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芸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芸

陈芸

(新疆省石河子绿洲医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79-02

精神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相比,其工作更加复杂,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更大。首先精神科护士每日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出走、自杀/自伤、伤人等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导致精神科护士长期处于高风险工作环境中。其次自从我院开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医院评审以来,包括精神科护士在内的各科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完成大量的制度、流程、职责,操作等考核,且临床护理文书及护理表格量也急剧增加。加之各部门频繁检查;由于护士配备不足,晚夜班频繁,休息时还要参加专科、检验、药剂等各类培训及考核。再次精神科护士不仅要面对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要照顾家庭中的老人、孩子等家庭责任。精神科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着他们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导致精神科护士的健康状况堪忧[1]。笔者以下就对精神科护士存在的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积极地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进行调查分析,68例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为(34.2±2.5)岁。护士的文化程度:11名本科、45名大专、12名中专。护士的工作时间:8名为3年及3年以下,26名为4~10年,24名为11~20年,10名为20年以上。护士的职称:3名为副主任护师、20名为主管护师、18名为护师、27名为护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的婚姻情况:已婚47名,未婚21名。

1.2 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个人、社会支持等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68份调查问卷,共回收6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0%。

1.3 评分标准

本次调查中,护士的工作压力分为无、轻、中、重度四个等级,对应的评分分别为1、2、3、4分。护士所得分值越高,则表明其工作压力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记录得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

3.讨论

3.1 工作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护士群体,每天都要面对数以百计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护士要严密防止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出走、藏药等各种意外,特别是对于中、晚班护士来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这类患者多数病程长,意志活动缺乏,自理能力差,无自知力,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导致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琐碎、工作量较大,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因此,导致精神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作能力低下、效率低下、护理差错多发等现象。

鉴于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合理的进行精神科护士编制,合理的调配精神科护士排班,最大程度上减少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现象,提升护士综合能力,从而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2]。

3.2 人际关系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为精神科护士往往得不到患者家属对临床医生一般的尊重,除此之外,护士还要面对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突然爆发的暴力行为,以及与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因此,精神科护士不仅要应对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其付出更多的心力和体力。

因此,管理者应该积极理解、掌握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注意积极地化解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良影响。为此,管理者需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加强对护士的关心,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和不规律。其次还要加强医护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3]。

3.3 职业发展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职业发展因素也是导致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一大原因,主要是由于精神科护士普遍存在着工作倦怠现象,普遍认为自己的职业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且在工作中缺乏被理解和被尊重,导致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较低,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强。

鉴于此,管理者要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帮助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其次是要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待遇和职业福利,增加护士的学习进修机会以及整个社会支持,促使精神科护士的自身价值得以良好的体现[4]。

3.4 个人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对于已婚的精神科护士来说,他们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需承担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责任,而二者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导致精神科护士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因此,管理者要积极指导护士,不仅仅要在工作中掌握熟练地操作技术,还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情绪,并且正确的面对各中负性情绪,加强应激心理的承受能力,学会自我消除压力,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休息和生活。

3.5 社会支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前,社会上普遍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对于精神科护士也缺乏必要的尊重。导致精神科护士虽然在高压力情况下付出了很多,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

因此,管理者要组织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士的个人维权意识;其次医院应该建立精神科护士心理档案及督导机构,以此来维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5]。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华丽,朱小英.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927.

[2]郭明,彭伟,张俊等.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实施中神经科护士压力现状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3):130-132.

[3]闫雪华,纪艳菊,郑蕾蕾等.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58-160.

[4]张丹,郭键,李承瑞.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心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9,3(4):310-311.

[5]吴丽,杜利亚.精神科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24-225.

论文作者:陈芸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陈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