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

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

张艳红[1]2017年在《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其中语文阅读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小学生喜欢阅读,并不是由于对语文阅读感兴趣,而是对故事感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无异于是在听故事和讲故事。为了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到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以引导小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使教学获得实效性。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进行探究。

吴淑敬[2]2007年在《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表明,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地位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这一领域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二章,论述了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书籍选择的原则,开列了适合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书目。第叁章,论述了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第四章,探讨了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安排和评价实施的问题。

梁筱婧[3]2017年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而且能够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阅读社会的需要。课外阅读教学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各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尽管语文教学改革历程中,一再强调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也逐渐把课外阅读纳入常规教学任务中,但是教学效率仍然低下,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没有大的改观。一方面是因为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客观因素影响的,特别是前期准备的不足,表现为不同群体对待课外阅读教学的态度不一致;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包括缺乏图书室或者图书室缺乏书籍、阅读课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好的阅读氛围及引领者;学生阅读水平不一且总体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导致教学形式化严重,表现为学生在阅读时很少思考;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指导;成果展示重形式轻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与评价。这些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课外阅读教学将走入更大的误区。因此,在了解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情况下,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是迫切而必要的。想要改善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正视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首先,针对一些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上各种有利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资源,比如图书室、书店以及网络、电视上关于阅读的相关内容,充分利用,助力教学。其次,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加强引导,以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具体建议为行动指南,确保书籍选择的品位、阅读计划的制定完整可行、课外阅读活动的质量。然后,教师要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内外衔接教学、固定课型教学、活动性教学,保障教学的有效进行。最后,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对课外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杨显开[4]2017年在《贵州省织金县大平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课外阅读能够在扩展学生知识体系、丰富课外生活,课外阅读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有限,信息技术的快速也带来了信息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阅读形式。为此,广大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者对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面,而对留守学生的研究较为缺乏。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这对于留守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显然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策略。本次研究在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数的基础上,介绍了贵州省织金县大平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内容,分析了语文课外阅读意义;分别从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释。然后以大平中学为例,对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从大平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类型、数量以及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进而了解到了大平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改善语文课外阅读环境、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优化策略,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逐步解决中学留守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仝秀清[5]2016年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文中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是重点内容之一。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两者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方式,以及教学中的注意点进行研究和讨论。

杜丽兼[6]2018年在《内引外联 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需要着重培养的,兴趣也是教师要慢慢引导加深的。将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与课外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也能继续在书籍中畅想,扎实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

王小江[7]2002年在《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阅读理论方法和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起来的一些教学实践的粗浅的探讨,来尽量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能使这些研究成果最终指导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本论文的来源多取自于教学实践,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理论观念来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对阅读理论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筛选与整合,再依据阅读实践,完成本文的研究。 本论文表述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展示了课内外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具体操作的成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因为它不仅具有生存教育意义,还具有人文教育和终身教育意义。要想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就需要在课内积极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处理课文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剖析文序,透视文境,挖掘文意,求索文法。不仅如此,因为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趋势的要求,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课外的延伸。在课外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引路指导,如有效使用读本,开设阅览课,进行课外名着文本阅读,尝试专题研究性阅读等等。这样,通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素养,使其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是以论文形式展示的,因其是对课题的初探,所以只是阅读教学领域的一角,而阅读教学博大精深,还有待语文教育工作者多为阅读教学铺锦绣。

侯文媛[8]2013年在《齐齐哈尔市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学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与高考结合紧密的情况下,农村高中语文教育过多地重视语文成绩,忽略了语文教育承载民族文化的作用。社会上办起了各种语文学习班,将语文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很多农村学校把语文教育与语文成绩画上等号,将提高语文成绩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很多农村教师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专注于答题技巧、答题攻略。农村高中生在高考的压力和时代的冲击下,课外经典名着阅读时间无法保障,功利性阅读倾向严重,高中生不但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信息时代的产物还使农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发生偏移。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面临着前所未有危机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和挑战,将它们转化成农村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的机遇和动力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语文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式调查拜泉县第一中学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现状,找到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对策,改善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目前的窘境。调查对象包括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第一中学的571名学生和26名语文教师,在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我们发现目前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的现状是:“农村高中生阅读兴趣对课外经典名着阅读影响不显着”、“客观环境对课外经典名着阅读影响显着”和“高中生主体阅读习惯对课外经典名着阅读影响显着”。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我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发现高考压力是造成农村课外经典名着阅读不堪现状的根本原因,时尚阅读、影视媒体和新媒体的冲击导致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现状雪上加霜,高中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寻求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的出路,改善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现状,我们必须从社会着力,从学校着眼,从教师着手,从高中生做起,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重振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的旗鼓。

赵清华[9]2017年在《构建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群文阅读,即多篇文章阅读,属于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叁种基本阅读方式之一。多篇文章阅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观,更大程度地结合学生的阅读精力,提高阅读效率和成果。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内阅读很重要,除了对字词的积累之外,还有语言习惯的学习。而课外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将阅读作为一件享受而没有压力的事情。因此,素质教学下推行"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阅读量,也培养了良好习惯。提出几点相关教学方法,初步探讨,望指正。

潘元成[10]2014年在《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教学策略初探》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学难点,初中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欠缺,阅读习惯难以养成,教师必须加以积极指导,多教给他们良好的阅读方法,并加以训练。同时,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以达到优化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 张艳红.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

[2].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D]. 吴淑敬.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梁筱婧. 信阳师范学院. 2017

[4]. 贵州省织金县大平中学留守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D]. 杨显开.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5].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J]. 仝秀清.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

[6]. 内引外联 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 杜丽兼. 课外语文. 2018

[7]. 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D]. 王小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8]. 齐齐哈尔市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着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D]. 侯文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9]. 构建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 赵清华. 新课程(中). 2017

[10].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教学策略初探[J]. 潘元成. 中学时代. 2014

标签:;  ;  ;  

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