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例肾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诸林峰,汪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10000

摘要:目的:总结本中心肾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948例新发肾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948例中男性638例,女性310例,男女比例2.06:1.00。患病年龄为14-87岁,中位年龄为55岁,高发年龄为40-70岁(77.7%)。病理:透明细胞癌736例(77.3%),乳头状肾细胞癌44例(4.6%),嫌色细胞癌42例(4.4%),集合管癌9例(0.9%),囊性肾细胞癌22例(2.3%),混合型肾细胞癌11例(1.2%),未分类肾细胞癌74例(7.8%),其他肾癌14例(1.5%)。结论: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免疫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根治性肾切除仍为主要手术方式,透明细胞癌为最常见亚型。

关键词:肾细胞癌;肾癌;诊治现状。

1.前言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简称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85%。肾癌在成人恶性肿瘤中约占2%-3%,是我国第二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仅次于膀胱癌。肾癌对化疗、放疗等敏感性极低,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肾癌的手术方式多样化,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近年来普遍开展的腹腔镜技术、最新热门的机器人辅助技术等。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类型:回顾性临床研究。

2.1.2 研究对象: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新发肾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发现情况、肿瘤大小和部位、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无静脉瘤栓、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方式及时间、手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和分级等进行统计分析。

2.1.3 纳入标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因影像学发现肾脏占位接受住院诊治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肾癌;既往无肾癌病史;有完整记载的临床资料。

2.1.4 排除标准:肾脏占位经病理证实不是肾癌;临床资料不完整;肾癌复发病例。

2.2 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分级标准

采用AJCC第七版(2010)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WHO 2004年肾实质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1982年Furhman病理分级。

2.3 统计方法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描述,计数资料给出例数、百分比。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诊治的新发肾癌患者中,共计948例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男性638例,女性310例,男女比例约为2.06:1.00。患病年龄范围为14-87岁,中位患病年龄为55岁,肾癌高发年龄为40-70岁(77.7%),其中男性患病年龄为22-86岁、女性为14-87岁,中位值均为55岁,男性肾癌高发年龄为40-70岁(77.6%)、女性为43-69岁(74.3%)。

3.2 临床评估

948例肾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如下表:

3.3 治疗方案

948例患者中,944例(99.6%)接受了手术治疗。938例单侧肾癌患者中499例(53.2%)行开放肾癌根治术、165例(17.6%)行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74例(18.6%)行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96例(10.2%)行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0.4%)未接受手术治疗,合计开放手术673例(71.7%),腔镜手术261例(27.8%)。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术148例(15.8%),其中21例阳性。联合切除同侧肾上腺126例(13.4%),其中3例肾癌浸润同侧肾上腺、1例对侧肾上腺转移癌、2例血肿、1例皮脂腺瘤、1例对侧嗜铬细胞瘤,余118例无异常。4例未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例放弃治疗。有695例(75.1%)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有681例(71.6%),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4例(1.5%)。

9例双肾癌患者中,7例接受双侧手术治疗,1例接受单侧手术治疗联合免疫治疗,1例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7例双侧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为一侧开放肾癌根治术、另一侧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2例为一侧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另一侧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为双侧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为双侧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

本组资料中有13例行穿刺活检术,其中4例为晚期肾癌拟行分子靶向治疗;4例为多部位发现肿瘤,影像学检查尚不能明确是否为肿瘤转移、无法区分原发灶与转移灶,行穿刺活检以明确;2例为肾脏微小肿瘤,患者及家属倾向于主动监测,为明确肿瘤良恶性;2例影像学难以确诊肿瘤性质,患者自身情况手术难度较大,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以协助制定治疗方案;1例为双肾多发占位伴多发囊肿,为明确肾脏占位性质。

3.4 病理诊断

本研究中948例患者,依据WHO 2004年肾实质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有详细病理描述及诊断的资料共952份(包括单发肾癌、多发肾癌与双肾癌的手术病理及未手术患者的穿刺病理),其中透明细胞癌736例(77.3%),乳头状肾细胞癌44例(4.6%),嫌色细胞癌42例(4.4%),集合管癌9例(0.9%),囊性肾细胞癌22例(2.3%),混合型肾细胞癌11例(1.2%),未分类肾细胞癌74例(7.8%),其他肾癌14例(1.5%)。11例混合型肾细胞癌中,6例为透明细胞癌混合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为透明细胞癌混合嫌色细胞癌,1例为透明细胞癌混合集合管癌。14例其他肾癌中包括了1例间叶源性软组织肿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粘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病理表现为肉瘤样分化的肾细胞癌共11例。

根据1982年Furhman病理分级,共计151份病理资料包含该项数据,其中I级23例(15.2%),II级35例(23.2%),I-II级67例(44.4%),II-III级11例(7.3%),III级6例(4.0%),III-IV级5例(3.3%),IV级4例(2.6%)。

4.讨论

目前对于肾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研究,目前已确定的危险因素为吸烟、肥胖、高血压、遗传[2],一级亲属患有肾癌可增加其患病风险。目前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仍然是肾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不适合手术或者病灶难以通过手术切除、且有肉眼血尿或腹痛症状的患者,可行肾动脉栓塞治疗以缓解症状,富血管的骨或脊椎转移灶在术前行肿瘤血管栓塞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骨痛明显或脊椎旁病灶行肿瘤血管栓塞术可助于缓解症状。而常规根治性肾切除术前不推荐行肾动脉栓塞。肾癌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化疗等。肾癌的预后因素系统性地可分为解剖学、组织学、临床和分子标记物四部分。解剖因素包括肿瘤直径、侵犯静脉系统、侵犯肾周、侵犯肾上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即TNM分期系统。组织学因素包括Fuhrman分级、肾细胞癌病理分型、肉瘤样变、侵犯微血管、肿瘤坏死、侵犯集合系统,其中Fuhrman分级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因素包括患者状态评分、局部症状、恶病质、贫血、血小板计数。分子标记物包括CaIX、VEGF、HIF、Ki67、p53、PTEN、E-cadherin、CRP、osteopontin、CD44等,但是没有一个分子标记物可提高预后准确率,故目前尚不推荐临床应用[2]。综合以上各个因素,多个预后模型被建立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其中用于局限性肾癌的有UISS、SSIGN、Karakiewica’s术后图表,用于转移性肾癌的有MSKCC系统、Heng’s模型。

参考文献:

[1].Mozter RJ,Agarwal N,Beard C,et al.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tology Kidney Cancer – V.1.2013.

[2].Ljungberg B,Bensalah K,Bex A,et al. Guidelines on Renal Cell Carcinoma.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2013.

[3].《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组.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2008年第一版).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1:63-67.

[4].Novara G,Ficarra V,Antonelli A,et al. Validation of the 2009 TNM version in a large multi-institutional cohort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are further improvements needed? Eur Urol 2010 Oct;58(4):588-95.

[5].Zini L,Perrotte P,Jeldres C,et al. A population-based comparison of survival after nephrectomy vs nonsurgical management for small renal masses. BJU Int 2009 Apr;103(7):899-904.

[6].Butler BP,Novick AC,Miller DP,et al. Management of small un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s:radical versus nephron-sparing surgery. Urology 1995 Jan;45(1):34-40.

[7].Thompson RH,Boorjian SA,Lohse CM,et al.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pT1a renal mass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overall survival compared with partial nephrectomy. J Urol 2008 Feb;179(2):468-71.

[8].Patard JJ,Bensalah KC,Pantuck AJ,et al. Radical nephrectomy is not superior to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in PT1B-PT2N0M0 renal tumours:A matched comparison analysis in 546 cases. Eur Urol Suppl 2008;7:194.

[9].Thompson RH,Kaag M,Vickers A,et al. Contemporary use of partial nephrectomy at a tertiary care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 Urol 2009 Mar;181(3):993-7.

论文作者:诸林峰,汪朔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948例肾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诸林峰,汪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