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龚莉莉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龚莉莉

四川旭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等的进步,建筑行业当中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创新过程中得到发展。其中,市政桥梁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重要的建设项目,起到基本的交通枢纽作用和交通连接作用。市政桥梁的建设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由此对于市政桥梁的建设而言,其质量和后期使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此,研究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对相应技术的分析和对具体技术应用的探讨,为相应的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一、预应力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预应力技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与后张法预应力。两种技术各有优势,也各有特点。其中后张法的优势较为明显,原因主要在于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施工环节较为简单,并且整体施工能够进行曲线配筋,并且无需设置永久性的张拉后台。与此同时,后张法的实际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养护方便、整体性较强、耐久耐震等特点,使其在一般的市政桥梁的建设当中被较多的采用。

(一)预应力技术缺点分析

针对于实际的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市政桥梁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尽管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够极大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但技术的应用过程使得施工建设各个环节都更为复杂、繁琐。具体的,在主要施工当中预应力结构使得工程相应的构建尺寸有所减小,进而能够降低施工模版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施工成本,并且能够为后期施工建设的管线安装提供更多方便,但具体情况当中,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过程需要增设更多的施工设备,并且整体的施工周期也较长,因此总体而言,必然会增加施工建设的整体成本投入。

(二)预应力技术优点分析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现阶段更多的施工建设当中,不仅选择其应用在桥梁施工建设当中,也选择应用在其他建设项目当中,由此使得相应的施工建设项目能够获得较好的质量和使用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在桥梁的边坡锚固施工当中,也会应用一定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因此市政桥梁的建设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借助于其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的整体施工材料,并且能够加强整体桥梁的稳定性和刚度等,使得桥梁拥有较好的抗震、抗压能力。具体的:一方面,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能够使得相应的构建抗震能力提升、耐久性提升和耐疲劳能力提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桥梁整体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针对于一些在结构变形方面要求较高的市政桥梁建设项目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很好的提升桥梁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极大程度上避免桥梁后期使用出现变形。

二、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一)确定钢绞线的空间位置

要确保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得到体现,就要切实做好对钢绞线空间位置的确定,这是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的基础和前提。具体的,关于钢绞线的空间位置确定,一是要根据市政桥梁的实际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钢绞线位置的确定,二是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所选择的钢绞线材料进行确定。以此能够充分的体现出钢绞线本身的作用和效果。这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钢绞线本身的材料特性能够对实际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钢绞线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钢绞线材料进行使用。

(二)钢绞线的穿束与下料

针对于市政桥梁的具体施工过程而言,钢绞线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并且穿束和下料也是重要的施工步骤。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即要选择相对合适的材料,具体指的是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材料。进而施工主要人员对施工的孔位和位置等进行确定,并标记位置。与此同时,对于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绞线而言,要使用橡胶垫等进行固定处理,以此确保其不会对其他钢绞线的施工产生影响。

再者,针对于钢绞线的下料处理过程,在具体施工之前,相应的施工人员即要对钢绞线本身进行处理,将其表面的油脂层进行去除,以此确保在实际下料过程中钢绞线之间不会出现粘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钢绞线的张拉处理与施工

张拉法是钢绞线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具体过程是通过对钢绞线两端施加适当的压力,以此使得钢绞线的两端保持对称,进而确保其在实际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具体的,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为了使得钢绞线顺直,二是使得钢绞线在受到较大的张拉之后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

三、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钢绞线位置和布置方式的科学、合理选择

通过对实际施工的分析可知,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和冷拉预应力钢丝等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材料。因此在选择预应力钢材时,要实际根据市政桥梁的建设经济效益和实际施工需求进行钢材的使用,一般而言,使用钢材能够有效的降低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成本。再者针对于选择绞线进行预应力施工建设,一般需要选择30米以上的绞线材料才能够使得绞线发挥正常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在实际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地面作为下料场地。

(二)波纹管的科学安装

管道常因磨损而减少,因此选择使用波纹管对管道进行保护。具体过程中针对波纹管的施工设计,要切实根据相关施工建设标准与要求进行,并且要结合预应力,以此设计侧模位置弹出曲线,确保实际设计出的波纹管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对于波纹管的固定施工,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其固定在箍筋上。此外,对于波纹管施工完成之后还要做好一定的施工保护措施,以此防止其被挤压出现变形和弯曲。

(三)灌浆孔的位置设置

在市政桥梁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灌浆是重要的施工环节,从而为了能够确保灌浆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要在实际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设置与之对应的泌水孔道曲线,进而确保整体灌浆的质量。具体的,对于正常的市政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一根梁上需要设置三个点,并保证灌浆孔的位置低、泌水孔的位置高。这样得到过程和方式能够确保最终的灌浆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四)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预应力钢筋穿束的相应管线进行位置方面的调整,使其能够符合施工具体的需求,从而在做好这些基础准备之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确保整体施工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并选择使用振动棒进行施工。此外,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设置张拉强度在75°左右,并在具体施工之前将侧模进行拆除,以此保障张拉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市政桥梁的施工建设满足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在其施工过程当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则是满足了市政桥梁建设的实际需求。所以,从市政桥梁的建设需求中进行考虑和分析,具体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以此提升市政桥梁建设的整体质量与稳定性,并且从预应力施工建设的整体过程当中能够体现出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者,针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也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相应要求进行,从而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后期使用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姬欧鸣,胡雪飞.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7.

[2]刘洋,张朋辉.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1):224-225.

[3]姚平.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关键探索[J].门窗,2019(04):67+69.

[4]郭迎春.基于电脑主控的市政桥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9):44-45.

作者简介:龚莉莉(1991—),女,汉族,四川省西昌市,助理工程师,专科,四川旭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龚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4

标签:;  ;  ;  ;  ;  ;  ;  ;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龚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