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心理学在我国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心理学论文

促进心理学在我国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心理学论文

促进中国心理学应用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中国论文,心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38(2001)02-0058-04

一、促进中国心理学应用的紧迫性

如何促进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一直是研究者共同讨论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全球性话题。由于心理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关系到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心理学的应用问题倍受研究者关注。

在中国,心理学不能有效而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为社会服务的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更为严重。心理学研究远离社会实践的问题,引起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警觉。从最近的10年看,1991年《心理学报》编辑部曾邀请中国部分著名的心理学家围绕“心理学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表自己的意见。[1][2]1997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体理事会要求全国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注意研究和解决“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教育部在最近一次专业调整时,将心理学专业调整为三个,其中一个就是应用心理学。这一切均反映中国心理学界对应用问题的重视。

然而,回顾心理学研究近年的发展,人们不难看到,与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的期盼以及心理学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相对照,中国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进展依然异常缓慢。

中国心理学发展中应用环节极为薄弱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它导致心理学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使年青一代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流失加剧。在心理学界普遍流行的学院式研究氛围下,新一代心理学工作者成长和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高等院校和心理学研究所提供的要求博士水平以上且有限的职位,往往使众多年青的专业工作者望而生畏。而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拥有的苍白无力的心理学理论和为数甚少的专业技能,又不能使他们在学院之外的其它的工作领域中表现出获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明显优势。寻找机会“转行”,经常是年青的心理学研究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不利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尤其是不利于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建设、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中国心理学跟着西方心理学走,研究西方心理学理论,验证西方心理学研究发现的状况将持续下去。第三,不利于研究经费的筹集。心理学研究经费紧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它严重地限制了心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在国家、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经费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心理学作为一门非国家紧缺的专业,在资源分配上,要想从各种基础研究经费中获得较多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如果应用不能及时跟上,心理学研究将会失去从应用渠道获得经费来源的可能性。第四,不利于心理学公众形象的形成。心理学只有广泛服务于社会生活,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尊敬和信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当今,中国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社会公众形象并不乐观。这一点可从去年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中反映出来。对几所高校招生情况的初步分析,我们发现,在去年大学的扩招浪潮中,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数并没有达到各校扩招学生的平均数。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人数少于其它专业,与西方国家二战后出现过的类似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以美国为例,伴随高校的快速发展,1960年至1979年,美国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增加了435%。从总体上说,它的增长率是其它专业和技术人员增长率的四倍。[3]我国高校招生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只说明中国心理学的社会公众形象不佳。

上述情况清楚表明,中国心理学远离社会实际的状况正给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机。为迎接这种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我国心理学应用的发展。

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重要理论研究的传统导向、许多心理学理论本身的苍白、缺少开展应用研究的氛围、应用技术手段的不成熟、应用前期资料的匮乏、应用研究队伍的单薄等是中国心理学应用环节薄弱的内因。社会对心理学作用的不了解或者误解、缺乏必要的社会推动力、职称评定中重论文的数量轻研究的实际效果等等,则是我国心理学应用停滞不前的外因。因此,解决中国心理学的应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但是,从我国当今社会、文化、经济和心理学发展本身的状况分析,我们认为促进心理学的应用,加速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步伐,心理学发展的内部原因起主要作用。因此,要推动心理学的应用,关键是有计划地解决中国心理学发展中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推进中国心理学的职业化进程

心理学的职业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心理学的社会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方应用心理学快速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这一点。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职业化取得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到80年代,应用心理学在美国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在科学心理学创始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教育和实验室,已经不太可能发现心理学家了”[4]到1992年,美国心理学的应用工作者约21.25万人,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只有约3.5万人。[5]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职业化功不可没。不但如此,“心理学的未来将依赖于职业心理学的发展。”[6]可是,在我国心理学的职业化却还没有正式起步。

要推进中国心理学的职业化,首先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明确定义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家

要发展心理学的职业化,必须取得社会对心理学是一门职业的普遍认同,使心理学工作者对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家扮演的角色有一种基本的看法。如果社会和心理学研究者不能就此问题形成共识,将会阻碍心理学职业化的进程。

对什么是职业心理学,研究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把职业心理学等同于临床、咨询、学校、工业心理学。相应,职业心理学家就是临床、咨询、学校或者工业心理学家。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促进人类行为效能的职业”。“职业心理学家就是为了促进人类行为的效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态度和技能,用可以控制、有组织和符合伦理的方式向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知识广博的专家。”[7]“职业心理学家关注的是与人类应对技能以及有效的人类行为有关的问题”[8]照这种观点,显然职业心理学不局限于特定的心理技术和应用领域。它涉及到更广阔的心理问题。职业心理学与理解人类行为有关。

心理学研究者应该看到,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心理学需要涉及的领域和解决的问题也在不断扩充。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就有必要从更大的范围去定义职业心理学。因此,我们认为把职业心理学定义为改善人类行为和促进人类行为效能的职业是合适的。它突破了职业心理学就是临床心理学等的传统做法,为职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建立资格证和许可证制度

像其它职业一样,心理学作为一种职业,必然有其特定的专业属性。它除了在技术上必须具备有效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外,还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角色、工作目标、功能、服务对象与范围、权力与责任,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心理学作为一种职业才可能逐步明确起来。

要确立心理学的专业性,就必须使职业心理学科学化、规范化。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建立起职业心理学家的资格证制度和许可证制度,从而对职业心理学家做出明确的界定,解决进入心理学应用领域从事心理学实践者的资格标准问题,使心理学职业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明确规定职业心理学家实践的活动范围。尽管心理学职业化的资格证制度和许可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获得心理学服务的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欺骗消费者和不道德的心理学应用。但是,它对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意义。资格证和许可证制度可以进一步规范职业心理学工作者的行为,提高职业心理学的服务质量。它们的建立标志职业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而只有成熟的职业才能为职业心理学家走向广阔的社会领域开辟道路。为此,中国心理学会应该说服国家的有关行政部门和立法单位,尽快建立起这样的制度。

三、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

要加强中国心理学的应用,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实力雄厚的应用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需要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心理学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规定了心理学实践者的规格与质量。

确定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标准,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美国,从1946年就开始对心理学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我们在确定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时,持谨慎态度是必要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培养模式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课程设置依教师个人兴趣而定的情况非常严重。这种状态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极为不利。在此,我们呼吁中国心理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系统研究这一问题,并召开全国性的应用心理学人才教育与培训会议对应型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认真的讨论,以达成共识。

现今世界,有两种比较成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种称为博尔德模式,另一种为心理学博士模式。前者成形于20世纪40年代。它把职业心理学工作者定义为“科学家型从业者(scientist-practitioners)。按这一模式,职业心理学工作者首先要学会做科学家,学会做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其次,才是从业,成为行业的从业者。这一模式在1949年美国心理学协会于博尔德(Boulder)召开的临床教育与培训代表大会上被奉为典范,成为后人熟知的博尔德模式。

博尔德模式产生之后,就在美国受到挑战。“此模式只是形式上受到尊重”。“临床心理学的学生把培训的科学部分看作是无趣的小事。”[9]到60年代,对博尔德模式的非议日益增加。心理学家们开始考虑采用内科医生的培训思路来把心理学家培训成为专业人员,在60年代和70年代里,心理学界对该模式一直存在争议,褒贬兼有。到1973年,在美国心理协会于科罗拉多的范尔(Vail)召开的临床教育与培训会议上,彻底否定了博尔德模式,确立了临床心理学新的学位体制,开始向以心理学应用作为职业定向的学生授予心理学博士(PsyD)学位。这种培养模式,降低了学生培养方面的科学要求,更多地强调向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技能,而不是培养学院式的研究人才。然而,到1990年,美国的情况又发生变化。在1990年召开的美国临床教育与培训会议上,与会代表不顾80年代施行的心理学博士计划,转而又主张采用科学家——实践者模式。此后,虽然研究者对这一做法依然有不同的看法,[10][11][12]但是1990年的会议在形式上还是就培养模式取得了一致。

在职业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上,两种培养模式近50年的较量,反映出美国心理学家们对科学家与实践者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他们对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应用关系看法的转变。它为我们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美国的情况和我国国情分析,在设计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模式时,博尔德模式应该成为我们主要的参照对象。首先,中国心理学研究有重理论研究的历史传统。中国心理学界的学术带头人绝大多数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受他们研究方向和学术风格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的主要氛围是理论研究。博尔德模式提倡的先科学家,后实践者的做法,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且,中国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博尔德模式中也容易得到继承。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受我国心理学界重理论研究的学术传统的影响,在我们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教师的心理学实践技能普遍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冒昧地降低心理学的理论要求,采用类似心理学博士的模式去培养心理学的实践者,虽然它会受到年青的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时欢迎,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存在既不具备必须的实践技能,心理学的理论素养又极为低下的潜在危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采用博尔德模式,与当今心理学研究中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力图形成统一的新心理学的趋势相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对博尔德模式的重新肯定,实质上是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学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作用重新认知的结果。我们在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时,决不能忽视理论研究的作用。第四,利于与国际接轨。虽然在美国,自1973年范尔会议以来,授予心理学博士的学术机构也有了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多数大学还是采用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授予心理学博士毕业生哲学博士学位。如1990年至1992年三年间,美国80%以上的博士毕业生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2%左右被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4%左右被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13]这些数据表明,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上,博尔德模式还是世界主流。

四、克服应用心理学间的不合理分离

在心理学领域中,不但心理学理论的分裂倾向非常明显,而且各种应用心理学也存在不合理的分离。中国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避免在发展心理学应用的过程中,走西方应用心理学支离破碎的道路。

应用心理学不合理的分离有其历史的原因。这种分离可追朔到闵斯特博格的工作。他为使应用心理学尽快脱离理论心理学的附庸地位,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开始了按职业领域区分应用心理学的先河。由此,埋下了应用心理学不合理分离的种子。按他的思路,美国的应用心理学不断出现新的应用分支,应用心理学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做法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繁荣,加速了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化。另一方面,随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这种按工作环境、职业、问题、需要等划分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弊端日益突出。它使应用心理学积累的知识缺乏连贯性,也使得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在培养专门的应用人才方面显得非常困难。

我们承认,不同的工作领域和环境对应用心理学有特殊的需要。如果职业心理学家打算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他们必须具有针对性的、特别的个人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因此,应用心理科学(appliedpsychological sciences)要求的技能是广泛的。然而,由于上述区分应用心理学做法,并不是心理功能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寻找其它途径来弥补应用心理学知识的破碎与不合理的分离不但有必要,并且有可能。应用心理学的不合理分离已引起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如盖伦(GaleA.)在应用心理学中区分出21种核心能力与技能。[14]198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教育与培训全国会议,[15]1990年美国心理学职业教育联席会议(JCPEP)[16]都试图确定应用心理学的核心能力和知识,以消除应用心理学的分离不利于心理学应用的消极后果。在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应用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应用心理学存在的不合理分离现象。

五、正确处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应用的分裂由来已久。1892年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就看到了在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家和作为一门技艺实践者的心理学家之间存在紧张的对立关系。切英(Chein)1966将两派心理学家分别称为“科学家”和“开业者”,以反映将心理学划分为两大阵营的不合理性和破坏性。[17]1985年,米德尔顿和爱德华兹(Middleton andEdwards)对区分纯心理学(pure psychology)和应用心理学(appliedpsychology)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纯心理学的“纯”字从字面上就包含了部分心理学家对应用心理学的不信任。[18]如何正确处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困扰心理学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研究者对解决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分裂的途径有两种明显的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只能通过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分离。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才能实现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统一。

第一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心理学重要的应用是从基础的发现中产生的。“心理学的有意义的应用必须基于一种健全的科学基础之上。因此,心理学原理对社会问题的符合道德的应用必须等到相关的理论的发展得到经验研究的检验之后才能进行。”[19]它典型地是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处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关系。照这种观点,心理学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理论的建构上。

第二种观点看到,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受到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心理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在短期内,心理学研究者不可能就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达成一致。因此现在要想在一致、健全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心理学的应用是困难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分离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溶合。在他们看来,埋头应用是心理学的主要出路。

随着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出现,第一种观点受到新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自然科学模式的实证主义哲学基础。按自然科学模式在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之间找到共同语言的思考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动摇。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还是主张一心一意从事实践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否定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应用的指导作用。它们要求的只是换一种视角来重新看待或定义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以及心理学科学工作者与实践者的关系。

以上两种处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做法,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种不合理典型地表现在人为地把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割裂开来了。正如把心理学的科学家与实践者人为分开具有不合理性和破坏性一样,把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关系割裂同样不利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应用的发展。

我们认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一种共生关系,两者同处于一种共生相之中。在共生相中,两者的分野变得非常模糊。心理学理论在应用中得到发展。心理学应用产生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只有在两者的共生态中才能取得协调一致的发展。无论是从心理学发展史,还是从当前心理研究现状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与其它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心理学工作者往往既是理论工作者又是实践工作者。他们集理论研究和实践于一身,如弗洛伊德、罗杰斯等人在从事临床心理学实践时,就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心理学理论。斯金纳是典型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者,他在致力于理论研究时就将其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和社会生活。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心理学研究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只有从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关系出发,重新对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进行定义和综合,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分离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标签:;  ;  ;  ;  ;  ;  ;  ;  ;  ;  

促进心理学在我国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