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甲胎蛋白、α―岩藻糖苷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论文_李守荣

牡丹江市先锋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α-岩藻糖苷酶(AFU)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 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为观察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FP、AFU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U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U、AF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均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FU、AFP肿瘤标志物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α-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PHC)是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1],在癌症死亡率中位列第一位,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渐升高[2-3]。PHC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医生主要依靠AFP测定与超声影像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作出诊断。但是由于受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阳性率仅为60%-70%[4]。近年来α-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肝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U、AFP指标,探讨其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9,平均年龄(58.6±5.6)岁。另同期选取其他消化系癌症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及正常健康体检对照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41~80,平均年龄(57.6±6.6)岁;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取4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待用。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AFP、AFU水平。正常参考值:AFU<40U/L、AFP<25μg/L。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均数均采用t检验,率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U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清AFP、AFU的比较

2.2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U、AF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均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临床上原发性肝癌一般测定甲胎蛋白(AFP)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但早期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难确认。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肿瘤标志物可反映肿瘤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胞表型及基因型的内在特性,并与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发展有关[5-6]。甲胎蛋白是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一种糖蛋白,临床上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首选指标,因原发性肝癌时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阳性检出率较高。但AFP单项检测敏感性低,临床上仍有15% ~ 20%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处在正常范围内[7]。研究发现,大多数AFP呈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α-岩藻糖苷酶水平,AFU检测结果呈阳性。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研究报道原发性肝癌时患者血清AFU水平升高[8-9]。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分类名为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血清中AFU的分子量为270KD~390KD。基本生理功能是催化含岩藻糖基的低聚糖、糖肽、糖蛋白和糖苷的分解代谢。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如肝、脑、肾、胰、胎盘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以及血清、尿液、唾液、泪液和垂体液中均含此酶。1980年Deugnier首先发现肝癌患者血清AFU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从而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了新的指标。肝癌时AFU升高机制:AFU是一种溶酶体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体液中,参与糖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解代谢。肝脏是富含溶酶体的器官,当肝脏细胞癌变时,AFU合成增加并大量释放入血,其机制可能为:⑴血清AFU激活物存在影响酶活性。有文献报道,PHC及正常人血清都能使标准的AFU活性升高,正常人血清AFU激活物与AFU活性呈正相关。而在PHC时,血清AFU激活物含量增加且和AFU关系发生紊乱,提示AFU激活物含量增加对PHC血清AFU活性升高起重要作用;⑵AFU底物浓度升高而使AFU代偿性升高。PHC时血清PBF(蛋白结合岩藻糖)和岩藻糖基化AFU浓度增加,人体内与蛋白结合的岩藻糖为L-岩藻糖,含岩藻糖的糖蛋白是AFU生理底物之一;⑶癌外肝细胞合成AFU增加,肝癌细胞可分泌某种刺激因子作用于正常肝细胞,促使酶蛋白合成增加,引起血清AFU活性增加。其他消化道肿瘤即使发生肝转移,血清AFU也无明显增加示这种刺激具有肝癌特异性。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AFU、AFP肿瘤标志物能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诊断率,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天祥.联合检测血清AFU和AFP对PHC的诊断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28(2):82-84.

[2]吴海丽.含奥沙利铂方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55-56.

[3]孟建华,李俊峰,杨香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60-61.

[4]徐静,梅铭惠,石青峰.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0,24(2):81-82.

[5]王波兰.AFP与AFU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5):60-61.

[6]黄玲莎,朱波,陈艳华,等.肿瘤标志物三项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意义探讨[J].检验医学,2006,21(5):472.

[7]陈域,曹大勇,李霄.肝癌外科治疗前后AFP和sICAM-1的变化对生存预测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7):64-65.

[8]王洋,余宪,张旭,等.AFP、AFU、GGT、AL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3,17(1):23-24.

[9]范见佩,汤文辉.AFP、AFU、CA19-9和GG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74-75.

论文作者:李守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联合检测甲胎蛋白、α―岩藻糖苷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论文_李守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