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国初期中共廉政建设的经验分析与启示论文_任岁英

浅谈建国初期中共廉政建设的经验分析与启示论文_任岁英

(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省 石家庄 050400)

摘要:腐败问题从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并且正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下实现了从革命党向全国执政党的身份转变,然而此时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夹裹着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思想攻击。面对严峻的执政考验和腐化危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当机立断,通过组织了大规模的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运动以及“新三反”和新的反贪污活动有力地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对这一时期廉政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对当下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建国初期中共廉政建设的经验分析与启示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经验;启示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腐败案件层出不穷。面对这一复杂而严峻的腐败形势,迫使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反腐败工作,进而巩固党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深刻而长远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曾一度出现过腐败现象猖撅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实践运动后,建国初期腐败现象猖撅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社会风气得到了有力荡涤。本文试通过回顾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的腐倡廉建设的成果,来探讨其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

1建国的初期廉政建设

建国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上承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启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反腐倡廉建设活动,是中国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史上的光辉典范,它不仅传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腐经验,并根据建国初期的特殊情况,与时俱进的加以创新,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环境、新情况、新任务,给刚刚成为全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考验,然而在这时,一部分老的党员干部认为,战争年代已经过去,和平时代已经到来,革命事业已成功,革命功臣们应该享受一番了,再加之随着党组织的不断扩大,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党内作风问题日益明显。居功自傲、官僚主义和革命到头等情绪迅速滋长和蔓延开来,很多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入党。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先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反腐倡廉实践探索:开展整风运动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整党运动以增强党员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开展“三反”运动严厉查处贪污腐败案件、开展“五反”运动整治私营工商业的秩序、开展“新三反”和新的反贪污浪费活动来巩固“三反”运动成果,遏制贪污浪费现象的反弹。通过这一系列的不间断的反腐措施,不仅清除了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克服了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还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纯洁了党的队伍,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对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都产生了积极重大影响。

2建国初期中共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腐倡廉工作的组织保障

在新形势下的中国和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反腐形势及为相近,都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腐败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最有可能葬送改革开放的成果最有可能延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就是腐败。尽管现阶段我国反腐败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腐败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很严峻、很紧迫,反腐败的工作还是非常艰巨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会严重阻碍反腐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党员干部作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执掌着国家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决策和资源分配,其手中的权力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因此,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反腐倡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2.2建立健全制度反腐,构建不敢腐的长效机制

制度反腐,它既不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教化的软约束,也不是通过至上而下的权力制约或至下而上的无组织的群众运动,它是一种刚性的外在约束,是一种带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的硬手段。腐败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就决定了反腐斗争必须要依靠具有强制性、根本性的法制建设来作保障。在建国初期的反腐斗争过程中便已经有了制度反腐的先例,但大多采用颁布一系列的规定或办法来进行反腐约束,震慑力较低且执行的效力不高,这就启示我们,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反腐败体系,将反腐败放入制度的框架中,让一切腐败行为在制度的约束下无处遁逃。目前我国的反腐败体制依然还不够健全,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将反腐败制度建设进一步向更细致、更精准、高要求、高标准的方向推进。(1)必须完善反腐立法工作。腐败问题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长期性,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不可能某一部法律就涵括了所有阶段的所有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随着腐败问题的新特征来不断跟进和完善我们的立法工作,进而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反腐法律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便提出,要不断完善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这便是在不断完善反腐立法工作的重大举措。(2)必须完善惩治腐败体系。惩治腐败是反腐斗争拍案定板的关键环节,惩治得当便可以获得整个反腐斗争的全局性的胜利,惩治不妥最终可能落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因此,对于惩治环节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跟进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毫不手软、绝不不留情的铁腕手段惩治任何的腐败问题,必须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惩治任何腐败案件,让任何的腐败现象无处遁逃。“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苍蝇老虎一起拍”这是新时期习近平同志惩治腐败的著名论断,也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待腐败问题始终坚持的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决心。

2.3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历程,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直指引着党在廉政道路上不断前进。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以党的纲领、党的性质和党的任务出发的廉政规章制度,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苏维埃廉洁政府的举措,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都在随着党内外的实际情况发生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取得了全国范围的执政权,党的地位与以往大为不同,针对党内领导干部容易发生骄傲自满情绪和贪图享乐作风,党外不法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腐蚀渗透和糖衣炮弹的进攻仍在继续,党中央结合当时党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的以反贪污为主要内容的“三反”运动和后来以反官僚主义为重点目标的“五反”运动,这些廉政建设重点内容的不断发生改变,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廉政作风和工作原则。

结语

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时俱进的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并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理论实践创新。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实践的经验进行研究,可以为当今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从而制定具体可行的反腐对策,对当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顺生,李军著.“三反”运动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2]赵永达.中国共产党反腐败问题探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6.

论文作者:任岁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国初期中共廉政建设的经验分析与启示论文_任岁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