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论文_王肖颖

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论文_王肖颖

王肖颖

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信宜 525300

摘要:为了适应油茶产业发展需要,本文结合实践调查,在总结油茶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油茶产业现状,运用良种选择、林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油茶林的早结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茶;丰产栽培;营建技术

1 引言

油茶原产我国,是我国的主要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不但是一种长效的经济植物,除食用外,还具有药用、化工、保健、生态等功效,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还有潜在的防癌效果。油茶作为适生地江河源头最佳水土保持经济树种,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油茶产业是社会和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油茶生产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现对本市油茶丰产示范林进行调查,详细分析了油茶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借鉴。

2 油茶早实丰产林营建技术

2.1 良种选择

在营建油茶早实丰产林的良种选择上,要考虑其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本市与广西岑溪毗邻,气候条件一致,因此本市重点推广广西岑溪软枝系列良种,适当搭配桂无、长林、湘林系列等品种。采用品种搭配造林,便于授粉,提高着果率,确保油茶的丰产稳产。

2.2 林地选择

2.2.1 土壤类型。油茶适宜微酸性土,忌碱性土,因此土壤pH以4.5~6.0为佳。土壤以壤土、轻黏土为好,土层深达80cm以上,石砾含量不超过20%。不透气的死黄泥土不适宜种植,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长陡坡、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2.2.2 坡度坡向。油茶种植应选择海拔600m以下的低丘陵或山地,坡向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佳,或其他坡向的平缓地;坡度以25°以下为好,对坡度在26°以上的陡坡,在整地方式上可采用阶梯型,挖大坑等方式整地。

2.3 整地

整地应根据坡度、地形进行,总体目标是:“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坡度在15°以上的造林一般采用等高线修成条状梯地,梯地的面宽度要求在1.5~3.0m,修成外高内低的反坡形,在条面的内侧边开一条沟,沟底宽0.3~0.4m,每隔12~15m筑一条小土埂把沟隔断,修成竹节沟,利用山地的自然排水沟作为总排水沟,根据流水的方向设置排水系统。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采用全垦整地,深挖0.30~0.35m,或采用外高内低的窝形鱼鳞坑整地,坑宽0.5m见方,深0.4m。

在整地时开挖定植坑时要注意表土、底土分开堆放,回坑时表土先填入坑底,底土回填坑上方。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促使幼树生长,尽快实现高产,在挖坑后,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如果定植坑采用长宽均0.6m,深0.4m,则每坑施基肥5~7kg。基肥应在造林前1个月施入并与土壤拌匀,然后复坑备用;或每坑加施石灰30g,复合肥80g,或磷肥100g。施基肥时,应与回填的表土充分拌匀,回填后上部应填上一部分表土,避免根系直接栽在基肥上,造成“烧根”。具体回填深浅应根据坑的深度和苗根长短决定,但回填土不宜少于10cm。然后将坑填满呈馒头形,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待稍沉降后栽植。

2.4 苗木选择

苗木品种选定后,应选用扦插、嫁接的优质壮苗。扦插苗采用2年生营养杯苗,苗高30cm以上,茎粗0.35~0.45cm,叶片浓绿,顶芽饱满。嫁接苗采用1年生或2年生的小苗砧或芽苗砧嫁接苗。要求苗木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2年生苗要求嫁接口以上高30cm以上,嫁接口上方1.5cm处直径在0.35cm以上。

2.5 林地管理

2.5.1 补植、护苗。油茶种植1年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发现缺株,要采用同龄、同品种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2.5.2 抚育。油茶苗定植后的2年内要及时抚育,以免杂草生长遮盖油茶导致成活率降低。一般每年需要劈草2次,全垦抚育1次。第1次劈草宜在4—5月份,第2次劈草在9月份进行。全垦抚育宜在11月上旬—次年2月上旬进行。

2.5.3 间作。1~4年内的新建油茶林林内空间大,为了促进油茶幼树的生长,可在林内空间种植花生、黄豆等作物,间作的农作物收获后将其茎秆还地压青,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油茶幼树生长。

2.5.4 培育土蜂。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树种。在造林时注意采用多品种的基础上,其林地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精心培育土蜂,以利于提高油茶的授粉坐果率,确保油茶的丰产稳产。具体方法:

(1)保护土蜂,每年10—11月下旬是土蜂羽化时期,在该期不能在油茶林内熏烟或喷洒农药;

(2)招引土蜂,可通过垦复挖竹节沟等方式招引土蜂筑巢;

(3)引放土蜂,在树冠下挖坑、洞,引放雌蜂。

2.6 施肥与修剪

2.6.1 施肥。在造林时施足基肥的林地,第1年不要再施肥;第2年起可适当追施少量肥,施硫酸钾复合肥50g/株;第3、4年随着树龄增大增加施肥量,施硫酸钾复合肥100~150g/株;第5、6年植株已挂果投产,施硫酸钾复合肥400~500g/株。为了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促进其早实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结合施肥进行,其方法是在油茶植株树冠投影以外40~50cm进行翻土抚育;为避免过量伤根,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深翻土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6.2 修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油茶定植抽梢后,第1年在25~30cm处定干,同时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芽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在修剪时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油茶修剪时间是11月—次年2月。油茶的成年树以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疏去。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

2.6.3 摘幼果。由于在苗木培育时所采用的接穗分化成熟度高,其苗木栽植后当年就能形成花芽,并能正常授粉结实,过早结实不利于苗木生长,影响幼树树冠的形成,在造林后的3年内及时摘除花芽或幼果,确保幼树生长,尽快形成丰产型树冠。

3 油茶病虫害防治

在当地危害油茶的主要病有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3种,虫害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蠖和油茶蚕3种。要因病因虫施治,药剂必须选用高效低毒、符合有机产品使用的农药。

3.1 病害

3.1.1 炭疽病。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植株受害后导致落果,常造成减产。防治方法:

(1)注重科学营林,综合治理,在果病盛发期后进行普查,去除病源株和弱株,控制株行距和林内空间,合理抚育和施肥;

(2)注意冬季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分别于11月上、中、下旬喷洒3次,减少幼果内潜伏的病菌数量;

(3)夏季防治,根据炭疽病的潜伏期,在夏季果实发病的高峰前10d左右,采用喷洒以下2组药剂之一进行防治:每间隔15d喷施1次l%波尔多液加2%茶枯水,连续喷施3~4次;或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者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d喷洒1次,连续喷3~4次。

3.1.2 软腐病。油茶软腐病以为害油茶的叶片和果实为主,受害的叶、果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和油茶产量。防治方法:

(1)生长过密的油茶林要进行适当修枝或疏伐;

(2)冬季结合油茶林垦复,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病果;

(3)在发病时,可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50%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液或75%可湿性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3.1.3 油茶烟煤病。烟煤病多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因蚧虫类、粉虱类、蚜虫等虫害诱发引起。在受害叶片、枝条上,起初形成黑色圆形煤斑,以后煤斑逐渐增多,并形成很厚的煤层,使光合作用受阻,茶树逐渐衰弱和枯死。油茶烟煤病的流行呈明显的周期性。一般10~12年流行成灾1次。防治方法:

(1)加强营林管理,防治油茶刺绵蚧等诱病害虫;

(2)加强茶树的肥水管理,适当修剪,挖除病死株烧毁;

(3)经常防治蚜虫和介壳虫,发现蚜虫后可喷洒50%敌敌畏乳剂500~800倍液,介壳虫可用20倍的松脂合剂喷洒;

(4)发病初期喷洒0.6%~0.7%波尔多液,发病盛期,夏季用0.3°、秋季用1.0°、冬季用3.0°的石硫合剂喷洒。若病虫同时发生,应先治虫,后治病;

(5)平时加强生物防治,烟煤病多由介壳虫和蚜虫引起,因此保护和繁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澳洲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减轻烟煤病的危害。

3.2 虫害

3.2.1 油茶毒蛾。油茶毒蛾为间歇性暴发害虫,大发生时可将茶林叶片啃食殆尽,甚至连花、幼果、嫩枝及树皮都被吃光,影响油茶生产。防治方法:

(1)冬季与早春人工采摘卵块,采下的卵块集中烧毁;

(2)结合垦复灭蛹,在结茧化蛹期进行垦复培土,阻止成虫羽化、外飞;

(3)利用其幼虫的群集性,在3龄前进行药物防治效果更好,药剂可用50%敌百虫乳剂200倍液,或者90%敌百虫、50%沙虫螟松1000倍液等;

(4)使用菌剂,喷撒含1.325亿/mL的苏云金杆菌;

(5)利用灯光或者虫性激素进行诱杀;

(6)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2.2 油茶尺蠖。油茶尺蠖以幼虫咀食叶片危害。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进行垦复灭蛹,或者在虫口密度大的时候进行挖蛹,对于羽化后的飞蛾进行人工捕杀,并刮除卵块;

(2)药物防治,在3龄幼虫前,用3%敌百虫粉30kg/hm2、9%敌百虫2000~3000倍液、或者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制成农药喷杀;

(3)采用白僵菌、青虫菌等细菌制剂使虫染病死亡。

3.2.3 油茶蚕。茶蚕为群集性害虫,以幼虫食叶危害,大发生时将叶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

(1)采用人工防治,扑杀幼虫,并进行垦复灭蛹、灭蛾;

(2)采用药物防治,在茶蚕发生时,采用敌百虫对初龄幼虫以1000倍液喷杀、对大龄幼虫则以200~500倍液喷杀;

(3)采用细菌制剂,在幼虫期可用含孢子100亿/g的青虫菌兼苏云金芽孢杆菌或杀螟菌粉0.5kg,加水100~120kg喷雾;

(4)保护和利用天敌。

结语

总之,对于油茶的栽植培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在栽培的各个流程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分析,得出最有利于油茶生长的栽培方案,将之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其生长能力,保证油茶林早结丰产。

参考文献:

[1]陈永忠、杨小胡、彭邵锋、李党训、王湘南、段玮.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5(04)

[2]冯纪福.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8(Z1)

论文作者:王肖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论文_王肖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