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论文_王小龙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论文_王小龙

(冕宁县惠安镇卫生院 四川凉山 615600)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在各大数据库中寻找收集关于心悸中药复方的有关文献,将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建立起来,总结药物的类别频次以及使用状况,分析用药规律。结果: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结论: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关键词】中药;用药规律;心悸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24-02

本文通过对266篇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包含了266篇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研究文献分别来自于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以“中药”“心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取了2012年到2017年间引用量和下载量最多的266篇文献进行研究。

对于266篇文献中涉及到的药材名称,根据我国《中国药材标准名录》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规范,并依据《中药学》中对于各种药材功效、性味、归经、主治功能进行分类。

1.2 出入组标准

1.2.1纳入标准:(1)已经过明确诊断的临床研究;(2)中药均为汤剂内服处方,且用药剂量、药物组成以及中药复方明确;(3)通过中药治疗心悸的总有效率在85%以上。

1.2.2排除标准:(1)关于病机讨论以及药理研究的资料;(2)相关数据资料重复的文献只留1篇;(3)关于验方报道、个案报道以及综述的文献;(3)通过相关评判认定为可信度不高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按照不同文献的文献来源、文献名称、作者、日期、处方、药物进行分类,使用EXCEL表格工具制表,使用统计学工具进行数据统计研究。

按照不同药物的名称、类别、归经、功效、性味等进行药物分类,使用EXCEL表格工具制表,使用统计学工具进行数据统计研究[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常用中药统计

本次纳入研究的266篇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研究文献中,共涉及中药处方66个,处方中共使用了53味中草药,使用频次总计664次,平均每个处方中使用了18味中草药。

根据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按照使用频率将前十名的中草药进行排列如下: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丹参使用105次,占方频率为98.54%;麦冬使用99次,占方频率为65.32%;黄芪使用90次,占方频率为632.34%;茯苓使用78次,占方频率为59.56%;党参使用65次,占方频率为54.89%;当归使用60次,占方频率为49.89%;生地使用54次,占方频率为47.78%;酸枣仁使用49次,占方频率为44.89%。

2.2 常用药物类别容积

本次纳入研究的266篇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研究文献中,处方中共使用了53为中草药,设计《中药学》中记录的16类药物。

根据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按照使用频率将前十名的各类药物进行排列如下:

补虚药的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安神药使用频次为303,使用频率为11.25%;清热药使用频次为256,使用频率为11.12%;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为251,使用频率为10.09%;解表药使用频次为30,使用频率为4.21%;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为29,使用频率为4.07%;理气药使用频次为152,使用频率为3.65%;利水渗湿药使用频次为131,使用频率为2.34%;平肝息风药使用频次为109,使用频率为1.87%;温里药使用频次为91,使用频率为1.67% 。

3.讨论

心悸主要包含怔忡以及惊悸,指的是患者出现内心不安、心脏跳动、心中惊惕等内心感觉,严重时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一种病症,症状表现多为阵发性。中医中心悸的范畴较广,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均可包括在中医心悸中。在西医中,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造成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中医药治疗心悸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2]。

从中医的角度讲,将心悸按照中医的八纲辨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虚实,虚指患者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实为患者气血瘀滞,火痰阻滞,而且在病理表现上可以出现虚实交错的情况。通过本次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也可以证实本虚是心悸的主要病理特点,同时也符合中医治疗虚证以补益为主的原则。补虚药物在所有药物的类别统计中占据首位,且远远高于其他药物的使用频率,是处方中最为集中的药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药”[3]。

而对于具体药材的统计发现,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另外处方中会加入安神药和活血化瘀的药物,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综上所述,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读、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参考文献】

[1]孙志新,张盼盼,高武霖,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85-389.

[2]顾平,刁凤声,张晓华,等.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12):1689-1690.

[3]崔一然,唐仕欢,刘欣,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心悸伴失眠方证对应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C]//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5.

论文作者:王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论文_王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