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呢?

十五大报告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认为,这是对一脉相承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一点讲的话,一脉相承可以从下面四点来理解:

第一点,都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有一个理论基础。所谓理论基础,就是方法论的问题。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在科学上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当然,两个伟大发现中,唯物史观更具有基础的意义。他以唯物史观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有很丰富的内容,举其要点来说有这么一些: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在每种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强大的反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唯物史观给我们指明了研究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消亡的科学途径、科学方法。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阐明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列宁运用唯物史观,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分析,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搞清了基本国情。他的帝国主义论,把时代搞清楚了。从列宁的著作里面可以看得很清楚,他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毛泽东参加革命以后,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的社会,搞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方法、前途等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的时候就指出,这“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页)他多次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邓小平理论特别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邓小平理论中,处处体现了唯物史观。一脉相承,首先是理论基础都是唯物史观。

第二,都是以社会主义为主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以社会主义为主题。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并且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将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这样一个阶段。毛泽东在中国的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经过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问题,并且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理论,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阐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取得了新的成就。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解决社会主义问题,但每个阶段的进程是不一样的,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第三,许多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相衔接

比如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发展生产力。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强调,劳动生产率,归根结蒂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他反复讲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早就提出,一切政党的政策,归根到底看对解放生产力起不起作用。毛泽东还讲: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在这方面就大进一步,他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最后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之点,大大发展了。它是一脉相承、相衔接的。又比如,关于改革问题。恩格斯曾讲过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经常改革的社会,这是他逝世前两年讲的话。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曾讲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提高一步,都必须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列宁讲的改善和改造也就是改革的意思。毛主席曾提出共产党人要立志改革。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完整地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要讲体系,除了大的体系以外,关于改革问题也有小的体系。毛泽东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提出,新中国要建设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江泽民在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讲话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到十五大就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也是一种衔接吧。可以举很多例子。邓小平理论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衔接的。

第四点,理论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相同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恩格斯讲的很多,我觉得他有两句话特别重要。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不是他的原话,但这样的意思讲过好多次。另外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81页)一个是“行动的指南”,另一个是“发展着的理论”。对“发展着的理论”我作点介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版的翻译是“发展的理论”,第二版改译为“发展着的理论”,我觉得这个改得很好,“发展的理论”不是太明确,也可以理解讲发展问题的理论,“发展着的理论”,就是理论本身不断地发展,我觉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的翻译比较好。一个叫“行动的指南”,一个是“发展着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他不是教条,不是可以照搬,不是包医百病的教条。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许多论述,他们的理论尽管各有特点,但是基本的风格、基本的特点都是相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行动的指南,他们都反对把理论照搬,都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他们的理论几十年在不断发展。列宁一生,他的理论也是在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更是不断发展的。今天,十五大特别提出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特别是邓小平,他坚决反对“两个凡是”,反对照抄、照转、照搬,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朴实无华,这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共同风格和特点。

讲了上面的四点之后,下面我要强调两点。

第一,所谓一脉相承,实际上是继承和发展问题。用邓小平的话说,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邓小平的著作中讲了不少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讲了与老祖宗不同的话,但是从体系上来看,是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轨道里边的东西,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今天我们讲一脉相承,就要看到他的连续性,更要强调相承就是要发展,只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实践。我们要很好记住江泽民同志讲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

第二,既然是一脉相承,那么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同时读马列主义著作和毛泽东的著作,这是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对理论工作者,特别对我们比较高级的领导干部更有这个需要。有了比较扎实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功底,才能真正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有的文章讲,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谈邓小平理论,就会陷入无渊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当然也不可能掌握邓小平理论。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这样提出问题是很有道理的。十五大报告讲,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觉得我们还应该从另一方面理解,具备了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功底,就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我举个例子来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大家都知道。但实事求是究竟怎么理解呢?邓小平几次讲过,社会主义怎么搞,就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这就把实事求是的内涵讲清楚了。什么叫实事求是呀,实际上就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果马列的哲学著作、毛泽东的哲学著作没有读或者没有好好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知道的很少,甚至不知道,实事求是就很成问题。就会把实事求是变成就事论事,或者是一种低水平的实事求是。从这里可以看出,真正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要读一些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主要是哲学著作,邓小平的话也包含这个意思在内。

标签:;  ;  ;  ;  ;  ;  ;  ;  ;  ;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