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和黑龙江嘉荫地区民居调研分析论文_童金宝

童金宝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调研了鲁南和黑龙江嘉荫地区的民居村落,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二者在村落建筑的形态、布局等方面有些相似之处。同时,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构成上表现出多情感的民俗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建筑、空间的有机组合,自然地形、景物的利用,也表现出各自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居;院落;空间环境

传统住宅的建筑形态构成可分解为空间形态、构筑形态和造型形态,同时建筑形态又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一个交互作用的系统。此次考察调研的两个村落对象是:鲁南地区(枣庄山亭)和黑龙江嘉荫地区(乌云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虽然它们相隔遥远,一个在祖国的东北角黑龙江的边缘与俄罗斯隔江遥望,另一个在山东的南部,黄河的南面,由于这两个地区的居民有一些历史渊源,尽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共同点还是不少的。

一、村落建筑布局(图1—2)古往今来,以传统民居形成的大小乡村墟镇、山寨聚落,风土民俗环境、山水田园风光等,都给人以美的联想和美的启迪,陶冶了淡雅的情趣和高雅的情怀。这种建筑群落环境构成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它所具有的多情感的民俗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以及空间的有机组合和层次丰富的环境框架上,在自然地形、景物的利用上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4—乌云村户外厕所黑龙江嘉荫地区地处林区,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因此村与村之间相隔较远,远没有中原地区的建筑密度。通常是几个村庄聚合在一起,与另一个聚合体相隔很远。这里的村落虽然少但大部分都建在了公路两旁,很少有脱离主干道的村庄,这有利于当地居民外出和务农。与鲁南地区村落住宅相比,此处的村内道路显得特别宽,也许与此地的建筑密度小有关,但更可能是因为当地居民农作生活的需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农用的机车。

尽管这两地的村落布局形态有着不同之处,但他们都共同遵循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客观条件,因地制宜,都是从村落的自身功能出发而自觉形成的态势,都讲究了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落位,选择有利的风土、水文、地理、气候条件,尤其是都选择了坐北朝南的布局,使建筑内外都环抱着阳光。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盖房不占良田,这个原则虽然是浅显的,但在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常常不自觉地违背了。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由于缺乏土地生态学的观点,便挑选那些最好的地段建房子,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审慎的对待一座新建筑的落位,用建筑来修补和改善环境,花功夫去改造那些不利于建设的地段,这也是环境风水落位的布局原则。

鲁南地区的房屋大都是硬山坡屋顶形的,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小院,而且外边的围墙很高,几乎都是密实的。早先的房子和围墙都是土坯墙,后来慢慢的用砖石砌筑。其实土坯墙是在土筑墙的基础上改建的,它是一种革新,把整道墙化为小块,缩短了干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也不受模板的限制,这样建筑平面也比较灵活。因此,整个村庄一眼望去,显得特别厚实,建筑也特别坚固,而且一户紧挨着一户,两户之间前后间距也不大,建筑密度特别大。这样的建筑布局,有利于邻里之间的往来,经常是东家的有什么事,西家就知道,不像现在的城里人即使是对门也老死不相往来。

这两个地区在院落空间布局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作为典型的东北大院嘉荫地区的院落空间分配明显着重于屋后的菜园部分。因为那是秋收后农作物的堆放场地、菜园用地,另外他们的厕所也往往放在屋后。而鲁南地区的院落空间几乎全在房屋前面,屋后几乎没有,通常建筑的外墙作为院落的边墙。院落空间分配上,鲁南地区东面是厨房的位置,西面是牲畜圈,西南角是厕所,东南角是院落大门,或者东西布局互换,这个格局很固定。而嘉荫地区的东北大院却不然,由于其厨房在室内,所以院中布局通常是左面堆放柴草或什么都不放,右面是一个存放家用货物的一个厢房,而厕所在屋后,整个空间又一分为二,因此户外空间比较散,没有那么紧凑。

在鲁南地区的民居住宅中,院落大门显得特别耀眼。因为通过一户人家的门面的好坏,可以直接看出这户人家的家庭富裕程度,所以往往这个地区的人们特别注重大门的修建,而院落大门的这部分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相当重要。其位置大多在整个院落空间的东南角或西南角,也有在南面的但不居中,通常它是一个门楼形式,既有大门和屋面组成。大门两边一般要做两个石凳,供人们茶余饭后聊天用,走进大门迎面多是影门墙(有点像北京四合院的照壁形式)。其做法较简单:一般是独立的一段墙体或直接利用和大门正对的山墙,多是在墙上面粘贴一些图案。人们之间的谈话经常发生在大门和照壁之间的这部分空间,而东北大院形的住宅,很难找到这样的空间,即使有也变得特别模糊了!

此次考察调研中,在户外空间环境中这两个地区明显是一个有人气,而另一个缺少人气。究其原因除了气候条件限制之外我发现问题出在对待院门、屋边、房前屋后这些空间的处理上。对于一座建筑人们常忽略此处,处理得当,可丰富院落洁净的空间,使人们愿意停留,进行有趣的户外活动,交流。在这方面鲁南地区的住宅建筑处理得就比较好:由于房屋前后间距没有那么大,因此乡村街道界形成了一道道胡同,人们行走于此,倍感亲切,也就增近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同时,这个地区的院落多在大门口布置小石凳,尤其在道路的转角和屋角处更是人们闲暇聊天的好去处,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由于住房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显得比较空旷,因此很难形成适宜的空间尺度。但是,空间尺度“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控制保持建筑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尺度,而绝没有那种无头无绪的超常形制和尺度。

鲁南地区的建筑一般都是硬山坡屋顶,早先用茅草覆盖,后改用灰瓦屋面,具备了北方住宅建筑造型都比较简洁、层高相对较低的特点。东北地区的住宅现多为铁皮屋面,层高相对更为低矮,外墙和屋面承重,以防止冷风的渗入和热量的散失。另外,无论南北,住宅建筑的室内总是充满阳光,这也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个传统特点。北方民居建筑朝南的方向都开大窗户,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阳光,尤其是冬季,透过大面积的窗格,满地都是明亮的阳光。尤其清早阳光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照到炕上,自然使人们准时醒来,医学上认为这是最健康的有阳光唤醒睡眠的方式。

一醒来即可以看出窗外的天气如何,看看窗外的花草树木,看看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东北地区三开间住宅中厨房多居中也是朝南充满阳光的地方,厨房朝南对民居是很重要的。在西方国家的私人小住宅中宁可厨房朝南,居室朝北,因为家庭主妇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厨房中度过的。

另外东北地区的院墙多采用低矮的篱笆墙,想必与此也有关:围墙很高,布置不当,庭院就会被深长的阴影覆盖,尤其在东北更需要阳光的普照。而在鲁南地区,常把院墙布置为阳光地的背景,独立的影壁墙不仅为了遮挡视线,也是院中的装饰墙,一面为阴,一面为阳,产生明暗的对比。

在冬季,布置好的阳光地段可以引人们来晒太阳;而在夏季,摆在树荫下的茶桌,人们每天都回来此坐会乘凉,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需要室外的阳光,这才是家庭生活的享受。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居中的设计思想反映了家族的族权支配地位,家庭中商议大事、接待来访、喜庆活动均在这里举行,好像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家庭戏剧。因此,堂屋成了中国民居的组合中心,它不仅是家庭生活得的中心,也是建筑组合构图中心。它本身的空间和布置构成民居建筑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全组建筑的关键部位,中轴线上最明显的部位。鲁南地区的住宅建筑,堂屋也是这种布局:若三开间房则居中间一间,若四间房则取中间两间为堂屋,所以就形成了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卧室的对称格局。且堂屋的布局多是开敞式的,堂屋中间的门特别大,敞开门在庭院中就可以看到里面的布置,堂屋内外形成庭院中的上方主体。屋内的活动尤其是喜庆活动可以很自然的扩大到室外的庭院中,此时堂屋也就成为了庭院的一部分,庭院也扩大了屋内的空间,达到了空间的相互交融,相互利用。而黑龙江嘉荫地区的住房则不一样了,由于他们的厨房在室内,且往往布置在中间,就没有了南方地区住宅的格局。通常他们的日常活动尤其是冬季都聚集在左右两边的卧室、炕头,那里也就成了会客厅。

东北和鲁南住宅室内格局上的最大的区别是厨房和取暖方式上。鲁南地区的厨房可以说是中国乡村田园式的厨房的代表之一,通常独立与住宅之外或与住宅相通,既有充足的面积,又有方便使用的内部布置,兼用于存放农产品和家庭用具。家庭主妇做饭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室外的美景以缓解做饭的劳累。取暖上,鲁南地区往往仅靠一台小火炉来取暖。而东北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厨房是不能够布置在室外的,布置在室内正好照顾了冬季取暖的需要,灶火不仅可以用来烧饭,还是火炕的热源,节约了能源,一举两得,实在是一种创举。取暖主要通过火炕、火墙的辐射热来获得。辐射式热源是舒适的采暖方式,东北地区的民宅正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在做饭的同时,点燃的灶火的热量,经过烟道把热量直接传到火炕和火墙面上,火炕、火墙受热后再慢慢得向外均匀散热。

四、结束语两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的、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落位的不同以及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等对建筑的形式影响所致。但只要是物质条件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了,它原有的那些含义就不复存在了,但它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

参考文献:[1](美)阿摩斯?拉普卡特著,黄兰古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3]王其钧,图说民居.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童金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鲁南和黑龙江嘉荫地区民居调研分析论文_童金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