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知识对物理、电、力学的影响_初中物理论文

探讨化学知识对初中物理电学、力学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学论文,力学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考查学生的学科渗透题型十分普遍,其中又以理化渗透题最常见。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化学知识对初中物理电学、力学的作用。

一、用化学知识可以完善对物理现象的解释

例1.如图1所示,烧杯内盛有CuSO[,4]溶液,A、B是两根相同的碳棒,分别用引出导线接在电源两极a、b上,过一会儿取出B棒,看到棒上吸附一层暗红色的物质,由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电源处a是正极,b是负极,液内电流A→B。

(B)电源处a是负极,b是正极,液内电流A→B。

(C)电源处a是正极,b是负极,液内电流B→A。

(D)电源处a是负极,b是正极,液内电流B→A。

分析:B棒上暗红色的物质是铜。通电前,CuSO[,4]溶液中的Cu[2+]和SO[2-][,4]在水里自由地移动着;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着的离子,在电压作用下改作定向移动,根据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带负电的SO[2-][,4]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移动,而带正电的Cu[2+]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移动;Cu[2+]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就覆盖在碳棒上、由此可判断,a为电源正极,b为负极。且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液内电流应以Cu[2+]定向移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即A→B的方向。

当电流通过CuSO[,4]溶液时,在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根碳棒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就是化学中所说的“电解”。题目利用电压、电荷的移动、电流方向规定等概念确定离子的移动方向和液内电流方向,再将电解知识结合其中,很容易明白溶液中的Cu[2+]变为碳棒上的铜单质的道理。

例2.如图2所示,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石灰石和稀盐酸,烧杯旁边放着一小球,问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将会(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判断

分析:小球受力情况如图2,容器底对小球的支持力N=G-F[,气浮],由于烧杯内的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CO[,2]气体生成,ρ[,二氧化碳]>ρ[,空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球所受气体浮力增大,则它受的支持力N将减小,而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与N大小相等,故压力减小。

二、化学因素能够影响物理量的性质

例3.问题:“如图3所示,如何判断此化学电池的正、负极?”

分析:将锌板、铜板浸入稀H[,2]SO[,4]溶液中,接通开关,由于Zn的化学性质比Cu活泼,Zn与稀H[,2]SO[,4]发生化学反应,锌板逐渐溶解,失去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溶液中的SO[2-][,4]向锌板移动,H[+]向铜板移动,锌板由于聚集负电荷而成为电源负极,铜板由于聚集正电荷而成为电源正极。同时,锌板上失去的自由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经外部电路的导线和电路元件到达铜板,铜板上的H[+]得到这些电子后被还原成氢气。因此,可看到铜板上放出气泡。

化学电池组成的条件:一是相连两极元素的活动性不同;二是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且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其中活动性较强的成为电源负极,活动性较弱的为正极,这也符合金属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的规律。

例4.如图4,将两块铜板插入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并用导线将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接成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较亮。为使灯泡变暗,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并搅拌。

(B)加入一些蒸馏水搅拌。

(C)加入几滴浓硫酸并搅拌。

(D)将两块铜板靠近一些。

分析:要使灯泡变暗,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求电流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也就是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减少,离子浓度降低。

(A)、(C)两种做法都会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灯泡变亮,显然不符合题意。不饱和CuSO[,4]溶液是导体,(D)做法相当于减小导体长度,导体电阻减小,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电流变大,灯泡变亮。因此应选(B)。

例5.如图5,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铜球、铁球分别同时浸没在盛有CuSO[,4]溶液的杯中,则将发现(球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杠杆A端下沉。

(B)杠杆B端下沉。

(C)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D)杠杆先A端下沉,后B端下沉。

分析:要判断等臂杠杆的转动情况,只需研究杠杆两端受力的大小关系,两球浸没后,A、B两端受力分别等于两球的重力与所受浮力之差。

A端铜球浸没时不与CuSO[,4]溶液反应,重力不变,液体密度无变化,由公式F[,浮]=ρ[,液]gV[,排]浮力不变,故A端受力不变。B端铁球与CuSO[,4]溶液反应,铁球上附着置换出的铜,由于铜的原子量(64)大于铁的原子量(56),铁球重力变大,液体密度减小,浮力变小,故B端受力变大。因此根据杠杆平衡条件,B端下沉。

从以上三例看到,元素活动性的强弱决定了电源两极的性质;溶液导电性能的好坏与离子浓度相关;金属原子量的大小决定物体的重力。由此可见,当电学、力学问题中引入化学知识,这些化学因素对物理量的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化学原理能帮助解决物理量的计算

例6.如图6所示,底面积为0.1m[2],足够高的盛水圆柱形容器中,漂浮着质量为0.8kg的木块,在木块上固定着一质量为0.2kg的大烧杯。现往烧杯中投入156g的过氧化钠固体(Na[,2]O[,2]),接着向烧杯中缓慢地注入76g的水,静止后,木块仍部分露出水面。问:(1)待充分反应后,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充分反应后同未放木块比较,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以及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分别增加了多少?(木块底面积为0.05m[2])

分析:(1)列出反应式

2Na[,2]O[,2]+2H[,2]O=4NaOH+O[,2]↑

15636 32

156g过氧化钠的和36g水刚好完全反应,产生32g氧气,现注入的水有76g,故水过量,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容器底增加的压强△P=ρ水g△h=117.6Pa。

利用化学原理计算物理量的题目,一般难度较大,此类问题通常要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质量,另外它还涉及溶液计算、压强计算、浮力、平衡条件计算等。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发现物理学的各方面与化学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好理化渗透型问题,不仅要注意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会将两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标签:;  ;  ;  ;  ;  ;  ;  

浅谈初中化学知识对物理、电、力学的影响_初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