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走向世界--纪念企业管理“以我们为主体”十六字政策发表20周年_十六字方针论文

自主走向世界--纪念企业管理“以我们为主体”十六字政策发表20周年_十六字方针论文

自成一家 走向世界——纪念企业管理“以我为主”十六字方针发表二十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论文,走向世界论文,方针论文,六字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对许多新的变革存在的各种不同看法和疑虑,包括涉及如何对待国外企业管理经验上,有的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有的则持全盘照搬照抄的观点的复杂情况,1983年1月7日在原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召开的一次借鉴外国企业管理经验座谈会上,袁宝华同志提出了建立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和模式“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

“以我为主”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指明了我国企业如何借鉴他人经验,洋为中用,建立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正确方向。经过20年实践的检验,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并已在广大企业界与管理学界中广为流传,形成共识,结出硕果。

“以我为主”是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这应成为学习的立足点。“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是指要有正确的学习借鉴方法,就是要广泛了解研究各国在管理上的好经验和科学理论,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自成一家”是我们的目标,通过总结自己的和外来的经验,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理论和模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大力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从而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领域,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以实现跨跃式发展。但是在经营管理方面,我们在积极吸收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不能不考虑我们所独有的国情、民情,使人家的好经验、好做法能够在我国土地上扎根、开花。全盘移植有时会事与愿违,这一点我国祖先早就有过警示。在二千多年前,《晏子春秋》中早就有过形象的譬喻: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进行的——这些就是我国所独有的“水土”。不从这样的“水土”出发、不立足于“以我为主”、不对外来经验进行“融合提炼”,而要想在经营管理上取得成功,形成自己特色而能独树一帜,也许就只能是缘木求鱼了。

中国在现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才只有短短几年,而一些发达国家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些转型期的问题与困难,是人家所没有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而这却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

随着改革的深化与开放的扩大,尤其在入世之后,要求与国际经济接轨更为迫切。广大企业界人士都已感到凭自己原有的经验与知识已难以应付日益严峻的挑战,在管理知识上自觉要求“充电”,抓住机会进行短期或系统的学习培训,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当前报考MBA或总裁班的人数之踊跃正反映了社会这一新的需求,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要真正把国外的好经验学到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道路是漫长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了之后要进行思考,要把学到的东西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情,结合自己企业的厂情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才能成为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要振兴中华,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国际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满足于仿效人家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使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永远存在,甚至还会不断拉大。

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只有“人无我有”才是制胜之道,只有具有自己特色,才具有竞争力。所以说,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国际的,要是只在人家的后面亦步亦趋就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只有集百家之长,自成一家,才能在国际上更响亮地听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

在学习国际经营管理先进经验与理论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我们自己的优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承继着祖先遗留下来的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很多哲理在今天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仍散发着灿烂的光芒。例如:《孙子兵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论语》的做人准则与诚信理念;《老子》关于有形与无形的转化对今天知识经济的启示;《鬼谷子》的用“天下之目、天下之耳、天下之心”来观察世界的哲理对今天面对全球化的现实意义等等都是在当今新形势下给人以开阔思路、提高经营略水平大有启迪的。现在没有一个外来的竞争对手具有像我们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优势,要是能领会得深、运用得好,则将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全球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要“自成一家”,就需要“博采众长”,这“众长”不仅是人家之长,也应包括我们中华民族自己之长。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一样,也应成为我们“自成一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取得了引起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尤其在近年世界经济普遍低迷,而中国经济在2002年仍取得8%的增长更是一枝独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在经营管理上到底有哪些独具一格的特点?世人正期待着一个回答。

这正如日本在战后一片废墟上的重建,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那么强大的竞争力,使一些老牌的发达国家为之侧目。于是西方开始研究日本的兴起在管理上具有哪些特点。他们把所谓的“日本管理方式”归结为: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与企业工会。这些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管理方式说明,日本在战后学习西方技术与管理时,对技术是直接拿来为己所用,在管理上却不是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日本的国情、民情“自成一家”。

现在,该是我们自己来总结提炼20多年快速发展在经营管理上有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经验的时候了。在世界关注中国发展的管理特色时,我们在新的世纪也应该向世界回答这个问题,不能让国外学者把研究结果反过来告诉我们、告诉世界,那样就有负于民族对我们的期望了。

“以我为主”的十六字方针,在过去20年间对指导正确学习外来经验上已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将继续丰富它的内容,加深理解它的含义。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十六字方针”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只有自成一家,才能更有利于走向世界。

标签:;  ;  

自主走向世界--纪念企业管理“以我们为主体”十六字政策发表20周年_十六字方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