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学文本阅读问题综述_高考论文

2009年高考文学文本阅读问题综述_高考论文

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综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文本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状 文学类文本更显“文学性”

1.材料选取上,突出“温暖”主题,注重精神提升,以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为主导,间以平和的小说,积极发挥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阅读教学及其考查,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体裁选取上,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引人注目的是小说阅读的试验。小说阅读除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外,还有着培养学生虚构想象能力的审美诉求。换言之,小说阅读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点从各种版本的课文选文上可以看得出来。但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文学作品阅读中对小说的考查一直是慎重的。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小说的主题含蓄和艺术手法多样,不像散文主题那样单纯。

无论是题材的选取还是体裁的选择,所选材料或是紧扣时代变化发展的脉搏,或是适时对过去生活进行恰当的审视;或是放眼天下,关注民生,或是着眼当前,发现细节;或是感恩造化,或是翻新思考……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着新课程标准对人才培养要求的考查,发挥着正确的引领作用。

2.考点安排上,越来越凸显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以往“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正积极向新课标考纲的“探究”转化,大纲版考纲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试卷中考查的数量都在减少,尤其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呈与鉴赏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综合考查的趋势。“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即新课标考纲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和“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考点的数量在增加,具体到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鉴赏,对开头部分、结尾部分好处及用意的鉴赏和探究。尤其是探究题的考查,新课标试卷往往明确提出“探究”的要求,部分大纲版试卷也在进行着过渡。考查突出文学性这一特点,从近三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中可以明显看出来。

3.题型设计和参考答案方面,各地既有特色,同时又注重探索试验。总体趋向主观题,试题设计更加具体、灵活,富有人文性。

试题设计上,主要有三个特点:

(1)问题明晰,准确考查能力。典型的如上海卷第10题:“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11)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问题设计明确而丰富。命题人选择表达方式中“描写”这一方法,明确告诉考生答题角度和方向,要求其作具体赏析并深入体会这种技巧的妙处。这样的考查让考生能准确找准方向,可以有效检测考生的鉴赏分析能力。

(2)视野开阔,引导整体阅读。试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鉴赏探究能力的检测,也是对高三师生的一种暗示,甚至直接影响到从高一开始的各次考试,乃至日常教学。因此,关注、研究优秀高考试题有重要价值。新课标倡导整体感知,2009年全国卷Ⅰ第14题可资研究:“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这道题点面结合,视野开阔,有利于引导考生整体阅读。试题设计了两个题目,一是概括这一段描写对象的特点,此为着眼于“点”;一是结合全文,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写作用意),此为着眼于“面”。

(3)寓意深远,饱含人文情怀。新课标和新考纲都强调对“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009年江苏卷第14题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目标:“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这个问题完全符合考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要求,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是一个很好的考查,因为其中设置了三级理解台阶:由“都江堰”到“修建都江堰的人”,再到“做人”。命题人的意图从参考答案中也能看得出来:(1)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2)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3)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不足 试题命制仍需规范

1.题型缺少梯度。题型的“梯度”是阅读心理的需要,也是综合能力检测的需要。但是,部分试卷却缺少梯度,不仅缺少对考生考试心理的尊重,也不能有效检测考生的能力。我们可以分析下面两份试卷:

[A]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B]

16.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18.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19.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A]卷是江苏卷,[B]卷是湖北卷。[A]卷是一份比较典型的“整卷”,几乎题题着眼于全文。[B]卷是一份比较典型的“散卷”,题题问题明晰,考点准确,但是,缺少对考生整体把握能力的考查。[B]卷四题中的第一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只偏重在谋篇布局技巧的“线索”方面。

2.问题表述含糊。一旦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我们是考生,面对那些问题都不清晰的试题该是何等的痛苦!2009年天津考生便经受了这样的考验。试看天津卷第20题:“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看这便是两个问题:其一要我们理解“文章主旨”,其二是要我们指出“表现手法”。可是,这里有个很大的疑问,“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针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还是针对全文?针对全文是不是太模糊了些?且看看命题人的答案:“(1)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2)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3)表现手法:对比。”原来,还有一个“采分点”,就是“句意理解”。

3.问题密集杂乱。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考生的答题心理。一般而言,一道试题包含的问题不宜超过两个,且其间应该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目前高考试题中仍然存在问题密集、思维跨度太大的试题,典型的如天津卷第19题:“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相应地,它的答案也必然是潦潦草草:“(1)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2)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3)引起下文。”

4.分值配置太高。试题以及答案所具有的“含金量”应该在一个比较恰当的范围内,否则便显得荒谬,尤其是进行比较的时候。试看下面两道试题及其答案:

[A]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6分)

答案:(1)从陶器到瓷器;(2)从实用到艺术;(3)从粗陋到精致。

[B]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②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的演奏技艺高。③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A]是重庆卷第15题,[B]是福建卷第13题,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重庆卷的荒谬。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考纲以探究为主的考点的落实,我们会看到越来越成熟的试题。这些试题,不仅能较好地发挥高考选拔区分的作用,不仅能有效指导基础年级的学习、高三年级的复习,更能在人才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标签:;  ;  ;  ;  

2009年高考文学文本阅读问题综述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