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结构的强度较大,耐用性能好,还具备较好的防火性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对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1导言
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加以考虑,重点是对钢筋以及混凝土受压应力的关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若是想要确保受压拉力与设计拉力保持一致,就要重点考虑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在位置,因此,应该加强对混凝土、钢筋以及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2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
2.1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如果相关的施工材料不合格,会降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进而无法抵抗其内部硬化而产生的应力,出现变形的问题,最终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影响材料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水泥材料中的泥沙、氯离子等杂质较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的水化热较高,且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加入外加剂),导致混凝土出现早强性裂缝。
2.2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例如在模版施工时,支撑不足或者拆除过早等。这些施工问题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3钢筋混凝土施工温度
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足,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内部积累了大量的热度,因此产生内部变形,最终出现裂缝的质量问题。
2.4钢筋混凝土湿度
当混凝土进行硬化时,会导致温度升高,导致混凝土的水分受热蒸发。如果未对混凝土及时的进行保湿处理,混凝土的水分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干裂的问题,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5钢筋混凝土提前受荷
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一定要求时,进行了模板拆除或者荷载承载,导致结构因荷载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出现裂缝的质量问题。
3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把控
对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施工质量把控需要从其设计入手。首先,了解保护层厚度的国家标准,钢筋的直径不得大于混凝土产生的保护层厚度,结合相应的施工环境、混凝土强度、钢筋止境保护层厚、基础地下垫层等等进行相应的厚度指标把控,钢筋混凝土的保护膜纵向厚度应>4cm,没有垫层情况下厚度要>7cm。其次,设计过程中要依托于国家要求而进行,其厚度必须高于标准的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同时融入相应的防火功能设计。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混凝土要能够切实满足耐久性的要求,考虑建筑使用时间;第三,下料过程中要注重与设计图进行严格对比,依照相应的设计标准来进行材料把控,尺寸、弯度等都不可有所偏差,防止后续材料使用问题产生;第四,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环节都不可小觑,都需要予以严格把控,比如对钢筋绑扎时,其位置都需要予以精准考量,浇筑过程还要注重其变形问题的产生等;第五,保护层在施工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梁与板需要最少五个以上检查梁,或占有不超过百分之二的梁与板的比例要求,数量还可以予以增加,监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随时予以跟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钢筋捆扎质量控制
在进行钢筋捆扎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做好质量把控,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钢筋进场时候需要对其品规进行核对,一方面保证其与所购买品规相同,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其满足施工需要;第二,对钢筋进行分组,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的钢筋为一组,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第三,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如下规定:一级钢筋末端为180°弯钩,弯弧内径不得小于内径的2.5倍,设计为135°弯钩时候,二级三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钢筋不大于90°时候,其弯弧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第四,钢筋连接时候可以通过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来进行,焊接过程要注意接头部分质量把控;第五,焊接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检验
3.3模板支撑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支撑质量控制方面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做好模板选择,模板支撑力足够、刚性和稳定性满足需要,能够承受施工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载荷。高大模板还需要保证其支撑系统高度大于8m,跨度超过18m,总荷载大于10kN/m2。就模板支撑体系来说,其融合了钢管脚手架、顶托支撑体系,其支护过程中都要做到横平竖直,可以采用通线来进行位置把控,竖直方向还可以通过垂直度控制线来保证模板的位置准确;第二,模板支撑还要注意做好预埋件、预留孔洞工作,其位置要注意与图纸进行对比,保证位置准确;第三,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模板轴线、螺栓、支架、顶撑等位置的检验与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进行及时解决和跟进。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预埋件与模板的碰撞避免。
3.4施工振捣
混凝土的施工振捣同样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振捣需要做到快进,但是拔出时候则要慢,尤其要预防振捣过程中出现空隙;第二,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要予以把控,一般控制在20—30秒左右,混凝土不显著下沉并不出现气泡为判断标准;第三,振捣过程中如果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的情况,则需要予以高度注意,尤其不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这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会造成影响;第四,振捣时候其插入深度一般保持在10cm,以此促成混凝土上下层的凝结;第五,振捣中间需要注意前后间距的把控,一般为30—50cm为宜,此过程要注意漏振的防控;第六,振捣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碰触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3.5养护质量分析
钢筋混凝土的养护一般在浇筑12小时之后,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多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养护用水要注意与拌制用水相同。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气温的把控,如果气温低于5℃,则不可再浇水。之后,使用塑料布对所需要养护的混凝土进行遮盖,并保持其严密性,塑料布内要有凝结水。
3.6模板拆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拆除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最后环节,做好此部分的质量控制则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把控。首先,模板拆除之前需要对砼强度报告予以深入研究,并对砼结构所达到的强度进行分析。其次,3m以上的高处作业则需要通过牢固操作台的设置来进行,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第三,模板的拆除需要依照一定顺序进行,一般是先拆除后支的模板,后拆除先支护的模板,最后拆除承重的部分。模板拆除之前进行方案制定极为重要,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4结束语
总之,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应该遵守规则,有严格的照章办事以及事前的规划安排,对各项相关工作的检查准备,比如各个环节的人员专业人员的配备,图纸的的及数据的设计和计算,这些都需严格的精心策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建筑施工中的有有优质管控,也是一项对工作的信誉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莫礼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7(07):109,112.
[2]王瑞丽.探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22.
[3]王迁华.浅议土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J].科技展望,2017(06):25,27.
[4]何旭辉,连彬.浅谈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吊装施工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06):151-152.
[5]喻建松.论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220.
论文作者:谭显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