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3
摘要: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安全生产都极为重要。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时常需要登高作业、夜间作业,因此现场的安全隐患有很多。如果在实际施工当中出现了安全问题,不但会损失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大都存在着工期长、工序复杂、人员素质差且流动性大等等特点,这对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来讲,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且建筑工程现场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随时都存在着,危及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只有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以监督和落实,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建筑市场的竞争力非常大,企业要想提高行业竞争力,就要赢得市场信赖。而安全的施工管理能够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建筑行业规模大,施工工艺和技术难度也都非常大。所以要想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效益,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其中,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是进行有序施工的前提。企业通过安全施工管理,积极落实安全施工管理对策,以安全施工作为市场经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竞争力。
1.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能够提高建筑人员施工技能水平。由于基层施工人员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施工安全问题,通过施工单位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改变其落后的生产观念,能够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在物性之中也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1.3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减少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建筑企业通过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以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理论支持,着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乃至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参与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人员呈现老年化趋势,且学历普遍比较低,以农民工为主力军,他们对于安全施工的概念严重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很薄弱,很多操作都不规范,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项目人员、安全员的严重失职,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缺少安全意识的教育,也是造成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且有时候施工人员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偷懒,进行很多违规的施工行为,也增加了安全隐患的概率。
2.2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位
有时候施工方为了减少成本,在建筑物四周不设置防护栏,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安全网的搭设也不符合规定,建筑施工面也没有完全封闭,人员随意走动,在危险的地方没有警示牌等等,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建筑四周不设置防护栏,高层楼面的垃圾等容易坠落,严重危害了下方施工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有些项目中标之后,中标的企业会把项目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自己从中得差价,但是往往继续分包的施工企业资质都很低,施工管理也非常落后,本来利润已经被中标企业拿了大半,分得的项目施工企业为了继续从中得到利润,就会忽略对施工安全的资金投入,不重视安全生产,只是为了尽早的完成工程,完全不重视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想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需要有完善的安全制度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指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前,需要工作人员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熟悉施工流程。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具有指导施工项目安全防范内容,包括具体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点等,将相关施工标准落实到个人身上。
第二,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过程中,需要严格规定各个生产程序,包括整个生产程序的施工要求,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安全评估,以便于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第三,结合工程的特点,充分分析隐性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通常都是隐性因素。将隐性危险因素相关信息装订成手册,发放给每位工作人员。
3.2提高施工安全技术
提高施工安全技术同样是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性的重要一环,通过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从而实现最终的安全管理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为现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施工环境。在日常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引发各种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究预防措施和规避措施,将大风险化成小风险、将小风险化成无风险。当今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其中安全控制技术和事故预警技术是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
第二,建筑企业应积极引起先进的技术,包括GIS、模型技术、虚拟系统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中,实现安全管理升级,这样现场工作人员即实时获得施工现场信息,从而更加高效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3.3加强建筑安全隐患的识别及排除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除了工期长、工序多之外,其施工现场也是非常难以管理的部分,而要想达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隐患的识别及排除,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环节的安全管控,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整顿,以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也只有加强对建筑现场安全隐患的识别与评估工作,才能做到安全管理的预防、控制和整改,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3.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筑单位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要为施工人员购买保险,要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防止出现责任推卸现象发生。安全管理人员的工资要和其职责直接挂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督促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保证出现问题时针找不到人负责的情况出现。
3.5加强各工程参与方的协作管理
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面都需要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预防措施,相互监督协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从施工前预防施工隐患,以及在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质量,由专业的施工人员和安全员现场监督施工,确保施工作业有序安全的进行,安全是工程各参与方共同的责任,需要协力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今天,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建筑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要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监督与检查的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够保证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郁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山西建筑,2016(36):257~258.
[2]韩志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96.
[3]郭晓婷.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149~150.
论文作者:薛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现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