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实用栽培技术_土鳖虫论文

中华鳖实用栽培技术_土鳖虫论文

中华地鳖虫实用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饲养房及内部设施

饲养房建设:目前人工养殖土元主要有砖池式和温棚式两种方式。砖池式饲养房多为旧房改造,用泥、砂石、砖砌成立体饲养池,再用水泥板及填充物构筑房顶保温层。八十年代中期在江苏、浙江等地很流行。由于这种方式具有充分利用城乡闲置房屋、保温性能较好、利用率高的特点,因而许多地方都在使用。温棚式是伴随着温室蔬菜种植及温室水产养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更科学、更经济实用的土元养殖方式。具体建造方法如下:

选择一处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地块可大可小,在房屋前或有建筑物阻挡西北风的地方更适合),铲平、夯实并按设计要求开挖深为05~08米温棚地槽,在槽中每间隔一米打入一根长04米的地桩,自桩的顶部向下10厘米处做成楔口,用作固定压膜线。距地槽一米处沿四周开挖排水沟,以不积水为宜。用竹杆或钢管搭建成半圆形温棚骨架(可参照蔬菜大棚),中高18至2米,温棚两端可用竹杆搭成方格状,与弧形骨架固定起来。在背风一端开一高为16米、宽为09米的小门,门可向内打开。在温棚一端距地面20厘米处放置一直径为10厘米、长为20厘米的PVC管做为并气口,在另一端距地面17米处分开放置两根同样规格PVC管做为出气孔和排烟孔。棚架做好后,可在上面覆盖上第一层聚氯乙烯棚膜(无滴膜),也可用没有破损的旧棚模。在棚膜上盖上一层草帘作保温层,草帘的两头须放到地槽里,草帘之间按间隔10厘米的密度向前排放,在温棚长度分别为1/3处、1/2处与草帘同向放置数块长2米、宽1米、厚25厘米的泡沫板,错开第一层接头,再盖上第二层同样规格的泡沫板,以确保不漏气,温棚两端可将草帘固定在方格框架上(门的做法相仿)。做好了保温层,即可覆盖第二层厚度为12丝的白色聚乙烯大棚膜,将内外层棚膜及草帘在地槽中用压

膜线固定好,将土填入地槽、压实,并将地面做成坡形直至水沟。内部设施:在饲养房内,可用直径为8厘米的竹竿或6分钢管,按前后深50厘米、高40厘米搭饲养架2~4层,根据饲养房的实际情况,搭建3~4排,排与排之间须用竹竿、钢管固定好,并留有足够宽度的走道,以方便操作,然后在饲养架上放好装有饲养土和土元的塑料盆即可进行饲养。

加温设施:为提高经济效益,冬季可开展加温人工养殖,笔者曾先后尝试过无压锅炉水暖养殖、地热养殖、电热温控养殖及拔烟煤炉养殖。就温棚式养殖而言,用拔烟煤炉就能够达到养殖要求。其构造简要介绍如下:选购可放九只煤球的炉芯一只,用砖侧立砌成长60厘米、宽60厘米、高70厘米的方框,在离地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25厘米、50厘米处依次放置直径为5厘米出渣口、直径为2厘米的进风口、炉芯衬条及排烟管道,在方框墙体顶部用砖砌成内圆外方的平台,在平台上放一铁板,在铁板上放一只烧水器皿,用以调节饲养房内的空气湿度。

建造一个50平方米的温棚式饲养房(包括饲养设施在内)约需1000元~1500元,而建造一个同样面积砖池式饲养则需要9000元~1万元,即使用旧房舍改造也需5000元左右,对于目前尚不富裕的广大农民来说,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温棚式饲养房的优点还表现在能够充分地利用太阳能进行自动增温,在晴朗天气居多的冬天,白天无需加温。与砖池式全天候加温比较每年仅燃料一项就可节省500~600元,同时通过泡沫板的散射阳光不但可以满足土元的生理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死房内有害细菌的功效,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房内有害细菌和微生物污染的发生机率。提高土元的养殖质量。

饲养土的配制及湿度调节

饲养土的结构非常重要,即要求饲养土疏松,透气并含有一定量水份,土质呈中性或弱碱性,同时要求饲养土中含有一定的腐植质,使土元从中吸收部分水份和养料,以补充人工喂养的不足。这里我们向读者朋友们推荐一种切实可行的饲养土配比方案。主要成分为:1稻糠灰:由稻米加工后粗糠焚烧而成,稻糠灰焚烧后能保持原有形体不变化,因而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沥水性。2锯末:必须选用无毒、无刺激性气味的锯末,并经过高温消毒杀菌方可使用。3壤土:要求具有良好的气相、液相、固相特点,一般指透气、含水、具有一定粘性的颗粒土,在河边、菜园等地方均能找到,但必须是没有受化肥农药污染。将上述三种成分按1∶1∶1配比加入适量的水分充分拌匀,若壤土偏瘦,可加入少量经充分发酵过的禽畜粪便,以增加饲养土的有机质含量。饲养土的含水量一般在15~20%,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当其表面出现干燥时,可将饲养土上下对抄一遍。当湿度明显不足时,可在表面喷洒适量水份,3~4小时后,将饲养土上下拌匀即可。

卵块加温孵化

土元卵块加温孵化是土元养殖过程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一个环节,须将孵化温度保持在30℃左右。通过加温炉上烧水来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50~65%。孵化土的湿度要稍大于幼虫饲养土。孵化土湿度过大,水份则会通过卵块气孔(锯齿状)浸入内部使幼虫淹死并腐烂或在气孔上形成水膜使幼虫缺氧窒息死亡。孵化土湿度过低,会使卵块因缺水停止发育而导致干枯死亡。如果发现孵化土湿度偏低,切不可在卵块上喷水、洒水。可将孵化土筛下适量加水调和拌匀,再行使用。

病虫害的防治据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土元的生命力较强,一般很少有疾病发生,但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也可引起部分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螨虫:螨虫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敌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阶段:A卵块孵化期:卵块筛出后,可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卵块,或用紫外灯照射,可杀死卵块上螨虫卵,同时用新近焚烧的稻糠灰作为孵化土(若用锯末,需经高温消毒杀死寄生虫卵)。若发现仍有少量螨虫,可用100目网筛将螨虫及孵化土一起筛出。B交配期:雄虫交配后,会大批死亡,如不及时捡出会滋生螨虫,只需将死虫及时清除即可。C母虫产卵后期:由于母虫产卵结束后自然死亡,也是滋生大量螨虫,须将死虫及时捡出。若发现螨害严重时可将养土更换或连续投喂青饲料七天左右即可消除。稍轻者,可将饲养土表层刮去1~2厘米,连续3~5天。

2大肚病: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应以预防为主。如一旦发生,易大面积传染,死亡较快。病因为温度过大、伤食所致(体内营养积累过多消化不良)、空气不足或环境污染。症状:腹部肿胀:体积膨大,土元吐水沫,仰卧土面而死。防治:调节饲养土温度,通风换气,少喂或不喂精料,加喂青饲料,在饲料中拌入少许土霉素和食母生喂之。并彻底更换饲养土。

3萎缩病:病因:养土干燥、虫口过密、土元身体缺水或营养不良而造成。病状:腹面暗绿、有斑点、脚收缩、触须下垂、全身柔软、行动呆滞、脱皮困难、晚上不食、白天大部分爬出土面萎缩不动。防治:调节饲养土湿度,保持不干不湿,饲料上应青、精搭配,交错喂食,同时注意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总之,只要平时注意盆内和饲料的卫生,土元不会轻易生病的。

有关土元养殖技术的书籍和文章较多,其中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土元种属分类、品种及分布、饲养密度等,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我国目前正处在农业结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特殊阶段,由于土元养殖粗放、效益较高、易成规模,许多农民和下岗职工看好这一项目,准备放手一搏。随着种源市场的日见火爆,许多没有养殖技术的个人和企业纷纷加入到售种行列,为片面追求高额利润,他们采用夸大经济效益,捏造土元名称,淡化养殖技术等不正当手段误导和欺骗养殖户,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联系电话:

标签:;  ;  ;  ;  ;  

中华鳖实用栽培技术_土鳖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