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体检者抽血时的应用论文_方虹 李素霞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体检抽血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体检中心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3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抽血体检,观察组在抽血体检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对两组体检者的。结果:在体检抽血过程发生晕针率以及抽血的疼痛度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体检中抽血过程中开展心理干预可降低晕针的发生率,消除部分患者的恐惧心理,保证体检抽血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体检效率。

【关键词】心理干预;体检抽血;应用分析

抽血属于健康体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抽血可进一步完成血液分析,从而掌握体检者的健康状况,但是在抽血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承受痛苦,而且还会出现晕针[1]。我体检中心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300例体检抽血者中的150例采用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体检中心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3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在12—58岁,平均年龄为(35.3±4.6)岁。对照组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在13—56岁,平均年龄为(35.1±4.3)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体检人员均在清晨空腹条件下实施抽血,其中对照组体检人员按照体检的流程以及相关要求完成抽血。观察组人员则采取心理干预完成抽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现场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体检者,然后耐心的向体检者讲解抽血注意事项;(2)密切关注抽血者抽血前的表情变化,对于出现脸色苍白、过度紧张的体检者应及时的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过度紧张、恐惧会造成血管收缩,增加抽血难度,同时还会增加抽血中的疼痛;(3)在抽血的时候让体检者抬起头不要直视抽血部位,工作人员主动与体检者交流,转移体检者的注意力;(4)抽血结束后应注意体检者抽血部位变化,指导体检者使用棉签在抽血部位进行局部按压,完成止血。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体检者在抽血过程中的疼痛度以及晕针的发生率。对体检者抽血的疼痛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分值越高,疼痛度越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两组体检人员抽血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疼痛度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晕针发生率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经过比较后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抽血疼痛度比较

在抽血疼痛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抽血属于健康体检中的一个关键,在检查某些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抽血,部分体检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异常心理,这些心理活动会影响到抽血的顺利进行,严重的可引起血肿,增加体检者的疼痛[2]。

对体检者在抽血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主要是从体检者的心理特点出现,及时的采取措施消除体检者的恐慌,保证抽血的正常进行,降低体检者的痛苦,减少晕针的发生率[3]。

在具体的心理干预中首先要以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让体检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并就体检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的回答,消除体检者的顾虑[4];其次就是在抽血前密切关注体检者的面部表情变化,然后通过劝说、鼓励的方式让体检者自信的接受抽血。最后在抽血中和抽血结束后通过语言交流进一步表达对体检者的关心,提高抽血的工作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体检抽血中采用心理干预,其抽血疼痛度低于没有采取心理干预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以0.67%的晕针率低于对照组6.70%的晕针率,表明了在体检抽血中采取心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体检中抽血过程中开展心理干预可降低晕针的发生率,消除部分患者的恐惧心理,保证体检抽血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体检效率。

参考文献

[1] 韦东梅. 心理干预对婚前医学检查者静脉抽血晕针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1): 110-111.

[2] 朱瑞清,黄翠萍,方春燕. 心理干预减少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4(14): 3145-3146.

[3] 汤红女. 心理干预对职业体检抽血晕针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5): 264-265.

[4] 谢莲. 门诊抽血化验晕针患者心理干预初探[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13): 445-446.

论文作者:方虹 李素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在体检者抽血时的应用论文_方虹 李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