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分组学习协同增效论文

香港:分组学习协同增效论文

香港:分组学习 协同增效

文/茂名市祥和中学彭志洪

2019年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学名校长)第二批的学习,到香港的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学生的分组学习经验,此行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首先,在教学中,在“视”“听”的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对“说”的侧重不够。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如果输出不够,就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贯通培养项目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于口语表达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情境,并对学生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输出。

一、构建学习伙伴模式,促进学与教的关系

在此行参观的学校中,无论是圣保禄学校、培侨小学、拔萃女书院还是播道书院,因为班额小,每班只有30人,都采取分组学习的方法,一共分成七个小组:A、B、C、D、E、F、G组,每个小组只有4至5个同学,学习小组比较固定,采用学力水平分班。这种分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步建立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学习伙伴模式。双方各自的角色会随着伙伴关系的发展和运作而改变。学习是互动活动和社交过程,其中师生成为学习伙伴关系。当学生加深对某个范畴的知识时,教师也能拓展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当学生被委以重任,积极分担工作、表达想法、给予回应,以及协作研究达成共同目标时,学习伙伴的关系便产生了。

第二步形成伙伴关系中的角色。学生应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倾向,在学习伙伴关系中担任不同角色,人际技巧和协作能力较高的学生,可担当教重要的角色,负责带领小组讨论;而擅长明辨性思考的学生,则可带领组员审视他人提出的说法及建立论点。教师作为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可因情况而提供支援和引导,担当学习伙伴,营造彼此分享、学习的氛围。

第三步促进学与教的关系。教师对不同教学模式和如何有效运用各种学与教策略的稳固认识,对提高学习成效、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及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尤为重要。共同建构学习小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分享、反思、建立知识的过程,学生获赋权与教师、同学及公众以共同学习的形式协作,从中建立知识、产生学习意义,并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种学习理念仿如学术研究和成人在其专业范畴的学习社群的运作模式:学习小组的成员各具其已有的知识、学习经历和多元观点,在探究特定议题的过程中,共同参与、分享及协作。一般来说,采用共同建构形式的学习活动和课业都是开放式和具备真实的情境。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担任推动学习者和主动学习者的角色。为推动协作及讨论,教师会营造互相支持、具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投入以建构知识为目的的交流。教师的工作并非决定学生研习特定的资讯或材料,而是对学生如何选择及识别相关的资料及资源,在对当时提供意见或指示,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

据最近的研究表明,按学力水平分班不仅能够提高特定学生的学力,而且对全体学生的学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的道理,在分组学习中教师更容易按照孩子们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学力相近的孩子也不会因相互比较而丧失努力的意愿,相反他们会彼此帮助,共同进步。

很明显,我从他们的分组学习中还看到了同伴教育的效果。所谓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提供协作学习机会,打破学习环境限制

1.学生分成内外两圈,人数视乎活动的复杂程度和课堂时间而定,每圈约4至6人。

本文选用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时间参数、幅度参数、面积参数以及人体心率,如图2所示。时间参数有收缩期时间占比t1t、舒张期时间占比t2t;幅度参数有降中峡相对高度h2h1,重搏波相对高度h3h1。面积参数有脉搏波特征值,其中SABCU表示ABCU 4个点围成的面积。面积参数采用微元法进行计算,令一个t时间内的脉搏波ABC段有N1个样本点,CDE段有N2个样本点。时间元Δt=1/fs,则K1和K2的计算分别,如式(5)与(6)所示。由于信号的归一化操作h1=1。

“思考——讨论——分享”

此外,电子科技在分组学习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电子学习环境可提供方便获取资讯的途径,让学习打破环境的限制,有助于建立学习小组及学习伙伴关系。在这个环境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室中进行,也不受特定的时间所限制。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获得资源及工具,以便运用不同的学与教方法,以及进行不同目的的评估。教师运用科技,轻易将生活议题融入课程,令学习经历更真实和贴近生活,从而有助设计深度学习的课业。这个途径与我正在研究的课题《电子书包在初中分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研究》一样,都是希望通过电子科技的途径打破学习环境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更深度的切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也是教育现代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的一大趋势。

2.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表达意见,彼此用心聆听对方的发言。

2.内外两圈的学生相对而坐,交流意见。

“内外圈”

“思考——讨论——分享”和“内外圈”的做法都是推动协作学习常见的有效学习策略。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得以表达意见、讨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引发新的见解。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欣赏发问同学的努力,培养学生发问的习惯,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3.教师请学生向全班报告同伴的意见。

3.外圈学生顺着方向转动位置,与另一位内圈学生对坐,交流意见,直至与所有内圈学生交流完毕。

在分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让各组组员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并照顾组员个别的学习需要。让组员习惯同心协力,轮流分担工作。安排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担任不同岗位,推动积极相互依存。透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及反思能力。透过同伴互评,让组员评价彼此的贡献,安排机会让学生进行同伴教学及指导。

保留灌肠法治疗过程中会让患者感到极大的不适,心理也会产生紧张,为了缓解患者身体以及精神的不适,需要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护理。我院为了研究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特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痊愈,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2)比特币诞生[13]的特殊社会背景。2008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的人民陷入恐慌,一些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甚至做出过激反应,政府和银行的信誉也因此受到重创。与此同时,NAKAMOTO S[14]在metzdowd.com中发表了一篇名为《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并且实际运行了其所提出的比特币理论系统,即比特币“挖掘”过程。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问世,其中含有系统奖励的50枚比特币。

1.教师安排讨论/解难任务,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各自思考。

解难既要慎思明辨,亦需要创意思考,学生交替运用这两种思考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帮助学生辨识思考模式及培养思维能力,教师需向学生展示思考过程,让他们学习及练习使用这些技能。教师还需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运用设计认知策略来解难,帮助学生提升解难技巧。

(1)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内创业概念、类型和结构等浅层次的分析上,对于内创业过程、绩效及管理问题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尚缺失。内创业类型或方式不同,内创业的实现途径、具体过程及绩效也不同,对内创业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内创业过程及管理问题等关键内容缺失使得现有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三、关注学生的差异,建立全人评价体系

首先,倡导用爱与包容关注学生的差异。播道书院被誉为最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创校校长卢伟成,人称教育界的“林峰”(原香港无线电视台知名演员),帅气的外表下,是一颗永远年轻的中国心。卢校长从宗教的教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那就是“爱”与“包容”,在他眼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资优”生,只是有些孩子还没有被发掘出来,还没有被我们所点亮,他为每一个愿意发展自己的孩子搭建平台,给孩子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卢伟成校长看重的并不是学生当下的成功,而是未来的发展,他说,在播道书院,老师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品格、学业、才能”,唯三者兼具,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平台,鼓励学生“高动机、高参与、高展示、高期望”,做最优秀的自己。

其次,德育为先关注全人发展。拔萃女书院是由香港圣公会创办的女子学校,实行的是小学到中学的一条龙教育体制(小学为私立学校,中学为政府直接资助学校)。在拔萃女书院的领导看来,作为一所区域名校,学生各方面学科成绩均优于其他学生、家长趋之若鹜的学校,拔萃女书院的教育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识,而应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变化。于是,他们提出了拔萃教育的五大支柱:学术、音乐、体育、社会服务、德育与生命教育。希望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懂得应付考试的同时,还要掌握一门音乐或者美术技能,强健自己的体魄,增强自己意志,培育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他们还开设了家政课,教学生烹饪和裁剪、缝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将来无论走出社会,还是回到家庭,都是出类拔萃的杰出代表。五大支柱中,拔萃女书院始终把德育和生命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认为德育和生命教育是五大支柱的根基。在他们看来,人的学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端正的生命观,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大大减弱,甚至会是有害的。因此,拔萃女书院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拔萃、优秀、卓越这些关键词的理解,拔萃女书院的领导认为,无所谓绝对的优秀,只要做老师的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和长处,并为学生搭建适合的平台,助力他们朝着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向前行,每个人都会超越自己,都会成为优秀的那一个。鼓励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为自己订立发展的路向,让每一个人都优秀。以德育为根基,以学术为基础,以艺体塑精神,以服务融入社会,拔萃女书院让师生始终保持与社会接轨、与未来接轨,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老师和学生。

产层配方:基浆10m3(密度1.80g·cm-3)+2%细雷特超强堵漏剂+2%雷特随钻堵漏剂+2%中酸溶性桥塞堵漏剂+2%细酸溶性桥塞堵漏剂+果壳类材料,总浓度14%。

第三,采用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台湾知名学者郑燕祥在他的《教育范式的转变》一书中指出,世界教育改革在近几十年里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彼时的改革主要在于追求学校的内部效能,注重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阶段是在上个世界的九十年代开始,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达到了顶峰,重视教学成绩,重视升学率;第三阶段则兴起于21世纪初,此时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对学生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当中国内地大多数学校还在努力追求当下的教学成效和升学率的时候,中国香港已经着手推进第三阶段的改革,多个教育文件的先后出台指引着香港教育从关注当下向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权,采取了多元评价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从教学成绩的角度评价学校,鼓励学校大胆创新,确保学生能借着正规和非正规,以及其他隐蔽课程,接受多元化、均衡和适合的学习去装备自己,以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迎接及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责任编辑邱 丽

标签:;  ;  ;  ;  ;  ;  ;  ;  ;  

香港:分组学习协同增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