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周彩萍

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周彩萍

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杜桥实验中学 浙江 台州 317016

摘 要: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学习激励,就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措施,充分认可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积极向上的激励鼓舞,提升学生开展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本文就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探寻其实施策略及措施,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赏识教育注重的是学习激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赏识教育,通过这种形式形成学习激励,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赏识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表扬,它比我们的表扬范畴更加广泛,它是通过赏识这种激励形式,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行自我优化提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上,需要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以精神鼓励为主导的激励,激活学生内在潜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1.赏识教育是建立在个体差异基础上的。

赏识教育是针对学生单个个体实施的,不能就全体学生泛泛进行赏识,这种普遍化的赏识缺乏实效性,学生难以感受到心灵的触动。因此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中,必须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心理需求,针对不同个体开展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赏识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赏识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励,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感觉疲劳的时候,思想产生松懈消极的情绪。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中,必须要关注到全部的学生,根据每一名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状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增强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学生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

3.赏识教育注重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赏识教育重在精神层面的鼓励,通过积极的思想认可与鼓舞,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强化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去开展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就要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将其星火之光进行放大拓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增强学习自信,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

4.赏识教育实施具有明确的主客体关系。

赏识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传统的理念中,教师是开展赏识教育的人员,应该是主体。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师运用赏识教育是为教学效果提升服务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因此赏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运用赏识教育形式,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准确掌握开展赏识教育的时间点。

赏识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使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内涵,根据学生实时的学习状态情况,在学生遭遇学习困难,产生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其缺乏学习动力的时间点开展赏识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振学生学习动力,发挥出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

2.教师要准确把握开展赏识教育的程度。

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不是万能药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要注重赏识教育的使用,但是不能铺天盖地的盲目实施,过分泛滥的赏识教育会形成相反的效果,让学生无法察觉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感受不到赏识教育带来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英语教学中,要有条件、有范围的使用赏识教育,切实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3.教师开展赏识教育要注重严慈并济。

赏识教育要发挥激励作用,不是单靠表扬来发挥作用,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分析错误的类型,用一个真爱之心,采取良性的、就事论事的客观批评,在批评之中运用赏识教育发现闪光点,通过这种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的本质,积极地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地开展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初中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上会跟不上学习进度,心理产生畏难情绪,形成消极抵触心理,从而放弃英语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以积极的鼓励措施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1.构建英语教学课堂的活跃氛围。

环境对于人是具有重要的影响的,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可以通过构建气氛活跃的英语教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升英语课堂的学习感染力,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之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教师英语教学的独特魅力,在内心深处受到触动,提升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刚刚步入初中学习阶段,在英语课堂第一堂课,学生到了初中学习阶段,互相之间还不熟悉,彼此之间的陌生感阻碍了他们地深入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之上就会感觉陌生,课堂的教学氛围容易僵化沉闷。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动地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开展自我介绍,放松学生们的情绪,有了心理情绪的放松,学生就会积极地跟随教师开展英语学习。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做自我介绍,对于好的地方积极表扬鼓励,通过这种教学互动实施,学生能够与教师形成融洽的教学关系,感受教师的鼓励,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根据不同学生实施差异化的赏识教育。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会明显感觉到不同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其学习进度、效果、效率都是由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施中,运用赏识教育要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特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差异化的赏识教育,切实提升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讨论,围绕喜欢的学科进行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他们喜欢的课程。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会直接表达没有他喜欢的课程。对于这个答案,显然是不符合教师的教学期待的,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这就是直接的答案。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肯定学生这种敢于表达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帮助他们认清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

3.抓住时机运用赏识教育提升实效性。

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运用,教师要注重运用的时机与方法,不能从课堂开始到结束,都是通篇一律的进行赏识教育,有的教师习惯于将“very good”作为教学的口头禅,对于学生所有的行为都是进行“very good”表扬鼓励,在这种长期惯性的表扬之中,学生会逐渐习惯这种模式,将教师的赏识教育当做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感受不到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的形式,根据教学进程的推进情况,抓住准确时机灵活开展赏识教育,提升赏识教育运用的实效性。

例如: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单词“koalas”,学生不够熟悉这个单词。考拉是生长在澳大利亚的一种保护动物,学生对于考拉是缺乏印象的,生活中没有直接接触的机会。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学生缺乏直观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以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卡拉的视频资料,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在讨论环节实施中,学生出现主动性不够的现象,教师就可以采取积极的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开展教学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那些敢于主动表达自己思想意识的学生,教师进行积极地鼓励表扬,通过这种赏识教育实施,提升全班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时,教要注重赏识教育形式的变化,结合不同的教学进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件都需要采用合适的赏识教育形式,赋予不同的赏识教育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教师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开展英语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李艳玲 评价理论视角下英语商业评论的态度资源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范建红 赏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3]张瑜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4]祁春燕 高中生英语课堂交流意愿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5]尹丽群 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8。

论文作者:周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周彩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