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选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讨论综述_美国教育论文

面向新世纪的选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讨论综述_美国教育论文

迈向新世纪的抉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讨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教学内容论文,课程体系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在叩开21世纪大门之日渐渐来临之时,如何培养能够在新世纪大显身手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法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国家教委高教司最近举办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会”上,部分被邀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结合学科的发展,阐述了他们对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建议,给我们以颇多启迪。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经济的发展,都要靠人去实现,而人的培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实现。所以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自然要首先研究和分析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作用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到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对教育提出怎样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院士等专家、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最新的科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曾经有过估算,截至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还将翻一番。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年至5年增加1倍。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1倍。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进行改革,要把打好基础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次伟大的革命:一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45—1955年);二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的进军(1955-1965年);三是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65-1975年);四是以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75-1985年);五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85-1995年)。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性的时期还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到20世纪的最初25年。这个时期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物理。从根本上说,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来源于20世纪初期物理学上的三大成就。从这方面讲,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备比较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抓住机遇、追踪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

2.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要求课程的综合化,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当代科技发展有两种形式: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研究、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来发展充实原有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比如,现代化学与18、19世纪时期的经典化学比较起来,它的显著特点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从个别、细致研究发展到相互渗透、联系的研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在继续发展的同时,逐步趋向综合,这些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学研究成果以及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渗透,直接促进了高分子化学、量子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神经化学等新兴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科学技术的融合是互补和合作。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已密不可分。比如,从原子核物理发展到原子核技术,再发展到原子核工程;从分子生物学发展到生物技术,再发展到生物工程。我国“863计划”的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技术、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大都是从基础科学的实验室里发展起来的。

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形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例如,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角度综合研究,这就导致了新学科——环境科学的诞生。

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更加接近,各种不同科技领域之间发生共鸣作用和共振现象,随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性的“冲击波”以及随之而来的综合效果。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改革?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需要抓紧时间深入研究的课题。有一点却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要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应当把如何加强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

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特别是电子技术问世以后,其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比如,以1973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微处理机到80年代初期,已更新了4代。我国高校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功范例——北大方正,1974年8月,“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工程”列入国家科研计划,称为“748工程”,1981年激光照排机原理性样机通过鉴定。之后,北京大学依靠自身雄厚的科学研究基础继续进行科技攻关,推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投放市场。到目前已累计产值近20亿元,全国99%的报纸和90%的书刊采用了中国自己发明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在我国印刷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这说明,现代基础科学同样孕育着巨大的生产力,如何使掌握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理所当然应是当今教育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深入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此外,科学研究经过16世纪伽利略时代个体活动到17世纪牛顿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又到爱迪生(1847-1931年)的“实验工厂”的集体研究时代,尔后是本世纪40年代美国实现曼哈顿计划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规模建制的时代,最后是今天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国家的地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使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之间实现合作,科学已成为一项国际事业或产业。因而,国际化趋势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谁能把握国际科技发展信息并率先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谁就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和主动地位。

全球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潮流

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处于世纪交替之际,一股教育改革之风已经或正在全球兴起。其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

1.改革之风盛行。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为了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于1984年8月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作为总理大臣的咨询机构。“临教审”成立后,用三年多时间先后递交了四份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1985年,欧洲十余所大学校长聚会研究“迎接21世纪的欧洲大学”时提出,“在充满变革的未来,大学的重要任务是建立自身的适应外界条件变化的机制”。1989年美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农业教育改革的动员计划》中提出:“建立一个能连续而系统地对市场的变化趋势和需求作出主动和快速反应的农业教育体系”。19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第25届大会,总的题目是《教育与未来》,其内容之一就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同年,该组织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具体讨论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目前,“挑战”和“适应”已成为时代性的语言。

2.看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开发资源到开发头脑。英国科学技术白皮书指出:“……首先是大学,我们必须将其看作是获得具有能应付下个世纪的挑战的渊博知识和高深技术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源泉。”“随着知识日益成为货物和服务增加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国家的财富也越来越依靠它的人民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的。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过去深受一种文化之苦,这种文化把教育和一般培训工作的价值看得太低,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了解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关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夸大也很难过分。有压倒一切的理由要求加强所有人的科学教育和更加注意培训下一代合格的科学和技术人员。”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说:在资源从土地中开掘出来的时代,美国是一个富国,现在是从人的头脑中开发资源的时代,美国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以便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由看重知识到看重素质、意识、创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由看重知识量的多少到看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讨论。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他认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前两张“通行证”,而忽视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学术和职业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的没有意义。关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素质的内涵,有的学者认为是思维、创新、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追踪等方面的能力。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L·波伊尔在专题报告《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提到:“我们需要的学者不仅能够熟练地探索知识的前沿,而且能够综合各种思想,把思想和行动连结起来,能引导学生。现代生活的高度复杂性要求掌握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的信息,要求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的参与。如果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不能帮助学生超越自我去看问题和更好地理解我们世界相互依存的性质,每一代新人有责任感地生活的能力将危险地遭到削弱。”

4.摒除单一知识领域的局限,重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大学科(文、理、工等)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组合。本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的高等文科教育,经历了一个深刻变化的过程。面向经济和社会办学,使学校深感大学文科课程的设置与实际的需要差距很大,突出的问题在于文科学生知识单一,能力不强,缺乏广泛适应社会的能力。于是,高等文科教育普遍提出加强通才培养。以强调继承传统著称的日本,提出高等教育包括文科教育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提出文科也要象其它学科一样,从重视培养经院型百科全书式的人,转变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法国提出把人文素质与各种学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

5.重视德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各有差异,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区别,但重视道德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重视德育的程度毫不亚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克林顿1994年3月31日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把对学生进行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规定为美国2000年国家八大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日本提出德育是关系日本21世纪的关键,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目前,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尤其在文科教育中,调整并加强了德育课程,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内容改革:一是注重对共同核心价值观的讲授;二是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民族精神内容的选取;三是注重有关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技能训练;四是注重选择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内容。

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以及改革动向

江泽民同志指出:“本世纪9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紧紧追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吸收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为我们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现科教兴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卢嘉锡院士强调:“当我们注意面向21世纪培养高等科技人才时,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现代化。”

然而,反观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无论是在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更新内容,还是在与国外所进行的改革力度上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高校中,学习自然科学和工、农、医各科的全部学生以及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部分学生必修的某些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进入。现在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和内容,主要是微积分和很少一点常微分方程,连现在的中学教学中都已有的集合论、组合论都没有反映,更缺乏现代的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系统理论、非线性理论等。现在的普通物理的课程体系不改变,就很难加入适当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内容,这必然使非物理系的广大学生的物理基础和时空观停留在19世纪。此外,现在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的与中学教材存在着不少不必要的重复,有的课程之间也重复得很多。有许多教学内容只讲静态的、分散的具体知识,缺乏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发展趋势等,不利于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它许多学科的现状,同样存在着滞后于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不能不令人忧虑。

5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照搬原苏联模式,虽已做过不少改革,但基本框架未变。例如,有的专家认为,结合对比国际经验,我国现行高等农科教育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多年来,围绕过多、过细、过窄的专业,课程设置死板,严格按教学大纲所框定的内容讲授,很少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不同课程之间,由于各自强调其完整性,使得彼此重复;二是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差,走向社会后往往是会说不会做;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过窄,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四是课堂教学时数多,学生自学时间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和个人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抓得不紧,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上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和形式,都缺乏灵活性。

过去,我国高等文科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基于这一前提,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较多注重理论型专家的塑造,相对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较多注重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文科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另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答还不够,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两课”教学效果的要求。

当然,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件很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往往与改革实践中要克服的困难并存。例如,改变课程内容陈旧,更新教学内容导致知识总量庞大,常常是传统的内容减不下来,新的内容增不上去;改变教学内容重复,遇到课程自成体系和强调必要重复的阻力而难以解决;改变专业面窄,强调复合性知识结构要求,同样产生教学内容急剧膨胀的问题;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又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会遇到困难;突破课程结构的固定化、模式化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也会产生矛盾。如此等等。

早在1982年,我国就提出了《关于今后20年普通教育内容的研究》课题,在199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都把教育内容改革列为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为贯彻高教会及《纲要》的精神,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相对而言,由于体制改革和改善办学条件的任务重,教学领域的改革相对薄弱;教学改革中,较为重视教学管理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改革中,进行单门课程改革(最多是系列课程)的较多,从整体出发涉及课程体系、结构,作较大调整的改革较少;单门课改革中,从内容的增删、繁简调整和提高教学效果着眼的改革较多,而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才知识结构合理化考虑的较少。可以说,对如何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问题,还缺乏专门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紧迫而又十分艰巨、复杂的一项课题。

强烈的反差,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上至领导部门、专家学者,下到学校教学第一线广大教师深深的忧虑,也激发了有识之士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的急迫心情。在国家教委的领导和部署下,教学领域的改革出现了新动向,以高教司制订的《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计划”)的正式实施为标志的,从整体入手,有组织全方位地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帷幕已经拉开,出现了可喜的好形势。

1.国家教委领导重视,研究计划启动。“研究计划”一提出,即得到国家教委领导的重视和肯定,朱开轩主任批示“这是一个有远见的设想,意义重大,应予以支持。”“研究计划”中已有一批正式立项,并于前不久开始启动实施。目前,分科类申报立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且严格地进行当中。

2.院士、专家纷纷呼吁,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994年,部分院士曾就“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上书国家教委领导,委领导立即作了批示,要在年内准备,就某些学科作专题报告。同年10月,受国家教委之邀,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清华大学,分别就重点理工科大学面向21世纪的培养目标、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直抒己见,在高教界引起强烈反响。

3.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先行一步,作了改革探索。如清华大学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从课程设置的总体化入手,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减少课程总量。为此,学校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按照校系配合、合理分工的原则,学校教务处主要抓好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内容体系改革,各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都要积极研究课程内容的新陈代谢,从实际出发,采取有重点、分期分批的办法,抓了计算机、外语、机械设计、物理、数学、力学、经济等系列课程改革;各系则要研究本系课程总体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目前课程体系庞杂的系,首先理顺本系课程的主线,再进一步有计划地抓住1-2个系列或几门关键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基本要求,抓好衔接配合,改进课程结构总体方案。此外,一些学校进行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教学改革以及在试行学分制方面的尝试,都代表了教学领域深化改革的方向。学分制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它必然涉及也必将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4.教学领域的改革已深入到对理论和观念的探讨上。例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涉及人们的质量观。究竟什么是高质量教学?什么是人才高水平?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同样,也涉及到诸如如何处理继承与更新的关系;如何处理广博与专深的关系;如何处理普遍的基本要求(必修)与各具特色的学生智能结构的关系(因材施教);如何处理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如何处理适应现实需要与长远未来需要的关系;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等。

5.重视历史经验,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关于这一点,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过去哪些课程及某门课程中哪些内容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才能找到更新课程的依据;只有既尊重历史,又充分反映现实,才能使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既是新颖的、又是科学的。

6.充分认识到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难度,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又有加速改革的紧迫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在学校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已开始提到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未来时期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的改革走势,还是我国现存的差距,都在督促和告诫教育界同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这不仅是高校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能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培养跨世纪人才而迈出的重要一步,是迈向新世纪的抉择。

当然,在着手这项改革之际,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但具有广泛性,较强的政策性,而且还具有更强的学术性。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很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这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必须做过细的工作,有长远的考虑。

我们相信,有了正确和具有远见的抉择,有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新的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定会健康地逐步得以确立。

标签:;  

面向新世纪的选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讨论综述_美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