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国供水事业的发展,对于泵站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故障,如何能够快速的进行维修,并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泵站机电设备影响质量因素分析,以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这三个方面对泵站机电的维修与管理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泵站;机电;维修;管理
一、前言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各地方的水利水电的开发,为了解决水对工程的影响,各种泵站被广泛的建设。泵站内的机电设备能否持续的进行运行,保障安全供水,是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对水厂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得相对应的理论基础,为水厂机电的维修与管理提供足够的理论基础,确保泵站内机电设备平稳运行。
二、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随着我县供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应对水厂机电设备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水厂来说,保障安全供水是核心,相应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也要做好全方位服务。通过供水实践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统计,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这种维修体制是由五种维修方式组成的体制。下面对这五种维修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1.维修预防。预防是一种十分好的思想,用在维修工作中也是很好的,这种思想提倡的是在进行产品的设计时对设备的可靠性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设备出现事故的可能以及对设备的维修。
2.事后维修。所谓的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在对设备进行维修,如果设备不出现故障就不进行维修。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对设备进行检修时,不可能将设备内所有的故障全部检测出来,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设备也会发生事故,同时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也是比较经济的方式,如果需要维修的设备是比较简单或者所处位置不重要,可以采用此种维修方式。但是如果设备所处的位置比较重要,就不应采用这种维修方式,此时采用这种维修方式所消耗的费用就比较多、所花费的维修时间也比较长,是十分不经济的选择。
3.改善维修及制造技术。对于维修技术的改善就是将新兴技术以及先进工艺融入到维修技术中,同时将新兴技术融入到设备的制造环节中,这样可以真正的弥补设备的先天不足以及缺陷,进而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设备的运转效率。设备的先进是相对的,任何设备都存在缺陷,只是制造技术达不到更好地工艺而已。因此,不仅仅要加强维修技术的升级,还应当提高设备的制造技术,使得设备更加的完善。
4.预防维修。以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今早发现设备的故障,对故障进行排除的维修方式就预防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故障的维修时间。对于预防维修,可以将其分为定期维修以及状态维修这两种维修内容,所谓的状态维修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维修工作,总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停机时间。
5.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将整个系统的预防维修工作作为载体,并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生产效率作为目标,并将员工的行为规范作为整个过程,由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生产与设备维护、维修体制,称之为全面规范化的生产维护制度。
通过对维修记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采用具有计划性的维修预防,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维修的次数以及维修的时间,消耗的维修费用也比较少。因此,可以根据设备的作用以及使用位置进行不同的维修方式。
三、泵站机电设备影响质量因素分析
1.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
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以及维修起着直接的责任就是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对于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而言,对泵站机电设备的质量起着关键因素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只注重设备的运行。对于大型设备,操作程序可谓是极其复杂,运行人员可能由于对于操作程序不够了解,熟练度不够,以至于造成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缩减。第二,维修人员业务不专业。由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造成维修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况不能够准确的了解,造成设备的故障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第三,维修人员的水平有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维修人员的水平不足,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设备的维护,造成较大的浪费。
2.机电维修单位
对于我县供水事业而言,我公司对于所管范围内的泵站设备的检修等具有直接的责任。从我公司的角度而言,影响泵站的设备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由于经济条件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维修人员只维修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造成设备维修不够全面,导致维修质量低。
第二,我公司机电维修包含的工作岗位有很多,各个岗位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由于单位内部的人员良莠不齐,造成工作无法进行协调统一,对于维修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对机电设备的检测仪器由于购买时间比较长,造成对泵站的机电设备检测不够准确,产生测量上的误差,需要加强对检测设备的更新。
第五,在对泵站的机电设备进行改造时,由于施工人员的经验不足,造成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不能够准确的判断,造成对机电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六,现如今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数量比较欠缺,造成对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要求不高。在设备运行出现一般故障时,这些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维修,而对于新型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维修,造成设备无法运行。
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1.改进我公司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供水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如今的条件下,尤其是我公司对于泵站的机电设备维护等工作是极其重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等制度的建立。我公司根据现有的理论以及本行业的特点进行维修的决策,并建立起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然后进行严格的执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维修管理制度。
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对于我公司机电设备的制度的建立应当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作为设备运行的档案的文字档案,并根据设备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作为定期维修时间节点的确定,然后对泵站设备的运行进行整理、归总,以便更好地进行设备的维护制度的建立,并将维修制度规则进行详细的定制,以便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维修工作的安排,提高维修质量,减少维修时间。
3.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我公司对机电设备的升级改造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首先,对设备进行更新。对于比较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替换,采用技术比较先进的设备,而且经济性比较合理。其次,对设备进行改造。对于设备的零部件或者关键部位的零件进行改进。
4.企业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生存的基础,因此设备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对于设备的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工作。只有通过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够最充分的发挥设备的效率,延长使用年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我县泵站机电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可谓是与水相关的工程的重要部门。为了提高此类工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设备的管理人员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对此,管理人员应当认清自身的责任,进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进行工作时专心致志,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安全、到位,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泵站的作用,确保我县供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广 影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原因分析与对策[J]《排灌机械》 EI -2004年5期-
[2]王丽霞 泵站机电的维修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6期-
[3]吕淑峰,黎华 水力机电设备常见运行异常问题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14期-
[4]吴成奎 水利机电设备管理的特点及对策[J]《中国科技成果》 -2006年11期-
论文作者:安建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设备论文; 泵站论文; 机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方式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