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论文_陈小天,张文

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论文_陈小天,张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原材料的采购、运输、检验、配合比确定、搅拌到使用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流程要确保规范性,加大检验和监督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冬季施工,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投入,培养施工人员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施工技能水平,从而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有效地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为桥梁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混凝土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导致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三个方面: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规范。具体表现为: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或者材料用量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浆比例较低,石子比例较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拌合,导致拌合不均匀;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没有按照分层的方式进行下料,振捣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导致漏振、过振问题;模板缝隙处理不合理,没有严格堵实缝隙,导致水泥浆从缝隙中流出;在工程基础、柱、墙根部分施工完成之后,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就进行上层混凝土灌注等。蜂窝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由于砂浆少、石子多,导致局部酥松,从而形成蜂窝状的窟窿;麻面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由于确浆而导致麻点、小凹坑出现,表面较为粗糙,但是没有钢筋漏出。导致混凝土麻面问题的原因包括:在模板施工之前,没有清理、冲刷干净模板表面的水泥砂浆等杂物,导致模板表面不平整,拆模时,由于模板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也受到破坏;在模板拼装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拼装缝隙,导致水泥砂浆从局部流出;在进行模板隔离剂的涂刷时,涂刷不够均匀,构件表面局部漏刷,导致模板和混凝土表面产生粘结;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时间不够,没有完全排出气泡,这些气泡在模板上停留,从而导致麻点出现。露筋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的局部裸露。导致露筋问题的原因包括:在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没有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放置太少、保护层发生移动,导致钢筋紧贴模板发生露出现象;没有根据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进行钢筋布置,钢筋密度过大,导致石子在钢筋上卡住,水泥砂浆灌筑不充分;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合理,出现离析现象,接近模板的位置发生漏浆、缺浆问题等。此外,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水泥水化热过大、温度控制不合理、混凝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等。

2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采购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如果不能确保采购到的材料质量过关,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就无从谈起。为此,一定要保证采购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采购的时候应根据施工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购买,确保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达标。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把关,只有通过了质量检验的材料才能被应用于施工中,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此外,堆放在场内的材料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保持材料堆放场所的干燥和封闭,提高材料管理的规范性。

2.2施工裂缝质量控制措施

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质量问题是通病,对此进行质量控制,就要充分注重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按照设计的要求加以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操作人员的经验要丰富,做好相应的施工指导工作,将混凝土的振捣施工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注重对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控制。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要比手工振捣的方式收缩性小,振捣的工作实施中,就要按照机械性能,保障振捣的质量。再有就是后续的养护工作实施中,要等到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脱模处理,保障温湿度的控制,这些都能有助于裂缝的控制。

2.3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是关键性的技术。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设计模板时,模板应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尽可能采用大模板,并提高模板的适应性和周期率,并要求拆装容易,操作方便,模板应按批准的加工图加工,板面之间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重复使用的模板,其表面始终保持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选择模板材料时,要选择那些表面光滑、吸收性强的材料。

2.4建立并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在桥梁工程中,一般都会建立一个内部组织,来对施工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管理。基本上来说,这个组织结构中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监理、安全员、质检人员等等,分别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发挥其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应对自己的责任进行认识,并且出台明确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从而使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效果与切身利益联系到一起,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应做好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具备质量意识、成本意识与安全意识,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5改善混凝土裂缝问题

首先,对骨料级配进行改善,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代之以添加剂;在进行混凝土拌合之前,首先用水冷却碎石,以此实现混凝土浇注温度的降低;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如果气温较高,应当适当调整混凝土厚度,增加散热面积;对拆模时间进行合理规定,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温差变化剧烈而出现裂缝。其次,对于非结构性裂缝,可以采取搭设支架等方式进行。先对整个支架进行预压处理,确保其非弹性变形完全消除;将减水剂添加在混凝土中,减少混凝土泌水现象,在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做好二次抹面工作;为了有效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早期混凝土养护工作,实现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速度的降低。将海绵、麻袋等覆盖在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维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湿度;为了减少因温差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浇筑速度、浇筑顺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温差。如果混凝土施工在夏季进行,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从而降低表面温度;如果混凝土施工在冬季进行,必须做好混凝土构件表面的保温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桥梁工程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桥梁工程质量的担忧。根据桥梁事故原因的分析与统计,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混凝土是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施工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倍受青睐。要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性,就必须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避免因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混凝土施工不当等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以上内容就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董鹏.桥梁设计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6.

[2]李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四川水泥,2017(12):22.

论文作者:陈小天,张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论文_陈小天,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