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农村城镇化新时代与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_小城镇论文

开创农村城镇化新时代与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_小城镇论文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新纪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纪元论文,中国论文,城乡论文,特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标志,城乡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潮流。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我国为28%,广东为38%。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主要体现是乡镇企业促进小城镇发展,农村整体质量提高,90年代广东掀起城市化热潮,珠江三角洲整体上已完成商品农业和农村工业化阶段,正进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阶段。形成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组团式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 珠江三角洲

广东力争在20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社会大工程,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和山区,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广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1 乡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标志

1.1 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一个新兴城市及城市体系发育完善过程,既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在城市环境中的聚集过程,也是城市价值观和城市意识在农村扩散过程。这个双向过程首先是资金、技术、资源、人才、信息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其次是城市作为中心向农村呈辐射状推进。当前我国的建制是城市领导农村政权建设,城市带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辐射农村的科技教育文明,城市促进农村在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劳动环境达到现代水准。

当今世界城乡一体化潮流是城乡一体,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新格局,使农民身居农村而能享受城市文明。一方面是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公共设施配套,交通通讯便捷,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另方面是全面提高农村整体质量,尤其是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1.2 世界城市化发展史和未来展望 人类由求生存到求发展的整体过程,反映了由务农到经商务工过程,由农村逐步走向城市过程。据资料反映,全球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趋势加快,城市化程度在1930年为13.6%,1980年为42%,1990年已达50%,预测2000年将超过60%,且城市化周期在缩短。

按世界城市化界定标准,城市人口需占本国人口50%以上,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达到此标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城市人口容易高达90%左右,城市化已处超饱和,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处于高峰期。现代经济的社会性和国际性,使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1950年全球10万人口城市约有900多个,到1980年发展到2200多个,预测2000年将超过3000个。世界城市中将集中全球人口的50%以上,其中半数居住在100万人口的城市里。预测21世纪初期全球将出现21个超10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其中我国有上海、北京、天津三个。

1.3 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化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发展极其缓慢,与工业化发展不成比例。至1978年我国工业产值比重已达75%,从理论上说已实现工业化了。然而农业劳力仍占社会总劳力76%,城市化水平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世界上是少见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体制驱动下,农村城市化方兴未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小城镇象雨后春笋,星罗棋布,改变了农村面貌,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建国44年来,全国近500座城市中居住3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4,其中一半是改革14年中发展起来的。全国5万多个乡镇中的12000多个建制镇,其中9000个也是改革后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提倡“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突破农村户籍制度,加快了农村城市化。

1.4 广东城市化概况与走向 广东城市化走过了一条曲折道路,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在极左路线驱动下,出现了历史性倒退,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49年广东城市化为13.3%,全国为10.6%,至1978年广东为11.7%,全国为12.5%,农村建制镇也不例外,1964年全省有建制镇154个,至1982年降为132个,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发展获得新生,1986年达786个,1993年达1321个,目前达1513个,全省城市数从1982年的13个增加到现在51个,其中21个省辖地级市,30个县级市,全省总人口6600万人中,城镇人口2600万人,占39%,外来人口约1100万人,绝大多数为青年劳动大军,主要在城镇中从事二三产业。

90年代广东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其主要模式:一是由铁路、公路、河道、港口等交通要冲牵动,加快小城镇的扩展延伸及新建;二是以工业小区为主体形成新城镇,这批新兴城镇具有现代经济特点、功能较齐全,其城市水平有的已超过一般县城;三是以专业市场为主导的商贸型小城镇,诸如塑料城、纺织城、家电城、建材城等。广东城乡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一体”进行规划建设,预测本世纪末城市化将由39%提高到50%,接近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至2010年提高到60%,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

2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2.1 改革开放15年为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1990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三番,平均年递增20%以上,超过6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发展速度。

2.2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珠江三角洲农村正在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组团式都市群体,形成村中有城,城中有村,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广州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群体发展;深圳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开放型国际大城市;珠海将建成花园式海滨城市;东莞将建成现代化组团式城市群体;中山将建成现代田园式名人城市;佛山将建成改革开放明星城市;江门市和惠州市将分别建成现代化有园林景色的城市群和优雅美丽的现代城市体系等。目前珠江三角洲拥有100万以上人口城市两座;10-40万人口城市6座;2-10万人口小城市24座,建制镇432座,全区每6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这批新兴小城镇功能逐步完善。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积极探索,总结出实现城市化十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工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规化,环境净化美化。这“十化”是以中等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水准为奋斗目标,在实施中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既要适应自身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形势,满足人民生活提高需求,更要跟上现代步伐,跨上城乡一体化快车进入21世纪。

从90年代到下世纪初叶,广东实现城市化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繁荣、安定、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实践中提出如下操作的具体标准。

2.2.1 现代文明村镇硬件和软件标准。硬件为“十化”:村头标志化、道路水泥化、住宅楼层化、义务教育普及化、社会保险制度化、生活超小康化村、容村貌净化美化。软件为“十风”:爱国爱村成风、遵纪守法成风、敬老爱幼成风、邻里和睦成风、优生优育成风、婚事新办成风、丧事简办成风、五讲四美成风、科技兴村成风、以法治村成风。

2.2.2 现代文明村实现十项公用建筑和文明户十条标准。十项公用建筑为:一座小公园、一座综合办公楼、一间医院、一间幼儿园、一间敬老院、一间学校、一间文化中心、一条主干大街、一间商贸中心、一间公厕。此外每个文化村要设立环卫队、治安队、消防队。文明户十条标准:户户有住宅楼、户户用自来水、户户用液化气、户户有电话、户户有有线彩电、户户用洗衣机、户户用冰箱、户户无文盲、户户无超生育、户户劳平均收入达万元。

建设跨世纪现代文明村镇,提供现代、高效、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使之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

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启迪

3.1 提高全民现代化城市意识是建设城市化的基础 实践表明,没有现代化都市意识,就不可能建设成现代化城市,各级公务人负率先树立城市意识尤为重要。城市意识包括人际关系意识、公共活动意识、城市文化意识等。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要求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向城市化转变。只有实现观念和行为的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才能真正实现。具体说要引导农民向城市文明靠拢。一是思想观念上,克服闭关自守,重农轻商,小富则安的小农思想,树立开放、开拓、开明、竞争自强思想。二是消费观念上,克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思想,树立求知、求美、求乐的思想。三是在时效观念上,树立效率观念。四是在法制观念上,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五是在卫生习惯上,树立清洁卫生意识。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3.2 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

3.2.1 商品农业阶段。珠江三角洲商品农业起步早,目前农业商品率达8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00元/人左右,土地生产率达2200元/亩以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是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内在动力。改革以来广东农村转移了1000多万劳力,约占全省劳力的1/3。珠江三角洲农村劳力转移达70%以上,但多数仍停留亦工农阶段,兼业农户约占90%。由于农村工业迅速发展,当地劳力紧缺,整个三角洲外来劳力达700多万人。总体而言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出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新道路。

3.2.2 农村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工业化则是城市根本动力。农村工业化必然带来农村城市化,因为工业化过程带来现代经济在一定时间和方向上的“聚集”,这种聚集过程到一定时段,便引起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骤变化,进而能为城市化发展阶段。

3.2.3 完善基础设施阶段。珠江三角洲在实现第一、二阶段基础上,按现代城市化要求,高标准超前强化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构成现代城市的框架。以东莞市为例,从1979-1993年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达150多亿元,建成176座桥,4条一级公路,13条通向各镇区联网的一级公路,占全省一级公路1/2。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500公里,每100平方公里密度为91公里,居全国之冠。全市33个镇区、590个村都实现通车、通电、通水、通程控电话,极大改善了投资和生活环境。东莞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规模大,发展快、效益好,将成为跨世纪新明星城市。

3.3 在发展小城镇群体基础上,形成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新格局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星罗棋布,全区拥有432座建制镇,密集居全国前列。小城镇是农村小区域的中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载体,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吸纳大批农民进城,扩大农业生产主体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进入90年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体将随着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可能会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大都市扩展区。珠江三角洲将形成一个以广州、深圳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为组团式大城市,以南海、顺德等一大批中等城市的城市群带,而走上世界城市化规律性轨道。东莞卓有远见地、超前地把镇级按县城和中等城市来规划,发挥中等城市多功能综合作用,体现中国特色城市化与世界城市化相结合。

3.4 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中的政府行为

3.4.1 制定规划,健全法制、组织协调,监督实施。规划是发展蓝图,是管理的依据。做好总体规划要突出五性:一是超前性,面向21世纪,立足现代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体现半个世纪不落后。二是主导性。引导城镇走上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新阶段。三是求实性。划好功能分区,使工业区、开发区、商业区、文化区、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旅游区等因地而异,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四是科学性。科学地解决交通、通讯、市场流通、工农业生产协作、信息传递、商业及社会服务网络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五是权威性,总体规划一经确定、立法公布、任何长官意志都不得擅自改动,以确保规划权威性。东莞市以极大的气魄与胆略,耗资2亿多,对33个镇区、290个村进行综合规划,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总体规划。

3.4.2 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实现广东2010年基本现代化,推进城市化的进展,应由政府主导实施如下基础设施。①能源:实行水电、火力、核电并举,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200万千瓦。②电讯:交换机总容量4000万门,普及率45%,长途电路70多万条,移动电话160万部。③公路:全省达10.7万公里,其中高速路3500公里,每100平方公里密度60公里以上。④铁路:总长度达2200公里,纵横通过全省多数市县。⑤港口:吞吐量为6.55亿吨,泊位611个,可沟通世界各港口。⑥航空:新建中国最大航空港广州国际机场。上述目标实施中,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已创造出许多成功经验、政府搭台、企业承办,群众唱戏;主管部门强化推进,用市场机制主导实施。

3.4.3 政府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是加快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证。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一级市场必须实行垄断和管理,才能保证规划落实。

3.5 珠港澳基础设施一体化导向珠港澳经济一体化 21世纪来临将给广东经济腾飞带来新机遇。社会经济将出现新的走向和重组,朝粤港澳一体化、国际化发展。珠港澳经济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互补互利,构成南中国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黄金地带。珠港澳三方的合作已为各方带来繁荣兴旺,奠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当今地区性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潮流,珠港澳经济一体化战略势在必行。建立一个协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是确保珠港澳共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倘若不搞基础设施一体化,各行其是,互相倾轧,重复建设,结果是三败俱伤,对各自经济发展没有好处。所以说,没有珠港澳基础设施一体化,就没有珠港澳经济共同繁荣。可以预测,随着港澳回归,珠港澳基础设施将出现一个合作发展的全盛时期。

* 本文系1994年11月中旬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中国东部农村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论文。

标签:;  ;  ;  ;  ;  ;  ;  ;  ;  ;  ;  

开创农村城镇化新时代与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