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郝代鑫

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郝代鑫

黑龙江省八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是建筑工程结构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桩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静压预应力管桩具有强度大、单桩承载力好的特点,而且施工效率较高,在施工过程无噪声,能够在不同地质结构中进行应用。因此在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技术的应用,严格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整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桩基工程质量息息相关,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桩基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施工环节加大控制力度,强化施工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技术管控,全面提高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概述

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通过合理进行工程桩机布设,并利用起吊设备吊起管桩,采用夹具抱紧管桩,基于垂直角度来调整具体的安装位置,确定好位置后则需要在外部进行施压。利用桩机抱压桩体时,需要控制好桩机重量和各类配件质量,通过夹头位置的压力对桩体施压,将管桩压入到地基中。管桩连接要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确保其与设计长度相符。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应用静压预应力管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和穿透性,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没有大的振动产生,有利于实现文明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这对于提升管桩自身的摩擦力和承载力十分有利,但具体沉桩施工难度较大,桩体易出现上浮问题,造成桩体承载力下降。在具体沉桩作业过程中,当施工区域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时,则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不仅会造成施工效率下降,桩身还易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对下桩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勘查工作,并根据具体的勘查数据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保证管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场地处理

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对于施工现场存在凹凸不平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回填压实,提升路面承载力。通过开展具体的勘查工作,明确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制定具体的施工防范措施。具体还要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结合,合理拟定各环节施工参数,实现对轴位线和基准线的有效控制,测定桩体之间基本位置,严格控制位置偏差,并做好标记。另外,还要进行多次复核,避免位置出现偏移。

2.2桩机就位

结合施工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静压桩机,技术人员要对施工机械设备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调控,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机械故障而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进度。桩机安装位置的地基承载力较差时,需要及时进行换填处理,并与桩机行进路线相结合,通过铺设钢板,使静压桩机在铺设钢板的行进路线上进行移动,确保桩机的就位。

2.3吊运与插桩

在具体管桩吊运时,一般会采用两头勾吊法来吊运单根管桩,吊运过程要保证其平稳性,下放时宜缓慢进行,距离地面1m时宜夹紧桩身,合理调整压桩机,使桩顶与桩位中心位置吻合。当桩身压入地层0.5~1m时,利用经纬仪来校准桩身垂直度,旋转桩机导架,对桩体具体位置进行滑动调节,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垂直度误差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压桩施工

在所有的桩施压过程中,第一节桩的压桩质量是整个压桩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第一节桩的定位和垂直度上都要做严格的控制。施压时应先依据桩机的调平机台进行调平,然后在桩机的正面和侧面设立经纬仪,时刻监视下桩过程的垂直度,严格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当下压过程中一旦发现桩身的垂直度过大,则一定要抽出已经压入的部分,同时根据经纬仪来调节整台机的水平度,从而保证桩身的垂直度,这时我们要对水平仪的调节数值进行记录作为下次的调平工作的修正值,再重新进行压入,在压入时要时刻观察压桩时的桩身和压力情况,一旦出现不垂直或偏移的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在桩体进入到强风化岩面时,由于岩面的不稳定性,管桩压入结束后会出现桩长不一致的情况,这时要把露在外面的管桩进行截除,并保证截除的管桩在地下30~50cm以下,这样就可以避免桩机的走动不会对管桩造成损坏。在压桩时,要全程进行桩体的测点测量,确保桩体垂直度。

2.5接桩、送桩和截桩

管桩之间需要采取接桩处理,具体接桩施工之前,需要对桩顶进行清洗,将存在的杂质清理干净。焊接操作时,焊接位置要保证均匀,焊接冷却后要将沥青防锈漆适量进行涂抹,再继续进行压桩作业。当桩顶设计标高们于地面下时,则要进行送桩操作,具体要根据管桩基本外形来选取适宜的送桩器,送桩器强度和刚度要与施工要求相符。具体送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测定地面基本标高,再对送桩深度进行分析,保证送桩器轴线与桩身的一致性。具体利用水准仪来监测送桩的具体情况,使其与设计标高要求。当桩顶高于地面时,需要将多余的桩段截掉。

3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强化管桩质量验收,拟定压桩顺序

强化管桩质量验收工作,针对各类桩身弯曲程度较大的材料要严禁使用。将桩体长度与直径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过验收的管桩需要在现场堆放管理,在存放过程中避免发生滑动等问题致使桩身破损。在管桩吊运以及插桩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施工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强化桩体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压桩数影响,土体密度会增大,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后期静压沉桩压力值较大,因此要合理拟定压桩顺序,正常情况下都是选取单向行进。

3.2控制桩体垂直度

在压桩之前,桩体垂直度需要满足规范化施工要求。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桩身垂直度合理监控,防止桩身发生破裂问题。管桩下压时如果发现障碍物,需要对桩体偏移问题进行控制,如果实际位移值较大需要停止压桩操作,及时排除障碍物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果未存在位移问题,桩身深入地表1m范围左右,此时桩体位置较为稳定,要对管桩垂直度进行检测,避免产生较大误差。

4结束语

由于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更具便捷性,单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处理,在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运用施工工艺,严格对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宁.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34):90.

[2]宣震宏,刘道青.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8(32):65.

[3]林建辉.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8):87,92.

论文作者:郝代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郝代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