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规划中地域性设计要点论文_朱长江,彭娉娉

分析城市规划中地域性设计要点论文_朱长江,彭娉娉

河南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省豫建设计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城市地域性设计是根据我国国情所提出来的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是地域性设计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层面上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现代城市设计和现代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加强城市地域性文化和城市地域性生态建设的主张也越来越多。不难预料,有了这样的共识与思想基础,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设计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城市的形成发展都与其地理环境和人群种族息息相关。地域文化的特征主要由外在的实质环境的形状、尺度、质感、色彩等具体事物以及内在的人类长期使用的痕迹及相关的文化事件所决定。

2 地域性设计对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2.1 地域性城市形象是城市健康、全面发展的标志

地域性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底蕴,现代城市中的传统民居与文物古迹就是最好的地域文化的见证,因此在现代城市“千城一面”的现状中充分制定符合城市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案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可见在关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关注对地域性文化的建设,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地域性城市形象有助于提高城市魅力和吸引力

好的城市形象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魅力和吸引力。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高品质的地域性文化、优良的人文社会环境将大大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声誉,将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强有力动力和保障。可以说构建和营造城市地域性形象,将是城市健康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独特的地域性设计有助于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和爱家意识

城市要发展,物质建设是必需的,但人们不仅需要物质文明,还要精神文明;不仅要生存环境,还要情感世界。地域性设计正是为了满足提高市民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等现代城市居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2.4 地域性设计有助于保护地域文化

自然的地缘地理资源既是城市形象形成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城市形象设计的依据和前提,同时也是城市形象差别的本原要素。强调城市的地缘识别,将使得城市形象很有个性。每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适时、适地生存和发展,必然会无意识地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这将成为地域特色文化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使其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能在新时代里继续传承,焕发光芒。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设计问题分析

3.1 没有很好利用本地植物

很多城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本地植物多加利用,例如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中,大片的草坪中乔木数量不但稀少,而且没有遵循植物美学原则,加之没有大量运用本地植物,为景观设计增添了败笔。如果在全面掌握本地植物种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植物配置知识,完全能够创造出宜人的植物景观,给人们带来极佳的感官享受。

3.2 没有积极延续历史文脉

一些城市并没有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没有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思考的范围极其狭窄,对设计要素的运用缺乏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从而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脉的割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没有深层挖掘传统文化

很多城市都在设计目标或者规划原则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规划设计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意识是可喜的,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才能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的地域性,促进体现地域性的设计方法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然而,有些城市并没有深层挖掘传统文化,导致设计目标成了空话,有的甚至生拉硬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试图为本地规划设计增添文化底蕴。这种做法只会消退地域性的体现,导致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威胁。比如河北省沧州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中,岛内的缓坡里只有一个体积颇大的古亭,根本没有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思考,本应富有诗情画意的小岛,却变成了一个视觉效果差、没有文化内涵的荒岛。

3.4 没有认真选取当地材料

在一些中小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并没有掌握当地材料的详尽信息,更多是对新材料或者比较了解的材料的运用,没有认真选取当地材料,这既是对当地资源的浪费,又是对地域性的忽视。

4 城市规划设计中构建城市地域特色的方法

城市特色的鲜明性与否主要受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平面与空间格局、城市的轮廓景观、城市建筑的风格以及开放空间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这里就城市规划设计中所常见的城市公共景观、开放空间以及高度控制系统问题对城市地域性特色的构建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4.1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指的是城市的内部和外部开放空间,城市的水域、山坡地、公园、广场、林荫道等都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城市在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时应在保护自然并有利于其特色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设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广大市民共创共享的基本特性;舒适性,环境压力小,使人身心轻松安逸;愉悦性,有视觉趣闻和人情味;整体性,应支持整个城市的整体功能,公共空间商业功能、交通功能、环境功能等都应与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相协调,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相协调,整体协调有序;多样性,功能与形式多样灵活丰富多彩,应保持适度的感觉刺激;文化性,具有文化品位,有利于文明建设;象征性,城市空间应代表城市形象。在城市空间的设计规划过程,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创新设计形式,充分发挥原生态自然空间在空间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除了做好顺应地域性地理环境、地域民族民俗文化关怀的同时,还应做好调研工作,找到作品与公众情感的切入口,充分尊重地域特色及地域大众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施工完成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公众认识、欣赏作品,在公众乐于接受它的同时,让艺术品更快地融入当地地域环境之中。

地域性文化重在对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中,只有注重对作品存在环境的调研,注重公众的参与与沟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充满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作品。

4.2 认真分析和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族建筑符号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城市特点,就要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符号、元素充分体现和融入在林立的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使城市的规划设计具有浓郁的地域性。这就要求在城市设计规划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和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族特色和建筑符号元素。以黔东南为例,古朴浓郁的苗侗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其特色所在。为了打造民族特色这张名片,黔东南在旅游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新建建筑的风格也加大了规划设计要求和风貌控制。在新建和新规划的建筑方案中,将鼓楼、风雨桥、美人靠、银角等地方特有的民族特色元素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当中。在城市规划中力求找到现代建筑和民族建筑的交点,使具有地域性的建筑独具特色,创造出具有彰显苗侗文化特色的地域性名片。

4.3 城市生态设计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损、生物多样性失衡等等,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善待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和唯一的出路。因此,地域性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指将生态学运用到城市设计中,结合自然设计出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结合自然设计的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即人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不能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②人地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必须共同建设。发展并非原始的自然是最合理、最理想的自然,人类应按照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环境建设得更有利于自然的发展和演化,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 结语

地域性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起到文脉延续的作用,地域性城市规划设计就是在满足现代城市基础发展的需求上,注重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区域性特征,从地域文化出发设计城市与人的空间关系,充分满足人的适居要求,通过对现代城市设计中所忽略的生态规律的关切,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论文作者:朱长江,彭娉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分析城市规划中地域性设计要点论文_朱长江,彭娉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