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及策略论文

上海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及策略论文

上海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及策略

吴健祥 文静* 何执渝 方星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

摘 要: 全国马拉松快速发展,上海垂直马拉松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笔者从该赛事的现状出发,对该赛事开展从全民健身、强身健体、扩大交际、体育旅游、报名被动选择、赛事场地和好奇心驱动等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赛事精品化目标、引入名人效应、专业化赛事组织与管理和提高赛事服务水平等方面加以重视。

关键词: 垂直马拉松 上海 发展策略

马拉松运动风靡全球,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地区的赛事,都会有马拉松的身影,马拉松运动是现有的主流项目运动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马拉松运动——垂直马拉松。垂直马拉松通俗地说就是登楼比赛,其特点具有较高的刺激与挑战性,因此受到广大跑友的喜爱,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上海较早开展垂直马拉松赛事重要发展城市之一,对其他城市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 上海垂直马拉松赛发展现状

上海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又是金融中心,摩天大楼漫天遍地,因此为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从2015年开始上海就举办了一系列垂直马拉松赛事,如上海东方明珠塔登高赛(468m)、垂直天空马拉松环球健康走(474m)、新地公益垂直跑(254m)、上海中心国际垂直马拉松(632m),最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上海中心大厦国际垂直马拉松赛[1]。上海中心大厦,楼高632m,共计127层,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国际垂直马拉松比赛记录的最高建筑历史所在地,比赛终点设在119层,全程共计3398级台阶,这一数值足已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2018年上海中心国际垂直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972人,其中包括732名个人和48组团队。上海垂直马拉松赛获得世界高塔竞速协会以及亚太地区垂直马拉松协会两大权威认证的赛事,此赛事级别为TWA200(世界高塔竞速协会Towerrunning World Association,简称TWA),即获得冠军者将获得200分最高TWA国际积分。2017年上海市中心大厦获得国际垂直马拉松的举办权,并表示每年都会举办一届,打造国内垂直马拉松标杆赛事品牌。

2 上海垂直马拉松发展的主要原因

2.1 全民健身

2009年开始,全民健身活动推向热潮,不管男女老少,全体人民都需要增强体质,强健体魄。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大改变[2]。在一些大城市中,为健康而消费成为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城市垂直马拉松、保龄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青年人的青睐。上海作为发达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需求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运动健康,垂直马拉松作为一项高效、便捷的比赛项目,受到群众的喜爱。上海垂直马拉松的开展也是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提高人民体质与生活水平。

2.2 强身健体

由于一般马拉松通常在平整的公路上赛跑,人体重心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垂直马拉松是通过台阶人体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由物理学不难理解,在比赛中需要克服人体重力需要做功,因此,运动强度更大,从而垂直马拉松除了增强腿部力量外,还具有增强心血管功能,它促使心肌提高从血液中摄取氧气的效率,并且增强肺活量,据测算,跑完8层楼的运动量相当于与跑1000m相当,其运动强度不可小觑。通过较长期的循序渐进锻炼,垂直马拉松会降低静态心率,每搏心输出量增大的效果显著。因此,垂直马拉松提高了心脏功能,可以降低心脏发病率。垂直马拉松受到全球百万人的喜爱,与马拉松赛事相比,垂直马拉松是向上跑,研究表明,经常爬楼梯得人心脏病发病率比普通人少1/4。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和文化交流项目,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引导村民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特别是对传统节庆日的保护,如傩舞、寺庙灯会、龙舟竞渡、轻乐吹奏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营造节庆日文化氛围,维护流坑村传统文化环境。

2.3 扩大交际

近些年,马拉松在中国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虽然马拉松是一项大众运动,但垂直马拉松仍是一项小众运动,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较模糊,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因此,应当加大对垂直马拉松的宣传力度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告等各种媒介宣传,并借助媒介大力提倡“垂马”精神,传递努力拼搏、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开展与垂直马拉松相关的成套宣传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更多的人知道“垂马”。

2.4 体育旅游

由于中国马拉松越来越普及,尤其是近些年,出现井喷式增长,而已经成为大众体育项目,跑友多年的参赛,让人对马拉松的情感出现审美疲劳,乐意去尝试新的体育运动。垂直马拉松作为一项新型的马拉松运动,人们对于它的认知还是相对匮乏,只知道不同于一般马拉松,知道其比赛难度更大,就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挑战性而许多马拉松跑友会想去寻求新的刺激和新的挑战,垂直马拉松的出现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上海垂直马拉松的开展让许多充满猎奇心的运动员加入到队列里来,而广大跑友的猎奇心必将为垂直马拉松的发展带来发展的机遇。

2.5 参赛报名被动选择

(1)钢渣资源化利用可以分为钢铁工序再利用、环境治理(土壤改良、水处理和大气脱硫等领域)、建材利用(微粉和建材集料等)等方式,结合国外钢渣处置利用的发展经验,建材化利用将是消纳钢渣的重要途径,消纳钢渣规模量也最大,但钢渣稳定性差是制约其建材化利用的主要因素。

2.6 赛事场地

上海作为全球著名城市之一,已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的城市,其中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近1000幢,数量众多的高楼为上海垂直马拉松的举办提供了丰厚的场地资源。其中上海金茂大厦(层高88高度340m台阶1958级),上海中心大厦(层高119高度632m台阶3398级)等较为出名,已多次为垂直马拉松比赛提供赛事场地[3]

巷道是矿井通风、行人、运输等主要通道,在煤矿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巷道支护从传统的棚式支护到锚杆支护经历了长期发展过程,锚杆支护已经成为我国巷道支护的主要支护形式[1-5],基本解决了多数巷道支护问题。但是,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矿压显现越来越剧烈,导致巷道支护恶化,巷道围岩出现了变形量大,底鼓严重,变形速度快等问题[4-9]。尤其对于一些受到多次采动扰动、底板围岩强度低的巷道,底板发生底鼓更加严重,出现多次拉底现象,甚至出现拉底紧随掘进的现象,给巷道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巨大困扰。

2.7 好奇心驱动

上海垂直马拉松赛的开展都放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中心,四周高楼林立。上海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来上海参加垂直马拉松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旅行,前来参赛的跑友不仅可以体验垂直马拉松的新鲜感,还可以借此免费的登上中国最高大厦欣赏上海的美景。除此之外,人们通过垂直马拉松参赛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旅游消费方式,向“旅游+”转变。

如今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大众化运动,2018年上海马拉松报名人数高达13.8万,而通过抽签参赛人数只有3.8万,很多跑友没有中签非常失望,但对上海城市有很深感情,因此,虽然不能进入“上马”跑道,可以选择垂直马拉松弥补心中的遗憾。目前,上海垂直马拉松的报名没有限制,只要报名都会选上。近几年一部分人因为马拉松的落选而会选择参加垂直马拉松,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而直接放弃马拉松。

3 上海垂直马拉松发展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能局限于身体健康,还需要人际交往,扩大朋友圈,增加人的社会资本。参与垂直马拉松跑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关系网,它可以让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因为一个共同话题成为朋友,它也许可以让许久没见的人因为一场赛事在一个彼此陌生的城市再次相遇。可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垂直马拉松可为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造了认识机会,通过彼此之间交流增进感情,由朋友变为恋人,由相识到相亲相爱,为年轻人结识朋友创造了良机。

3.2 赛事精品化目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是需要一个大的飞跃。如今,人们吃、穿等都追求“品牌、档次、品味”,表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提高[4]。将垂直马拉松以精品赛事作为目标,在参赛人数、参赛选手满意度、赛事产业、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努力,提升赛事档次,发展具有高质量的赛事特点,吸引大批运动员参与,并且形成区域优势,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的赛事IP,往高端体育赛事靠拢。

近矿围岩蚀变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分带性,自围岩至矿体,依次为:绢云母化带→绢云母化、硅化带→强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化带→亮晶煤带→细砂糖状煤带。

3.3 引入名人效应

单纯的垂直马拉松赛事会显得枯燥乏味,人们对赛事的关注度不高,如果赛事中引入名人领跑,将会激活粉丝热情,名人的炫目光环打造了强大的领跑效应。试想上海籍刘翔、姚明等知名体育明星同时出现在赛道上,将会广泛带动粉丝投入到运动中去,这也给了粉丝们一个前所未有的追星方式。将娱乐人群的追星需求集结在一起,以名人效应激发了追星族的运动热情,这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垂直马拉松的认知与肯定。

3.4 专业化赛事组织与管理

垂直马拉松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要加大与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田径协会的合作,积极打造赛事评级标准,可以借鉴马拉松赛事的相关认定标准,把垂直马拉松赛分为城市巡回赛、城市公开赛、超级精英赛、大师赛、全国总决赛、以及冠军杯等六个级别并在大型城市设立标志性赛事,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

3.5 提高赛事服务水平

赛事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参赛者对赛事的评价及满意度,赛事服务水平主要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与马拉松相比,垂直马拉松参赛人数少,场地固定,提供的服务可以更加精准化。赛前根据参赛者制定个性化的物资,志愿者带领参赛者熟悉比赛场地等私人订制服务。赛中提供全方位的补给点,满足参赛者的需求,保障每层楼的通风照明等环境情况。赛后积极为参赛者提供休息放松服务,为参赛者提供相应的个人比赛照片等。出于生命安全保障,应当每一楼层安排一名专业的急救医护人员,准备充足的AED设备和担架,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迅速感到现场,进行抢救及搬运工作。

4 结语

垂直马拉松赛事作为实现全民健身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上海垂直马拉松赛以各高楼大厦为赛场,是专属于大城市的都市赛事,深受都市白领人群的喜爱,能够很好地展现上海城市特色,彰显上海城市实力。垂直马拉松在上海的举办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要把上海垂直马拉松办好,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赛事精品化目标、引入名人效应、专业化赛事组织与管理和提高赛事服务水平等方面加以重视,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陆.垂直马拉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4):61-65.

[2] 梁娟.多元化全民健身效益指数异构数据挖掘模型[J].科技通报,2015(8):108-110.

[3] 李舒.“第一高楼”:暗藏隐患一箩筐[J].安全与健康,2009(4):24-25.

[4]郭茜.我国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贸大学,20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arathon and the expanding influence of Shanghai Vertical Marathon in the whole country,in order to make the event develop better,the authors proceed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vent and develops the event from sports for all of them,physical fitness,expanding communication,sports tourism,passive selection of registration,competition venue and curiosity-drive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it is pointed out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ublicity,the goal of high-quality competi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elebrity effect,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eti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ervice.

Key Words: Vertical Marathon; Shanghai;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1(c)-0168-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3.168

①作者简介:吴健祥(1998—),男,汉族,浙江温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通讯作者: 文静(1971—),男,汉族,安徽南陵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E-mail:name_wenjing@163.com。

标签:;  ;  ;  ;  

上海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及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