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陈全兴[1]2012年在《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绩效评价是以评价经营绩效为主线的综合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绩效评价基础体系建设、指标选择与标准设置、绩效计量与差异分析、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绩效评价历经了成本管理、财务指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多个阶段,在理论和实务中,一直都是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重点,并为世界各国企业广泛应用。商业银行作为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价值经营最大化是其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运用绩效评价实现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共识。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现状看:其理论基础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绩效评价的研究框架有待完善,在评价主体的界定、评价方法的应用、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机制的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绩效评价路径方面,亟需突破传统机构维度单一化的限制,向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新兴维度有效拓展。在实践应用中,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同层级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获取绩效评价数据的手段还不够科学,绩效统计规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待研究。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绩效评价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总结实务经验、拓展实务应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本研究以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在阐述有关理论部分时以定性的规范分析为主;在介绍商业银行各维度绩效评价的实践经验、分析绩效评价案例时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在检验绩效评价指标适用性的部分,采用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等理论部分介绍、总结和整合时,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在分析各维度绩效评价流程时,大量采用图表与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描述,同时总结具体问题并抽象为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使得绩效评价各维度、变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简洁,脉络清晰。本研究的范围限定为与处于正常经营运转周期的大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过程相关的主要理论和实务应用,以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经营为主线,包括现状思考、理论基础、多维绩效评价框架、各维度分析及多维绩效平台构建等方面。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说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基于价值理论确立多维绩效评价研究目标,从多个维度拓展绩效评价研究思路,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汇集整理价值理论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价值理论对绩效评价的总体影响,梳理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实务案例和关联内容,并对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分析绩效评价的现状,从商业银行发展历程与监管环境、绩效评价管理模式等角度,总结绩效评价路径单一化的现状,思考成因和影响因素。第四章阐述商业银行的价值内涵,拓展绩效评价多维路径,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探索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实现模式,完善互利共赢的价值分享机制。第五章统计和分析商业银行传统维度绩效评价指标,并对指标的适用性进行检验,揭示各项指标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同时为财务集约化改革更好的服务于绩效评价,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思路。第六章在产品维度设置商业银行产品线,构建产品价值评价模型和报告。在部门维度建立部门产品对照关系,完善分润机制。在员工维度运用全产品营销积分方法,协调分工,兑现绩效。在客户维度构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分析客户贡献和组成结构。第七章借助科技化手段,整合传统维度与新兴维度的绩效评价,通过多维绩效平台项目的设计和功能模块研究,集成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系统,实现多维绩效评价在商业银行一体化发展中的整合目标,拓展客户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第八章总结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提高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一、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的意义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是围绕价值这一中心思想,传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的管理意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揭示价值来源,推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目标、标准、方法和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促进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多维绩效评价应对了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所提出的新挑战,服务于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实践管理要求。二、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现状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生了连续的演变和梯次的推进。目前,绩效评价路径还呈现单一化的局面:实现绩效评价的科技化手段还不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与绩效评价的文化传承还不健全,缺少统一的制度制定者;绩效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员工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绩效评价在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中的定位还比较模糊,与预算管理、资源配置还需更紧密的协作,绩效评价的核算基础还需要巩固和创新。三、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价值理论的最新发展,以价值创造导向性、价值贡献评价模式、价值分享理念等作为理论基础,拓展绩效评价多维路径,以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要素、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为核心,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结合多维路径,在实现战略价值、流程控制与结果衡量、信息分享、知识传承以及整合管理等方面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四、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五个维度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路径是:在机构、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五个维度,运用绩效评价指标,客观真实地计量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各类产品线、各专业部门、各类型员工以及客户所创造的价值。突出战略思路的传导性,也兼顾相关者利益,以指标、权重和标准的设置来平衡利益相关者对管理权的控制和争夺。传统维度绩效评价,其关键点是做好不同层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检验。各项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与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相关性,与管理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适应不同层级的管理要求,设置合适指标。新兴维度绩效评价,是引领商业银行价值转型、激发各相关利益方积极性的最佳切入点。在商业银行的转型过程中,丰富产品线的设置,并以产品贯穿起部门、员工和客户,为商业银行建立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找到了有效途径,体现出从产品导向走向服务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发展趋势,创新了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的价值贡献的计量模式与报告方式。在各部门之间、各类型员工之间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分润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最终在市场末端架设起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服务流程,拓展客户资源,提高商业银行美誉度。五、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平台的构建以科技化的手段实现多维绩效评价的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实现管理提升的新理念。多维绩效平台的构建将成为绩效评价的主要载体,基于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的统一加工和展现,将分散的系统集成为放射状的系统体系,实现对机构、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五个维度评价指标的计量和数据信息的共享,为商业银行提供一套关于绩效评价理念、方法、技术与应用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对推进商业银行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六、关于多维绩效评价与经营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绩效评价与经营管理的其他内容要实现良性的互动。在内部管理体系中,运用多维绩效评价的信息,为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晋升等提供有效的判断和支持。对外服务经营中,为及时监测产品营销业绩、加强部门协作关系、掌握客户需求变化,鼓励员工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决策依据和发展动力。本研究基于价值理论,积极学习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具有一定创新,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以价值理论为理论指引,深入剖析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界定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主客体,拓展多维绩效评价路径,研究多维绩效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在整合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的多维绩效评价框架。运用指标体系衡量商业银行各维度的价值贡献,揭示价值来源,实现价值在部门、员工之间的合理分享,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实现商业银行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是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绩效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在分析机构维度各指标与价值贡献指标的相关性,有效解决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导向不突出、应用欠规范的难题,为优化指标的选择和运用探索了可行性。三是全新诠释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内容。在整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拓展性地对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维度的绩效评价特征、流程和相互间的协调统一性展开研究。综合应用商业银行的产品价值贡献,贯穿起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多个维度。四是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平台的实践创新。以科技化手段集成绩效评价相关数据来源,创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基础核算体系,提升多维度绩效评价信息的质量,增强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与准确性。运用多维绩效平台,向多个维度推广价值经营理念,推动商业银行一体化建设,丰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多维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作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加之作者能力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研究力求构建一个包含绩效评价主体、要素、方法、机制和五个维度在内的框架体系,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二是限于作者的计量知识、数据处理能力和商业银行数据安全性、保密性等客观因素.实证研究不足。

周文军[2]2016年在《电子商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多样性、金融服务的快捷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银行对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产生,相比传统柜面式的银行业务,电商数字化、电子化的商务流程的,不仅使交易活动从空间、时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得以全天候、跨地域化进行,使得交易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还实现了各种成本如人力、物力等的有效管理控制,自此,银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客户关系,均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通过理论探讨、案例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通过电子商务与传统银行服务模式的优劣对比,阐述电子商务对银行的影响和发展必然;最后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招商银行在电子商务发面的发展建树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蔡靓[3]2017年在《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利弊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目前整体经济形式呈现出新常态,伴随着社会资本日益强大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各地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已经大量采用PPP模式,这必定给商业银行在公共产品领域造成不小的竞争压力,所以商业银行不再像从前一样能够非常轻松地开展各项业务并获得不菲回报。本文对商业银行如何参与PPP项目以及参与PPP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论述。为了稳定和充分发挥银行信用在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方面的建设性作用,银行信用参与PPP融资模式的问题研究非常具有实用性价值。本文以成都地铁18号线为例,在对其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再以该PPP项目的各参与为基础对该项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商业银行参与该PPP项目的方式、收益以及风险来源。文章首先对PPP模式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综述,再对PPP模式的现状和常见模式进行归纳,接着基于成都地铁18号线进行重点分析该项目中PPP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商业银行参与该模式的机会和方式以及商业银行参与该模式的收益和风险,并对商业银行、社会资本方和成都市政府就18号线PPP项目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希望文章能够对于银行参与PPP融资提供一定的指导,也对成都地铁18号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务实工作提供参考。

曾小丽[4]2007年在《保险机制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瓶颈”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了我国金融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从与传统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方法完全不同的全新视角出发,尝试引入保险机制,拟通过保险业务的创新与拓展植入中小企业融资,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改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资信信息甄别机制,从而降低信贷、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通过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提供一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途径,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论文是在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背景下,对引入保险机制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次尝试性的理论探索,针对保险机制植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与探讨。文章首先对保险机制植入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然后基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深入剖析了保险机制植入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接下来,从缓解信贷、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与融资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出发,提出引入保险机制;并按照保险与不同的融资渠道结合,即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来源的不同,设计了保险植入中小企业融资的四种模式,即抵押贷款保险模式、担保机构保险模式、租赁信用保险模式和出口信用保险模式,重点探讨了这四种模式的基本内涵与思路、制度安排及其适用性,这是全文的主体。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保险业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完善外部环境约束和理顺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险机制植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对策建议。

李永华[5]2013年在《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旨在于探讨在我国如何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本研究首先在对过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夯实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基础,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组织设计的用于管理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的机制,并且该机制的有效性边界由组织边界、制度边界与执行边界共同决定,要想使得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范围尽可能地覆盖到组织所有的风险源点,组织就必须充分利用组织内外的所有相关手段。不过由于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受到更多更为严厉的外部监管的影响,因此其立足点虽然在商业银行内部,但外部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很多商业银行的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动机就是对于外部监管的遵从。本文接下来对《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阐释;并且认为如果我国的市场与监管环境能达到《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能严格执行两者的标准,那么他们就可以初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能在持续改进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两者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具体体现在:风险管理理念较落后、风险管理的类型、流程、组织、管理技术和基础以及以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很难应对国内市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过高的现实形势。因此本文又进一步结合案例研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文化和人才、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信息披露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约束之信息披露构成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外部环境的三大支柱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认为在我国只有双管齐下、内外兼修,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最后,本文提出要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在遵循《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原则:垂直化、专业化、联动制衡、权责利匹配;然后从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环境入手采取如下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特别应该强调全面风险管理最终必须落实到“人”的头上,并建议监管部门(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促使我国的市场制度不断地完善,充分发挥三大支柱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的管理支持作用。本文还指出一些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究之处:第一,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有些粗糙,虽然它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可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有些指标比如制度边界与执行边界等难以量化,因此会影响到对其的逻辑与经验检验,这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第二,由于同样指标难于量化的原因,我们提出的如何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及其效果可能在短期内仍然只能由案例分析来检验,而无法取得足够实证证据的支持。第三、本文只是从整体层,从对于对《巴塞尔Ⅲ》与《资本管理办法》的遵从动机探讨了如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就为后续从更为细分的层面及其他维度探讨这一问题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刘先[6]2016年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李张珍[7]2016年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核心金融部门,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网络金融业务运行的基本经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了一批既熟悉金融、也懂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存储了大量体系内的“大数据”,同时还拥有资金、客户等优势,注定不会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下的看客。但是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创新研究相对滞后。一是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的单独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两者结合的研究极少;二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三是研究以定性评述为主,缺乏定量指标体系和理论实证;四是对策建议不够系统,往往缺乏对风险的考量。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促进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模式、产品服务模式、人才管理模式以及风险管控模式等的转型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文献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在第一章中对已有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讨论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提出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对已有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接着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核心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包括网络经济学、平台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等。第三章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是在交易成本、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等理论基础上,以信用为前提、以信息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产业融合。随后通过实证分析,从技术角度讨论技术对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作用,认为促进金融以及其他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产业的发展,政府因当尊崇公共设施投入优先。为了进一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第四章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原因、影响的基本途径、影响过程以及影响结果来闸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采集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源创新水平以及创新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方面的基础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其创新能力的指标。同时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区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和商业银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管是在当期还是滞后一期,都对商业银行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五章利用态势分析法,从宏观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资产创新、风控创新四个角度对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进行梳理,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对第五章的内容进行深化。选取了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中信银行“薪金煲”、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以及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四个案例,分析商业银行在渠道、产品、资产以及风控上的创新经验和启示。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第七章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风控创新六个方面,给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策略和路径。在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创新的法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混业风险、长尾风险等尤为突出,第八章通过对我国监管现状的分析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监管经验的总结,提出应当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构筑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统计监测平台、强化信息技术风险防范以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徐红[8]2004年在《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商业银行的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具体内容涵盖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为适应主要客户群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在管理制度、人力安排、服务内容上确保其自身的营销人员和服务人员与特定的目标客户之间建立一个明确、稳定和长期的服务对应关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实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这种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以客户为导向的银企关系管理机制,并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实现了银企关系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30年代之前的美国,当时,美洲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满足重点客户在信贷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实行重点客户关系经理制度,形成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雏形;7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这种营销管理模式由于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量和利润额的急速提升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很快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获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9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这种营销模式,主要标志是客户经理制度的建立。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真正认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制度特征和系统特征,实施和推广的方向和方法上出现偏差,因而无法获得该营销模式的制度效能和管理效能。论文以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起源为主线,以内涵与构成为内容,以功能与效率为原则,探讨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一般理论、运行机制、实施过程,并试图提出一种全新的、更能适应当前中国国有银行实际情况的改革选择路径——通过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建立反哺银行制度变迁,推动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国有银行业务经营效率。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分十个章节对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第一章,论文根据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研究的创新点所在。第二章从内部管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层面阐述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起源、变迁与反哺原理。第三章论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学、服务营销学的相关理论观点,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阐述内涵、构成及实施模型。第四章论文从产权、管理、作业这三个层面研究了主客户营销组织结构模式,提出了商<WP=11>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组织结构模式应该采用“M”型和“H”型的混合产权组织结构、客户导向的协作型管理组织结构和由业务拓展、业务管理、支持保障三大板块构成的作业组织结构。第五章论文根据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设计和再造的原则和方法。第六章论文从物质性激励模式、非物质性激励模式及因人而异的激励模式三个角度提出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下选择客户经理激励模式的选择标准。第七章论文提出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技术平台(CRMP)的网络设计结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和实现方式。第八章论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实践的动因,提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实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第九章论文从银行制度变迁与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是中国国有商业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并从意识形态、技术变迁、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改革)的反哺机制。第十章论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对策。整体来说,前面七章是理论部分,后面三章是应用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体现了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为辅,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在分析中,本论文采用了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学、社会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营销组织分析,价值链分析,功能分析,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等,从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观点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创新。本论文不仅力求在研究角度和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也十分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操作性。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银行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对银行营销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同时能为我国政府制定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国有商业银行制定营销管理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陈进忠[9]2005年在《金融创新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创新是受到媒体、学术界和金融从业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金融创新既包括了产品的创新,也包括了参与金融产品交易的方式、各种中介组织、市场制度和监管制度的方面的创新。创新不仅带来新的逐利机会,也带来新的风险,任何一种创新都意味着游戏规则的重新制定,从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利益格局的重新变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在金融创新的动态过程中,既进行能动的推动,也要对环境的变化进行被动的适应性反应,这也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的历程。金融创新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自从现代银行业出现以来,无论是银行传统的三大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动因来自多个方面,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从金融创新层面看,金融创新主要涵盖三个方面: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切入点,对金融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金融创新的基本框架体系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把金融创新界定为主导型金融创新和引致型金融创新。其目的在于研究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微观金融机构所进行的业务创新决定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并在整个金融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创新,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业务创新才引致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 为了研究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本论文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归结为两类因素:一是银行发展过程中所依存的外部环境因素(即外部约束,如金融监管制度、市场约束);二是银行内部因素(即内部约束)。在此假设下,把银行视为一个开放系统,对于内部因素重点研究的是银行内部进行业务、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体系和货币信用经济演进的主要内容。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外资银行正在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商业银行正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客观的讲,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上的发展水平还落后于有着长

邢思远[10]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端于互联网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介入金融领域从事金融业务,这一新兴的金融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信息透明的特点,“开放、合作、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是让互联网金融能够快速壮大的内在原因。相比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着许多优势和独到之处,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中介功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大受影响。互联网金融从很多方面已经影响和正在影响着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经营活动和竞争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只有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转型的目标可以用“主体”和“主导”这两个词来概括。主体是指商业银行要把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机融合,把自己打造成为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具有互联网精神的“互联网银行”,即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体;主导则是指在传统金融领域具有突出地位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也可以而且应该占据主导的地位,进而引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应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加速从“金融互联网”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变。商业银行确立转型目标应遵循融入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构建性原则。在目标的具体实现途径方面,应着力构建支付中介平台、信用中介平台和信贷中介平台,并在三个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大平台。文章特别强调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基本进路,并采用了博弈论方法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证。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在积极进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探索,由此可归纳为四种典型的转型模式:一是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互联网化的模式;二是以兴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三是以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自建电商平台模式;四是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直销银行模式。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些银行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和尝试,并从中总结出可供其他银行参考借鉴的经验。在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提出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策略和应采取的措施,强调指出转型的基本思路是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创新和改进服务的方式和拓展服务的领域。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和演绎法。其中,文献研究法是把学界已发表的有关互联网金融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成果和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参考资料。案例分析法体现在对在经营模式转型中有突出特点的几家银行的典型经验进行了选择和介绍上。比较分析以及归纳演绎法表现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进程与现状的比较与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路径和方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必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进行转型,文章以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为研究背景、以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所应确立的转型目标及其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为主要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D]. 陈全兴.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2]. 电子商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 周文军.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3].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利弊研究[D]. 蔡靓.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 保险机制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D]. 曾小丽. 湖南大学. 2007

[5]. 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永华. 武汉大学. 2013

[6]. 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

[7].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D]. 李张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

[8]. 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 徐红. 复旦大学. 2004

[9]. 金融创新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D]. 陈进忠. 东北财经大学. 2005

[10].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 邢思远. 天津商业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