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55例临床疗效探索分析论文_王学芳

楚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有215例患者显效,32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和FSH值大大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和LH值明显变小,治疗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treatment.Methods:January 2013 - Nov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255 patients with 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mifepristone treatment,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215 cases of patients pay off,32 cases,effectiv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9%;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moglobin count and FSH values greatly improved,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LH valu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contrast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mifepristone.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传统切除子宫。子宫内膜或者刮宫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损伤,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且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方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选择255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2]

让患者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10mg,服药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计数、子宫内膜厚度、促卵泡激素水平(FSH值)和促黄体激素水平(LH值),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疗效

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有215例患者治疗显效,显效率为84.3%;有32例患者治疗有效,显效率为12.6%;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3.1%。255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247/255)。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计数、子宫内膜厚度、FSH值和LH值,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和FSH值大大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和LH值明显变小,治疗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女性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引起子宫出血的无器质性疾病[3],多发于(45-55)岁的更年期女性,我国中老年女性的发病率高达52%。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患者的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时间长短不定,出血量有时多有时少,易发生大量出血,会造成贫血等慢性疾病,出血量过多时会导致休克,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健康危害很大。

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发生衰退,不能分泌出足量的激素,导致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降低,不能实现对患者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作用,会促使垂体分泌超过正常水平的促性腺激素[4]。更年期妇女退化的卵巢失去产生成熟卵泡的能力,体内残存的卵泡没有排卵功能,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会使其发生持续性增生反应,厚度大大增厚。一旦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生大范围波动,子宫内膜可能会脱落,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阻断剂[5],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服用后可对其下丘脑起作用,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从而抑制促卵泡激素的释放;还可以增大卵巢抑制素的分泌量,从而调节释放的促卵泡激素。本研究结构表明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后FSH水平较治疗前大大降低,虽LH水平有所上升,但FSH/LH值是大于1的,抑制出血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较治疗前大大增加。米非司酮还可直接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的死亡,使患者的子宫内膜萎缩,本研究中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闭经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应用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惠兰.米非司酮治疗6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24-125.

[2]王九慧.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139-140.

[3]裴达春.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18-19.

[4]张淑丽.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2452-2453.

[5]武秀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5):77-78.

论文作者:王学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55例临床疗效探索分析论文_王学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