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中低压配网运维平台的研究 刘付金论文_ 刘付金

基于大数据的中低压配网运维平台的研究 刘付金论文_ 刘付金

摘要:我国的能源消耗量较高,为了提升节能降耗效果,应加强电能管理,对电能进行有效的监测,加强智能化低压配电网络建设成为现阶段一项重要课题。电力负荷量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及供电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本身具有维护费用高、可靠性、连续性、易操作及能源合理使用等优势,以此来带动智能化低压配电网络的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大数据的中低压配网运维平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

引言

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是必然发展趋势,完成了对低压配电系统中全参数的有效测量,在高性能通信技术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做好产品选择,并应用新的技术,对低压配电网中的电能进行全面管理,以便能够达到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目的,使电力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1低压配网电力系统概述

传统的低压配网电力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以人工操作为主要形式,能够完成对配电的监视、保护及控制。该种控制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展现出了误操作、延时性等缺点,无法及时对故障进行准确及有效地处理,并且对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现场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继电器、接触器和断路器元件共同来构成基础元件,在对功率因数、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及电流等参数进行控制,并进行实时监测,能够直观的了解到电气设备的总体运行状态,为故障点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对电器动作加以控制,主要是运用智能模块对参数进行设定及调整,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展现出了遥信、遥测、遥调及遥控功能。

2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的建立

环控负荷回路建设,建立应从400V主进线断路器开始,中间包括三级负荷总开关,一直到环控负荷,存在四级的断路器,对切环控负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中存在较多的电机设备,对电机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断路器包括施耐德NAX断路器和MT断路器。在对400V进线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采用下级负荷母线NSXMCCB和MTACB的形式,采用时间选择性,促进配合使用效果的提升。环控负荷间的NSX断路器及三级母线断路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上下级断路器壳架中的电流级差控制在大于2.5倍,完全选择性功能的应用,主要是使用NSX专利技术的大电流能量脱扣和NSX配备的全新一代Micrologic控制单元来展现。为了能够快速判断上下断路器的电流选择性,应合理使用脱扣曲线及完全选择性表工具。

3基于大数据的配网中低压故障智能诊断

3.1自动化系统故障告警处理、自动起单

访问用于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的三区事件数据库,读取变电站内和线路自动化交换机的分割闭合和保护行为SOE信号,自动返回多个SOE事件,包括同一线路的交换机分割闭合、保护行为、重新开关行为等,并自动诊断为交换机正常分割闭合引起的交换机跳闸、线路瞬间故障引起的交换机跳闸等结论,使得调度员能够从大量告警中快速识别关键性事件,提高在极端天气等条件下大量告警上报的处理效率。

3.2配变终端失电告警倒推开关跳闸

某城市郊区和农村大多数配电线路交换机不是自动交换机,因此线路交换机故障跳闸没有自动监控手段,客户必须致电95598报告故障,并且依靠运营和维护团队的现场访问才能确定跳闸交换机。此过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故障排除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电源的可靠性,并可能导致客户不满。使用测量自动化监控终端发送的断电报警事件、15分钟的瞬间数据、终端联机状态等信息,与网格GIS拓扑结构一起实施“故障点反转”,通过PDU主动检测和支持配电线路交换机跳闸,结合WebGIS进行可视化故障诊断和信息发布。这一要求的实现将显着提高中压配电线路非自动开关跳闸故障的预检测能力,将最初几小时的手动现场访问所能发现的开关跳闸时间减少到几分钟,从而大大缩短配电线路的故障位置时间,提高故障修复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中低压配网运维平台的功能设计

4.1电网日常监控

中低压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各方面的状态信息可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提取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本状况,即电网的负载量、供电范围、当前在网的用户数量、各变压器及线路的负载率等,都能通过图形或列表的方式显示。②电网维保,该功能主要是监测电网故障处理及8常保养情况,其中包括故障上报、已完成的故障处理、故障处理过程跟踪、日常线路及设备的检修情况、故障影响范围。③派工处理,即委派相应的维修人员到电网故障的地点进行维修,并能实时反馈维修情况和进度,同时显示所有维修人员的维修信息,包括完成的时间和维修效果等。④综合部署计划,该功能主要是电网的发展规范及工作计划信息的显示,其中包括电网的扩容、新线路部署、停电计划通知、工程实施状态跟踪等。

4.2电网故障处理

在找到电网故障的地点和原因后,必须派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功能主要包括故障地点信息、维修人员数量、维修时使用的工具或装备、维修实时进度、预计维修时间、维修情况反馈、用户反馈、工单统计及分析等,派工情况可通过电脑终端或手机App显示,派工信息可通过手机提醒相关维修人员,相关人员可以看到关键节点的信息。

5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5.1完善操作系统建设

操作系统建设作为抵押配网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提升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操作系统建设效果及质量,应严格遵循快捷性及简单性原则,该种操作过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能够高效解决低压配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5.2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和改造

通过对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有助于提升企业各项生产工作的持续性及连续性,使低压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中。但是由于运行时间的不间断,导致其热量大大增加,能耗损耗量不断提升。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对冷却系统及变压器系统不断进行调整,以降低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避免能耗增高现象的产生。另外,还需要对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维护及监督,避免故障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

5.3数据的加工处理

有些信息系统收集大量数据,因此在实施业务时需要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有效地处理数据、提取敏感数据、有效地分析提取的数据(如绘制图表),以便更直观地显示其他杂乱的数据,从而避免干扰管理员。

5.4设备的升级和维护

精细管理的前提就是对各种设备的全面统计,如果精细的设备不是备份支持,就不会有要测量量量化的精细数据,很多情况下,设备测量偏差会导致精细管理的因素分析错误,从而及时更新或升级设备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模式,可确保医院的这种365天24小时运行的特殊供电模式。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运维管理变得非常重要。运维管理要运用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开展,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对中低压配网的“实时监控、统-调试、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文铭.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中低压配网规划方法研究刍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

[2]李涛,汪波,彭刘阳,李凌,朱正雨,杨义.基于基础台账的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投资决策研究[J].青海电力,2018,37(03):1-8+12.

[3]徐宾.基于电力市场条件的中低压配网规划方法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7):222-223.

[4]杨勇.城市中低压配网电能损耗综合分析研究[J].电气时代,2018(09):72-73.

[5]杨鑫,宋凯,尹广利.浅析低压配网用户内部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3):78-79.

论文作者: 刘付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的中低压配网运维平台的研究 刘付金论文_ 刘付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