加其整体性能,因此可以应用于对建筑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五是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产量丰富并且容易开采,因而制作较为便捷。
2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混凝土施工材料问题
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材料极其关键,如果没有对水泥、泥浆、砂石等材料进行检测和试验,使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则会使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钢筋混凝土材料表面存在污染生锈或碰撞移位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
2.2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强度直接反映出工程的建筑质量,混凝土强度主要由原材料配制比例和后期混凝土养护工作决定.在不同的工程中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同的要求,在配制过程中加入的砂石和水的比例也会相应做出改变,但若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安装操作标准配置混凝土就会使浇筑出的混凝土不能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进而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原材料得到充分的搅拌,当混凝土凝固时还需要适当加水对其进行养护.不能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则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存在潜在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温度变化的问题
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会因自身体积变形而产生应力,当其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则会生成较为普遍的收缩裂缝,并以现浇墙板式混凝土结构和现浇框架式混凝土结构为甚。同时,如果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构造不够合理、模板拆卸时间不准确,则会使混凝土出现漏水、漏浆的现象,降低混凝土模板的刚度。另外,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不够恰当,则也会生成混凝土裂缝。
3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配置与搅拌
由于混凝土是由水、砂石、水泥以及其他调和试剂混合搅拌而成的,因此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配比。人员配置不准确以及搅拌技术使用不规范会造成后期工程频繁出现裂缝现象,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需要返工重建,经济损失严重。因此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持有时刻谨慎的态度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工程部位之间对混凝土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可以改变各个材料之间的配比来满足工程需求。在另一方面,对搅拌的工艺也有要求。在搅拌开始之前需要对搅拌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以及搅拌棒处于完整整洁的状态。保证搅拌过程顺利;其次需要将材料按照顺序加入搅拌机器中;最后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的时间、方向以及机器的转速,时间间隔一致、搅拌方向一致、转速一致才能够保证均匀搅拌,实现材料充分混合。
3.2顶板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顶板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需要进行把握,还需要利用一定仪器对混凝土浇筑进行振捣,将顶板结构中的气泡充分排除,避免顶板在后期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过大,则需要采取另外一种振捣器进行工作,普通振捣器无法将厚度过大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气泡完全排除,插入式的振捣器则可以在结构内部进行工作,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厚度过大的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后,还需要充足时间使混凝土凝结,确保充分凝结后,就可以进行收面处理了。
3.3控制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裂缝
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控制,避免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施工,可以在混凝土内部架设水管,注入冷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还要采取改变混凝土原材料性质的方式,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在施工中添加金属纤维或无机纤维、添加剂等方式,进行严格的配比计算和实验,依循正确的搅拌流程进行操作,可以较好地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同时,还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数量配筋的方式,使之保持适宜的间距和直径,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其抗拉强度增加,自约束应力降低,要求操作人员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有效控制,使降温速度变缓,当收到较强外约束应力冲击时,能够具有较强的抗裂性能。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表面压平后便可进行养护,所使用的降温养护、周转材料主要包括钢管、塑料布、胶合板、草袋等等。在养护的过程中,不但要严格控制保温层拆除时间,还要求操作人员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以后,将内外部温差控制在20℃以内,如若超过这一温度限制,则会由于温度下降得过快导致混凝土集聚收缩产生裂缝;另外,在对混凝土终凝进行检查以后,将养生液均匀的涂抹在其表面,对于楼板混凝土则需要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超过1.2MPa以后,可以在混凝土上方安装模板,并且正常的养护工作应在7d以上。
结语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合理混凝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工程建筑当中,其工程质量一直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在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严格的控制好所选择的施工材料,同时还要要求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所以这就要求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也要学会合理应用,只有这样认真的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树勇.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门窗,2017(12):71.
[2]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42-43.
[3]李旗.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7(04):168.
[4]蒋秋生.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7):10-11.
[5]成守涛.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204.
论文作者:李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