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水质的需求与关注日渐重视,水处理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水质,而原有水处理的弊端可以通过采用相关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改善,以此有助于促进给水处理效果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高效性的显著提高,通过控制有害物质和给水污染物的产生,进而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极大的满足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关键词:给水处理;生物絮凝剂;氯消毒;紫外线消毒
1导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市政工程由此逐渐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水工程作为组成整个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改造升级有助于现代城市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形成,进而有助于提高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2传统给水处理技术
传统的给水处理主要包含了絮凝、沉淀、过滤等三个最为主要的工艺流程,采用以上三个工艺主要是增强水体的透明度、吸附水中的有机颗粒、将水中的病毒实现过滤等,实现水质的净化处理。传统的水处理技术以其工艺简单与设备较为简单、整体的造价较低等优势,广泛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用水。但这样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彻底的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进而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3给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给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改善不符合标准水资源水质的技术,现阶段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污染的情况,各地都非常重视给水处理技术,且大多数地区已经将较为完善的给水处理技术系统建立起来,在供水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助于将全方位的给水处理检测技术建立起来。但是,我国现阶段给水处理技术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3.1净水方式过于传统,新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传统的给水处理主要包含了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流程,以此能够促进水体透明度的显著增强、水中有机颗粒的吸附以及过滤水中的病毒,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处理,其评价较为简单的工艺也设备、较低的成本在城市生产用水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情况比较特殊时很难对水体进行彻底的净化,进而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仍然沿用的是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消毒的净水方法,再加上少数老旧水厂采用的都是较为陈旧的工艺,不能高效的进行处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不高,维护起来相当困难,但是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又从增加投入的成本,真正懂技术的人不多,为此严重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
3.2处理技术中有化学剂,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大多数企业的给水处理技术中存在铝盐,以此来进行絮凝处理,尽管所取得絮凝效果非常好,但是会促进水中水中铝残余含量的显著增加,进而会对水质造成影响,进而会留下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3处理能力普遍比较低
给水处理的传统技术在普通水处理中比较适用,在处理特殊水质时并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如高浊水、低温低浊水,特别是富含有机污染物的水,基于传统工艺的处理能力普遍不高,水质都无法保证,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着居民的饮水安全。
3.4传统给水处理工艺极易滋生细菌
我国比较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主要是依靠氯消毒,即在管道网末梢余氯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对细菌滋生的控制,进而能够确保饮用水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科学家发现在保持一定余氯量的基础上,水管道中仍然有一些很难彻底消除的细菌,其中包含一些特殊细菌需要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存。
4现代城市给水处理新技术分析
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主要是改进以往常规混凝、消毒、沉淀和过滤技术,优化其工艺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聚合硫酸铁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给水经常使用催化氧化法净化水,但是该方法具有周期长、反应慢、成本高等弊端。除此之外,大多催化剂有毒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净水的效果。但是,使用聚合硫酸混凝剂净水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技术的上述不足。该技术主要使用强氧化剂,以及在快速溶解浓硫酸时产生放热效应,优化了水质净化的效果。净化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反应所产生的钾盐、钠盐杂质也不会二次污染水质。生产聚合硫酸混凝剂的流程也比较简单,大大降低了净化成本。
4.2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现代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絮凝剂的使用,常规工艺在选择絮凝剂时多使用铝盐。这可能导致处理后的水中铝含量超标,长期饮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生物絮凝剂既能快速处理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又能分离水中的油水混合液,不大会危害人体健康。
4.3中水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量与日俱增,但日益突出的水污染问题也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可以直接利用的绿色水源在不断减少。这一切迫使我们去寻找适用的治理和回收再利用污水的工艺。当前,中水回用工艺包括膜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再处理工艺和生物再处理工艺。其中,利用活性炭和混凝剂进行吸附和沉淀是物理化学法的特点,它的优势是占地少、操作简便等,但是,物理化学法成本比生物中水处理工艺要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大多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完全可以达标,并且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非饮用水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城市水资源。
4.4紫外线消毒技术和臭氧消毒技术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就是指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DNA,阻止其合成蛋白质来抑制细菌的繁殖。紫外线消毒技术可以在不造成污染的条件下高效杀死隐孢子虫,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界。臭氧消毒技术能在较少用量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与病毒,同时不会影响水的色泽和气味,因而也被广泛地应用。
4.5有机物的去除
去除有机物时,通过将其黏附在絮凝体上进行沉淀、过滤的比率约在30%左右。采取预加氯的方法对微污染水源进行氧化,则可以去除其中较大部分小分子、易降解的部分有机物,但是其中那些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却很难去除。以AOC为代表的有机物在常规处理时去除波动较大。根据实测资料,AOC的去除率在40.7%~75.4%之间,去除率为58.1%,原水AOC浓度高时,相应的去除率也高,水厂出水AOC浓度波动较小。但过滤时加滤清毒后,AOC浓度有一定的增加,增加量为8.4%~32.5%.因此,即使水厂处理能很好地去除AOC,水厂处理工艺也必须有的一道工序就是氯消毒。
4.6臭味和异味的去除
活性炭吸附或氧化法可以去除有机物所产生的臭味和异味,曝气法可以有效去除溶解性气体或挥发性有机物所产生的臭味和异味,微滤机或气浮法可以去除因藻类繁殖而产生的臭味和异味,适当除盐等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因溶解盐类所产生的臭味和异味。可见,污染物与臭味和异味是相依相存的,因此在水处理时,能去除某些污染物的,同时也能去除臭味和异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城市给水处理无论是在处理效率还是处理方式上都与当前城市发展现状不相适宜,也难以有效保障水质。通过对传统水质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给水处理中,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城市给水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军,朱红莲.现代城市给水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8):67-68.
[2]李四.刍议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07):25-26.
[3]张金栋.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3):201.
[4]佟俊萍.浅谈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14.
[5]姜洪.浅析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21.
论文作者:胡修稳1,强微波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水质论文; 工艺论文; 有机物论文; 技术论文; 城市论文; 传统论文; 新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